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290章 和镖局商队分歧

第290章 和镖局商队分歧(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过了片刻,才低声叹道:“唉……京师那边催得紧。可若真要全部改走陆路,差不多需要两百辆骡车,根本不现实。”

五辆车,首尾长达二十丈(大约60米)。

大型商队,车辆配置不会超过二十辆,否则很危险。

而且大周律法规定,民间车队超30辆,需向卫所报批,否则以“聚众谋乱”论罪。

这也是谢云难以抉择的原因。

林向安略一沉思,权衡了片刻,才说道:

“谢二爷,这批货里,定然有情急缓慢,不妨妨分批而行。”

他说着,目光扫向远处停靠的三艘货船。

“依我之见,不如先押送一批急件走陆路,剩余的货物暂留德州,寻个妥当仓储之地,妥善封存。”

“等春水开封、河道通畅,再雇船北运,也不迟。”

“如此一来,不但能避开当下这段最凶险的天气,也能将运输风险拆分开来,而且还能交差。”

第一批货物若能先行送达,既可缓解京师方面的催促,也为后续出货赢得转圜空间。

况且,仓储费用远低于陆路运输。

“这法子倒也可行,”谢云听后点点头,略一沉吟,“眼下最紧的,是那批绸缎和宫扇,问题是……怎么运送才妥当?”

说着,他又补了一句:“这还得让管事来帮忙算算,看看具体怎么安排才合适。”

于是便吩咐随从去唤李管事过来,一同商议细节。

不多时,李管事便匆匆赶到。

谢云将分批押运想法告诉了管事,令其推算所需车辆数量与布货方案,务求拿出一个稳妥、成本可控的最优解。

李管事闻言不敢怠慢,当即在案上摊开纸笔,飞快计算起来。

林向安则站在一旁,神情从容,忽然开口说道:

“依眼下这等严寒天气计算,单车连同骡马长约两丈多。”

骡马车长度大约6米多,而车队总长度,加上间距,差不多150米,比较安全。

差不多中型商队的长度。

一辆车搭配两个镖师,不含林向安几人,大概二十多名镖师护航。

然后再找向导带路,基本上这人员配置就差不多了。

“车队若超出十二辆马车,头尾无法兼顾,而且路上结冰,路段操控较难。避免车轮打滑、间距混乱,车队长度控制在四十六丈最为妥当。”

四十六丈的距离,差不多就是150米。

林向安侧身看向谢云,继续说道:

“我们五个举人同行,加随从和行李,大概需占两辆车。你们货物可装十辆车,若是装绸缎和宫扇,空间足够了。”

谢云闻言,点点头,随后转头看向李管事那边,见他还在埋头书写,便挑眉笑道:

“李管事,你算出来多少?”

李管事手中笔锋一顿,抬头应声:“二爷稍等,小的这边……快算好了。”

屋内一时间静了下来,只听得纸上笔尖摩挲声细细作响。

片刻后,李管事放下笔,抬手拭了拭额角,虽无汗却下意识地抹了一下,似是心虚。

他干笑着回话:“二爷,和林公子说的一样……最多十二辆车才稳妥。”

又看了林向安一眼,脸上浮现一抹讪讪的佩服之色:“林公子果然才思敏捷,不愧是少年举人,这账目一道算得比我还快。”

谢云听罢微微一笑,轻轻点了点头。

“既然这样,那就定十辆车,看看如何分配货物?”

林向安这边,问清了货物的具体数量和车载大概空间后。

便拿起纸笔,在一旁安静地估算起来。

杭绸总计三千六百匹,苏绣宫扇九百把,瓷器因运输途中是易碎品,干脆全部留下不运走,留在德州。

至于墨锭,则正好可以用来填塞车厢缝隙,避免货物晃动损坏。

他飞快在纸上划了几笔,很快就算好了,便写下初步分配方案:

十辆车中——

七辆车,各载杭绸五百匹,另配墨锭一箱;

两辆车,各装宫扇四百把,外加杭绸五十匹;

最后一辆为混装车,载墨三箱、杭绸一百匹、宫扇一百把。

“这是理论上的最大装载极限,具体装车操作,还得你们现场安排。”

林向安并未多解释计算过程,只是直接给出了结论。

他知道,谢云终归会让李管事核算一遍的。

谢云点了点头:“行,我知道了。”

“车辆的事你们就不用操心了,我们这边会自行安排。估摸等一两日,等装配妥当,便立刻动身。”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