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书房,墨香与阳光交织。
紫檀木书案上,铺陈着雪浪宣,黛玉正凝神屏息,悬腕提笔,一笔一划地临摹着林淡亲书的台阁体范本。那端正雍容、法度严谨的字体,本是朝廷奏章专用,此刻却被一只小小的、白皙的手执着羊毫,努力地复刻着。
林淡负手立于一旁,眼中是毫不掩饰的赞叹。这才短短几日?小丫头竟已将那横平竖直、骨肉停匀的韵味抓到了七八分。
她天生一股灵慧气,仿佛笔尖沾的不是墨,而是流淌的才思。最后一笔落下,黛玉仰起那张玉雪可爱的小脸,澄澈的眸子带着期待:“二叔叔,曦儿写的怎么样?”
林淡眉眼舒展,笑意直达眼底:“好极了!这筋骨气度,已见雏形。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真的?”黛玉眼中光华流转,却又带着一丝小小的怀疑,“二叔叔可别哄我。”
“自然是真的。”林淡毫不犹豫地点头,语气带着几分促狭,“你大叔叔写了这么些年,那笔字,啧啧,还不如我们曦儿如今呢。”
他毫不客气地拿自家大哥林泽当了“垫脚石”,逗得黛玉“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眉眼弯成了新月,颊边梨涡浅浅。
正说笑着,江挽澜步履轻快地走了进来,见叔侄俩笑靥如花,不由好奇:“说什么呢?这般开怀?”
林淡心头一跳,在侄女面前编排大哥无妨,但在未婚亲面前说还是有点心虚,若是再传到大哥耳中,怕是少不得一顿“切磋”。他立刻正了正神色,指向书案:“正夸曦儿字写得好,进步神速。”
江挽澜走近细看,也是吃了一惊。她素知黛玉画工了得,意境超然,却不知这手字也写得如此端正清雅,已有大家风范。“你们林家的风水,”她由衷感叹,带着几分玩笑几分真意,“怕真是格外钟灵毓秀些,子弟个个都这般出息,真叫人眼热。”
这本是赞誉之词,黛玉听了,眼中的笑意却淡了下去,笼上一层轻愁。她低头看着自己小小的手掌,声音低如蚊蚋:“若林家的风水真好……合该让我生为男儿身才好……”她顿了顿,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失落与不甘,“好歹也能下场一试,博个功名,为朝廷、为百姓做些实在事,不似如今……只能困于这方寸宅院之中,做些女儿家的消遣。”
自从黛玉养在林淡家中,衣食无忧,备受宠爱,少有这般伤怀自怜之态。林淡心中一紧,立刻温言开解:“傻曦儿,净说些傻话。可还记得易安居士?才名冠绝古今,谁人敢小觑?谁说女儿只能困于闺阁?待你孝期满了,二叔叔定将你的书画佳作整理刊印,传扬出去,必不叫明珠蒙尘!”
“多谢二叔叔。”黛玉心头微暖,感激地看了林淡一眼,但那份为民做事的渴望并未完全平息,“只是……书画终究是闲情雅趣,风花雪月。不能如父亲或像二叔叔这般,真正为天下苍生做些什么实事,曦儿心中……终究有些意难平。”
林淡看着黛玉眼中那份超越年龄的认真与向往,心中既欣慰又触动。他沉吟片刻,一个大胆而开明的念头浮上心头。
“那曦儿更要好好读书明理,”他目光灼灼,带着鼓励,“待你学问扎实了,长大了,二叔叔作主,让你去咱们林家的族学里做个先生,教书育人,如何?教导林氏子弟,让他们明事理、知进退,将来成为国之栋梁,这岂非也是为天下人尽了一份心力?”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