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1068集:邻邦求医,图谱外传

第1068集:邻邦求医,图谱外传(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素问这才让学徒取来新抄的图谱副本,用锦缎仔细包裹好。韩平捧着沉甸甸的竹简,只觉比那两颗东珠还要贵重,他忽然想起临行前燕王的嘱托,又问道:“姑娘就不怕……燕国学会这些法子,将来对赵国不利?”

素问正看着窗外传习所的方向,那里有学徒正在晾晒艾草,青灰色的烟霭里飘来草木清香。她回头时,眼里盛着晨光:“医术若分国界,那便不是救人的本事了。”

三日后,韩平带着图谱副本启程回国。素问站在邯郸城头相送,见他们的车马消失在尘土里,忽然对李伯道:“备些伤寒药材,或许秋冬时节,燕国用得上。”

三、燕地生春

燕国的动作比预想中更快。韩平带回的不仅是图谱,还有素问画的药田规划图与防疫步骤图。燕王当即下旨,在辽河东岸开辟千亩药田,又从各郡县抽调二十名医官,让他们即刻动身前往邯郸。

为首的医官姓秦,是燕国宫廷里最擅长诊治杂症的老者。初到传习所时,他见学徒们竟用银针刺破穴位放血,还说能治毒箭伤,心里很是不屑。直到亲眼看见素问用半枝莲敷治溃烂的伤口,两日内就让昏迷的士兵转醒,才收起了轻视之心。

三个月里,秦医官和同僚们跟着赵地医官学习熬制防疫汤,亲手用烈酒给器械消毒,甚至跟着去乡野义诊,看如何用艾草熏赶蚊虫。有次处理外伤,秦医官忘了先清创就包扎,被素问当场指出:“伤口里的泥沙若不洗净,比箭伤更致命。”他红着脸重做,从此再不敢懈怠。

与此同时,燕国的药田里,第一批马齿苋长势正好。韩平亲自督管采收,严格按图谱说的“花前采、日光晒”,晾晒好的草药堆积如山。各县按图谱所示,在井边设了过滤陶罐,用麻布与木炭过滤生水;军营里每日焚烧苍术,连马厩都要洒石灰消毒。

入夏时,辽河沿岸的痢疾病例果然开始减少。有个村落原本一天要抬出五具尸体,用了马齿苋汤配合消毒法后,五日里竟无一人新增。韩平将这些消息快马送往邯郸,信里说,百姓们都把那本图谱供在堂屋,说比神佛还灵验。

秋分时,燕国传来捷报:全境痢疾发病率较春季下降七成,死者几乎绝迹。燕王大喜,派韩平再次出使赵国,这次带来的不仅是谢礼,还有燕国新绘的《燕地药材图》,上面添了赵地没有的“兴安杜鹃”,据说能治风寒咳嗽。

四、医者无疆

消息传到邯郸医署时,素问正在修订《赵地药材全谱》。新收的跛脚少年学徒捧着燕国送来的书信,读得声音发颤:“秦医官说,他们那儿的孩童现在饭前都知道洗手了,还会采马齿苋晒干存着……”

李伯捋着胡须笑:“姑娘当初赠图谱时,我还担心燕国学不会,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

素问放下笔,走到院中望着北方。燕国的方向,此刻该是层林尽染了吧?那些在传习所学成归国的医官,或许正带着百姓在药田播种新的药材;那些按图谱搭建的过滤井,该有孩童正趴在井边,看清澈的水流进陶罐。

“李伯你看,”她指着墙角新发的薄荷,“这草去年从魏地换来的种子,今年不也在赵地活了?药材能跨地域生长,医术为何不能?”

正说着,门吏又来通报:楚国使者求见,说淮水流域爆发了疟疾。

素问拿起案上的图谱,指尖在“青蒿”那页停顿片刻。去年在魏地交流时,魏医官曾说过楚地有类似的草药,只是用法不同。她转身时,眼里的光比窗外的秋阳还要亮:“请使者进来吧,正好,我想问问楚地的青蒿是怎么采收的。”

传习所的鼓声适时响起,那是学徒们开始晨课的信号。百余名学徒齐声诵读着《医官必读》里的句子:“医者,见病即救,不问国别;见伤即治,不分贵贱……”

声音穿过医署的高墙,飘向邯郸城的街巷,飘向远方的山川河流。素问知道,这鼓声会传到燕国的药田,传到魏地的医馆,传到更多需要医术的地方——因为真正的医者,心里从没有疆界。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