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武侠小说 > 地煞七十二变 > 第八十七章 立新神

第八十七章 立新神(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最新域名: ,

少了窟窿城作衬托,“解冤仇”这面碎旧布料缝制出的旗帜难免显出肮脏,当初高举它有多迫切,而今摘下它就有多匆忙。

形势变化如斯。

想要去芜存菁、攒紧拳头以移风易俗最后反攻幽冥,就得需要一面足够干净的足够响亮的新旗。李长安想得明白,以钱唐的情形,什么主义、制度想要短时间起效都是不切实际的。

欲除恶鬼需举善神。

至于尊奉何神?

一个名头的事情,道士本以为拉上无尘、华翁、抱一……简单商议出便完事,却不知怎的走漏了消息,几家商会的掌柜、东家联袂拜访,说要共襄盛举云云。

大伙要一要安置灾民,二要抚恤遗孤,三要移风易俗,样样都是“钱粮”二字,少不得豪商们的捐助。金主们既然开了口,也只好在议事的书房添几套桌椅。

商人们屁股没捂热,刘府门前大街又一通热闹,却是一些个勋贵官员自称刘家亲朋特来探望遗孤,听闻李道长欲奉新神,正好帮着参详参详。

官府虽在钱唐式微,但毕竟是明面上的统治者,往后的计划,也需权贵助力、官府背书,只好请进门来。书房是坐不下了,换成了正堂。

茶水尚未烧开。

院子外头闹起一阵嚷嚷:“李道长和曲大兄要抛下弟兄们不管不顾吗?!”

这次来的却是各路江湖豪杰、会社头头,以往与窟窿城爪牙缠斗最凶险时,是这些人搏命最凶流血最狠,没道理到说话时却捂人家的嘴。

又放进门来。

正堂也塞不下了,搬到了院子。

人一多就开始吵嚷,李长安也不急着开会了,只管敞开了大门。

他倒要看看,还有什么人要来掺和热闹。

果不其然。

没一阵。

熟悉的吹打由远及近。

门子禀报,感业寺、玉真观等寺观的高僧全真们求见无尘法师与李天曹。

镜河的神情颇为尴尬,支吾着;“既要供奉神佛,如何能少道士和尚?”

李长安叹了一声,叫停了会议。

……

各路人马纷至沓来。

没资格的,委婉相拒。有资格的,记上名册。

待再开会议。

已是数日之后,地点也由刘府转到了正照寺殿前广场。

与会者坐满殿前,私下里几经合流分流,各个团体可谓泾渭分明。

豪商们最先开口:

“供神灵是为保民生,钱唐繁华多赖海运,海贸兴则百业旺,海路不靖则诸市萧条,所以我等倡议当奉天妃娘娘。”

一群海商齐声附和,他们在商人中财力最雄,压到了“嫘祖”、“鲁班”之类杂音。

“不然。天妃娘娘是海上大神,恶鬼却是陆上顽疾。”

一名捆玉带配鱼符的老者高声驳斥,身边一群士人、勋贵纷纷点头。

“以我等看来,不若供毗沙门天,天王既是武神亦是财神,既可保家宅,又可兴财运,岂非两全其美?”

天王信仰在中原兴起不过百来年,缘起于皇室推行,官绅中多有南渡人士,对这一套很是熟悉。

“多闻天王是北方神,保得了长安,未必护得住钱唐。”

曲定春杵着拐棍高声疾呼。

“诸方豪杰在此,是为结盟誓而诛恶鬼,既求忠义与降魔,那便非关帝君不可!”

好汉纷纷呼呵,更甚者扯下衣襟露出胸膛或背后刺青,正是关二爷绣像。

“钱唐寺观林立,关神虽好,名位却不高,不足以号令内外。”

镜河淡淡开口。她使了个小花招,静心符的灵气悄悄蔓延全场。

“欲供降魔大神,哪个及得上九天玄女?”

一时间,“阿弥陀佛”、“无量天尊”响应不绝。

“诸位诸位,有话好好说,莫伤了和气。”

眼见众说纷纭,火药味渐浓,老道士抱一赶忙打起圆场。

“神道渺茫,何必舍近求远。以贫道看,不若供旌阳祖师。天师于钱唐有再造之恩,镇杀孽龙的故事妇孺皆知,与诸寺观也有香火之情,正方便聚揽人心。”

老道长话语说得漂亮,要是他的道派不是许天师所传净明道的分支,那就更好了。

……

众所周知,会议的别名是“吵架”,而精髓则是“打架”。

与会人士来源驳杂,难免有新仇旧恨,嘴皮功夫既然打得不尽兴,干脆交流交流拳脚功夫,一群豪杰异士官绅名流吵闹如鸡鸭群起扑腾之际……

“不若请十三家。”

无尘话语不轻不重,却一下定住了满场喧哗。

人们罢了拳脚,停了吵闹,仇人间面面相觑,朋友间欲言又止。

直到……

“不可!”

