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明有些慨叹自己运气太好,在岳阳楼念出的那篇诗文,使得自己成为了范仲淹的门生。这位宰相,一生清廉,清心寡欲,估计也不是很热衷于招收门生。他唯一承认的关门弟子,便是那官居三品的大学士富弼。
就这么瞬间,自己已经与那富弼成了同门师兄弟。而此时,自己只不过刚刚考完了解试。
天高云淡,清风徐徐。
拜师礼,便在岳阳楼上举行。
范仲淹笑盈盈地坐在上座,看着柳明投递拜师帖。而虎将军和富弼还有王素,则站在一旁做见证人。
柳明跪在蒲团上,朝范仲淹进行三拜。一拜师道尊崇立人立德,二拜传学授业教化解惑,三拜感念师恩天地为鉴。
叩拜完毕后,柳明规规矩矩奉上香茗,以及六礼束脩,便完成了拜师仪式。
范仲淹捧着香茗,鸟瞰山间洞庭湖一景,脸上如沐春风,又对柳明进行了一些常规的训诫。
对于柳明来,他压根没仔细想过,作为范仲淹的学生,能为他的仕途提供多大的便利。他只是觉得,能与这位历史名相,聊上一聊,便顿感殊荣了。
在湖心岛上,柳明与那富弼王素等人,谈古论今,顿感眼界开阔许多。他之前的眼光,只局限于这青州费县的弹丸之地,到底,无非是些鸡毛蒜皮的事。而富弼等人讨论的,譬如抚恤灾民,修筑海堰,攥写国史,抵御西夏等等,这些权衡谋略,让柳明也是大开眼界。通过讨论,也让他深思——似乎,自己的目光应该放得更远一些。
在湖心岛度过两日时光,柳明这才乘舟离开。他知道范仲淹行事为人低调,回到客栈,也没有将此事透露给家人,只是与岳州地面的官员一起赏了赏风景,享受了几天自然风光。
很快,省试之日便快要来到。柳明与家人在岳州玩了大半月,决心提前到汴京熟悉一下考试会馆,又与过了解试的那些举人们取得联系,在汴京汇合。
此时,兵分两路,老爹杏儿等人赶回了费县,叔柳永则陪着自己,同其他赶考举子一起向汴京赶去。
按理,柳明一人也能独行,不过自己的叔这次却是十分积极,是跟谢玉英商量过,要给自己一个惊喜。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