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在哈萨克休整了几日之后,朱由校便率领着二十五万大军,如同一股钢铁洪流一般,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前往乌拉尔山脉的征途。
这二十五万大军中,有十五万来自中亚地区,其中十万是大明帝国的陆军,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是这支军队的核心力量;另外五万则是中亚部落军,这些部落战士们虽然装备不如明军,但他们熟悉当地的地形和气候,擅长在艰苦的环境中作战。
在大军出发前的几日,一支由五万部落牧民组成的运输队已经先行出发。他们驱赶着成群的骆驼和马车,满载着大军所需的军需物资,艰难地穿越茫茫沙漠和草原,提前将这些物资运向了叶卡捷琳娜城。
重新踏上征途的明军,再也没有了水泥路的加持。他们头顶烈日,脚踩滚烫的沙地,冒着酷暑和风沙,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在这漫长的一个多月里,士兵们忍受着极端的气候条件,不断地与疲劳和疾病作斗争。
终于,在八月下旬,这支历经磨难的大军抵达了叶卡捷琳娜城。然而,此时的叶卡捷琳娜城早已今非昔比。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明人对这座城堡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将其改造成了一座可容纳三十万人定居的巨大水泥城池。
城外,密密麻麻的壕沟纵横交错,焦黑的土地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激烈战斗。这些壕沟和被烧焦的土地,都预示着这座城市的不太平,以及明人与俄国人之间的紧张局势。
当西征大军抵达城外时,城门缓缓打开,城墙上的士兵们整齐地排列着,手持长枪,身披重甲,气氛庄严肃穆。而在城门前方不远处,一名身披大明帝国侯爵金黑色服装的男子正端坐在一匹高头大马上,他便是多尔衮。
多尔衮面庞刚毅,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透露出他的果敢和决断。他身披的金黑色服装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彰显出他的尊贵地位。他静静地坐在马背上,凝视着远方逐渐靠近的御驾,仿佛在等待着什么重要的时刻。
随着御驾的靠近,多尔衮轻轻驱动战马,缓缓向前走去。马蹄声清脆而有节奏,仿佛在为这庄重的场面增添一份威严。当他来到御驾前时,他利落地跳下战马,单膝跪地,向御驾中的朱由校行礼。
“微臣,信宾侯、东北战区司令,陆军上将多尔衮,叩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多尔衮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在空气中回荡。
御驾中的朱由校听到多尔衮的声音,发出了一阵爽朗的笑声。他随即从马车上站起身来,敏捷地跳下马车,快步走向多尔衮。
“哈哈!”朱由校的笑声充满了喜悦和亲切,他走到多尔衮面前,亲自扶起他,然后仔细地端详着这位许久未见的爱将。
“多尔衮,咱们已经有五年未见了吧?”朱由校的语气中透露出对多尔衮的关切和想念。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曾经意气风发的多尔衮如今已不再年轻,但此时此刻,他心中的激动却如同汹涌的波涛一般难以遏制。
“陛下,您在处理繁忙国事之余,竟然还能记得微臣,微臣真是感激涕零啊!”多尔衮感慨地说道,“陛下请看!在陛下您英明神武的领导下,我大明帝国的铁骑已经如雷霆万钧之势,正式踏入了欧罗巴大陆。微臣有幸能在陛下您的指挥下,担任此次战役的先锋将,实在是倍感荣幸!”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