华翁拒绝得斩钉截铁。

人群立马重新鲜活,不需老人再开口,纷纷帮着抛出众多理由。

有贴心的:“十三家事物繁重,些许小事咱们自个儿担待了,何必叨扰祖师。”

也有拐弯抹角的:“辛辛苦苦掘了土、种了树、浇了水、除了虫,却教旁人来摘果子?”

一时口水汹汹好似暴雨迎面,无尘却不急不恼,双手合什耐心看着反对人群里一张张面孔,直至声浪渐熄,直至抛不出新词儿。

“有何不可?”

他先指着豪商中财力最强的几家。

“尔等要求财路畅通,十三家中有李财神。”

又转向官绅里名位最高的一位。

“尔等要求家业兴旺,十三家中有赐福天官”

……

“便是求祖师庇护,亦有大昭寺与万寿宫,为释迦与老君之道场。”

他一一指点下来。

反问:

“尔等所求之事,哪一桩十三家给不了呢?”

人群开始支支吾吾,倒不是没了道理,而是他们的道理没法子在无尘这个十三家代理人面前提起罢了。

于是。

希冀的目光都聚往了唯一不曾开口的一方。

会场的正上方,大雄宝殿的廊檐下,李长安默然静坐,在他身后,铜虎、祸星子、织娘、小七……尽皆化作人形,无言肃立。

乍一眼望见,仿佛一排神像走下了法台,步入人间,冷冷俯视着阶下众生相。

也在万众瞩目中,“神像”终于出了声。

“大师说得极是。”

无尘合什微笑。

人群纷乱一阵,他们大失所望。

“钱唐事事离不开十三家。只不过……”

李长安话锋突兀一转。

“一座大殿向来只供一位主神,却不知要请十三家的哪一位坐上莲台呢?”

无尘愕然,眉头一锁,正盘算言语。

“不错。”

华老大笑着抢先开口。

“咱们倒不会小气,十三家尽可都供起来。可敢问大师,哪个为主?哪个为次?供神的大殿是该唤作‘大雄’还是‘凌霄’?”

无尘无奈,终于闭口不言。

华老得意抚须,又越出人群,三两步登上台阶,立于牌匾之下。

他动作矫健,不见老态,此刻俯视阶下芸芸,更是神采飞扬,颇有些“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意思。

“诸位可听老朽一言!”

竟连声音都洪亮几分。

“我等赶走了窟窿城,可窟窿城留下的烂摊子也砸在了咱们身上,除煞、辟邪、安宅、治鬼……林林总总,咱们要不要管?能不能管?更别提,要剔除坊间恶鬼余毒,乃至反攻地下。诸位,不是我等鸟尽弓藏,实在是‘解冤仇’已处理不了这千头万绪!”

人群又是一通吵嚷,有人玩笑道:

“华翁说得忒麻烦,莫非还要建一个衙门不成?”

熟料。

“没错!”

“老朽正是要立一个衙门,立一个勾管阴阳的衙门!”

人群惊讶哄乱:“您老说的难不成……”

华翁重重顿首。

“城隍!”

片刻寂静。

人们纷纷失笑。

“华老你糊涂啦,钱唐何来城隍?”

“钱唐谁不知晓,城隍庙里泥塑,几百年从来没名没貌。”

纵有褐衣社旧部、香会成员声援,也有抱一等老成之人转圜,但嘲讽、质疑、调笑之声仍如潮水拍面。

华老无半点退缩,直面纷杂。

“谁说城隍无名?谁说城隍无面?”

他取出一卷敕书,白玉为轴,金帛为纸。

高举过顶。

霎时间,赫赫灵光凛凛四射。

灵光过处,活人中的修行者面露惊疑,死人们更是双股战战不敢逼视。那威势在场许多人并不陌生,与夜里翻街倒巷追逐无籍野鬼的城隍庙鬼吏们身上灵光相类。

然而。

那小小一卷敕书所泄灵光却比劳什子无常、游神要清正、厚重何止千百倍。

此乃独属地祇正神之灵威。

“钱唐府君在此!”

…………

视角回转数天前,李长安叫停会议的当夜。

华翁登门,屏退了左右。

“恭喜李道长,贺喜李天曹。人人踊跃,可见大事可期!”

“经书还没取着,便忙着分行礼。”李长安没好气往椅子上一瘫,“您老莫非专程来讲笑话的?”

华翁反而欣慰点头。

“你小子清醒就好了。”

他呵呵收起嘴脸,往旁一座,直问:

“你打算怎么做?”

“没他们,咱们成不了事;有他们,只会是另一个‘解冤仇’。”李长安挠破了头皮,仍然徒道奈何。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