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忠亲王辛辛苦苦争得皇位,但他都五十好几了,能当几年皇帝?不就是为子孙计么?
现在却让他干几年死了之后还要将皇位传承给永隆帝的子孙,这如何能行?
但对朝中诸公来说,因为财政和其他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让你义忠亲王入继大统已经是破天荒了,
你现在还要得寸进尺世世代代皆由你的子嗣来继位,剥夺永隆帝子孙的继统权,这无疑会让天下士人质疑当今诸公的节操,便是朝中士人内部也绝难通过。
这应该是分歧最大也是双方都难以退让的难题。
李三才的这番话引来殿中众人的窃窃私语,很显然这个议定的方略太过模糊。
比如这个所谓意外,是指什么?
身故当然是意外,病重不能视事也是意外,那其言行乖张,不符身份,是否算是意外?
再进一步如果太子的表现不能赢得内阁中多数人认可,认为其难以胜任皇帝之位,那算不算意外?
如果在这一点上纷争不下,只怕最后还得要付诸于双方的实力对决,而这个实力可以是多方面构成的,军事力量首当其冲,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之前朝廷一定要将京中诸军和宫禁军权牢牢掌握在内阁和兵部手中的原因。
如果算的话,那么永隆一脉亦有入继大统资格,那又该如何来确定,是内阁诸公,还是朝中重臣来决定?何种方式产生?
这一连串的问题都亟待解释,但很显然在这个问题上,不仅仅是朝廷和南京方面的争执,同样朝廷内部一样也有分歧。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