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304章 第一局文斗

第304章 第一局文斗(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诸位且凭本领,一展风采!”

茶香未散,战意却已渐浓。

文斗方才开局,一楼二楼的座位便被抢占一空。

后来赶来的客人,只能站着观战;

再迟些的,便挤在门口、窗外探头张望,里三层外三层,茶馆里外顿时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这回文斗的三道题目,也着实别出心裁,第一局“茶汤鉴韵”尤其引人注目。

题目是——盲品三盏茶,辨产地、说门道,限时半炷香。

这一局,看似平常,实则别有深意。

既是茶题,又能借此挫挫双方锐气,同时也不动声色地确立了天汇轩的主场地位。

说到底,南北士子纵有文章才华,若非平素走南闯北、广有见识,深谙茶道的,怕是难以道得分明南茶北茶的差异。

毕竟喝茶之事,地方口味有别,个人习惯难改,品得出味道是一回事,能讲出门道则又是另一门学问了。

南北双方分别推选出代表上场。

老太史缓缓开口,开始第一局比赛:

“文斗雅事,首重根本。

茶,乃我辈清谈之伴,养性之媒。

今日第一局,‘茶汤鉴韵’。

天汇轩奉三盏清茗,请二位南北代表,闭目盲品,

道出其所产之地、所秉之性、所冲之要。

限时半炷香,以验真知灼见。”

话音刚落,店里一位资深的茶博士上前,从茶柜中取来三只一模一样的甜白釉茶盏。

所谓茶博士,乃是茶馆专责待客的老手,兼管讲解茶品、主持泡法、分辨优劣,是天汇轩里的核心人物之一。

若是年资深厚者,常被尊称为“老师傅”。

茶博士当众从三个外观朴素的青瓷罐中取茶、称量。

温具、注水(水温根据三茶特性已预先精确掌握)、出汤。

动作行云流水,极具观赏性,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三盏茶汤置于黑漆托盘之上,奉至两位南北代表面前的小几。

茶汤呈现:

盏一(日照青): 汤色黄绿明亮,略显浑浊,香气清高带炒豆香,略带一丝生青气(北茶特征)。

盏二(西湖龙井): 汤色嫩绿清澈,香气馥郁如兰似栗,清幽持久(顶级南茶特征)。

盏三(南北拼配): 汤色介于黄绿与嫩绿之间,香气略显混杂,既有龙井的栗香,又夹杂着日照青的炒豆香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杂味(刻意拼配的“不和谐”)。

就在众人屏息以待之际,那位茶博士似乎因托盘略重,手腕微微一沉,动作轻得几不可察。

随即,他极自然地伸出另一只手,似是为了“扶稳”托盘边缘。

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他扶托盘的手指微不可察地一扣一推,三盏茶竟在托盘上悄然完成了一次精巧的顺时针旋转。

盏一、盏二、盏三的顺序,于无声处变作了盏三、盏一、盏二。

这一切不过转瞬,动作流畅自然,仿佛不过是调整了一下角度、稳了稳重心。

茶博士动作完毕,随即退后半步,垂手肃立,神色平静如水,眼神低垂,似乎方才什么都未发生。

只有掌柜嘴角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

陈老太史则阖目养神,似乎未察。

仅有极少数目光锐利、心细如尘的看客,才隐约察觉这其中的微妙变化。

而对于那两位正凝神专注于茶汤的士子来说,恐怕早已无从分辨盏序变化。

这场悄然的调换,不动声色地提升了品鉴难度。

林向安恰好在二楼看到了这一幕,不得不感叹这茶馆是要挫挫南北士子的锐气。

就在这间隙,茶馆内出现了一些特殊的举动。

看起来只是寻常品茶,伙计提着茶壶在人群中穿梭,看似添水,实则在接受隐秘下注。

这样的举动,大家保持着低调的默契。

还是因为旁边几位高官子弟的举动太过张扬,林向安慢慢反应过来了。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