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1065集:药材商盟,杜绝假药

第1065集:药材商盟,杜绝假药(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这有印记的当归就是不一样,闻着就香!”

“以后买药就认这个‘医’字印,再也不怕上当了!”

不到十日,带印记的药材就成了药市的“香饽饽”,那些没来得及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药材,根本无人问津。不少商贩见状,主动将库存的可疑药材全部下架,有的甚至亲自跑到山里采挖正品,生怕错过了生意。

可就在这时,一桩意外发生了。

那日清晨,一名老妇拿着一包带印记的当归冲进医署,哭得撕心裂肺:“素问姑娘,你可得为我做主啊!我吃了这有印记的当归,还是肚子疼!”

素问心头一紧,立刻接过当归检验。印记是真的,药材看起来也没问题,断面黄白,香气浓郁,不像是伪品。她连忙询问老妇的服用方法,老妇抽噎着说:“我怕药力不够,就多加了两倍的量,还和萝卜一起煮了……”

素问恍然大悟。当归虽补,但用量过大易致腹胀,且萝卜有破气之效,与当归同服会影响药效,甚至引发肠胃不适。她立刻为老妇调配了理气和胃的汤药,又耐心解释:“药材是真的,但服用方法不对。当归每日用量不宜超过五钱,且不能和萝卜同服。”

老妇半信半疑地服了药,不出两个时辰,腹痛果然缓解了。她红着脸向素问道歉:“都怪我不懂药理,差点冤枉了好人。”

这件事虽有惊无险,却给素问提了个醒。百姓不仅需要放心药,更需要正确的用药知识。于是,她让学徒在药市入口搭起了一个简易的讲台,每日午时讲解药材的辨别方法与服用禁忌,还编了通俗易懂的口诀:“当归补气血,萝卜不同煮;党参辨断面,有纹是真货;硫磺熏药材,闻着有酸味……”

百姓们听得津津有味,不少人还专门带着纸笔来记录。药商们也乐见其成,毕竟百姓懂得越多,越能分辨药材好坏,他们的真药材也越有市场。

可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又一场风波悄然袭来。

盟首回春堂掌柜急匆匆地找到素问,神色凝重:“素问姑娘,有人在私下卖‘假印记’!”

原来,有个叫赵三的小商贩,见带印记的药材生意火爆,便动了歪心思。他找人仿刻了一枚假铜印,又用朱砂混合松烟做了印泥,偷偷给自家的伪药材贴上假印记,低价卖给不知情的百姓。好在有百姓买回去后,发现药材气味不对,立刻到医署举报,这才没造成更大的乱子。

素问当即带人赶到赵三的摊位,人赃并获。赵三吓得瘫在地上,连连求饶:“我再也不敢了,求姑娘饶了我这一次!”

围观的百姓愤怒不已,纷纷喊道:“把他赶出药市!”“这种黑心人就该重罚!”

素问看着赵三,眼神冰冷:“商盟规矩在前,售假者逐出药市,永不得经营。你不仅售假,还伪造印记,罪加一等。”她转头对王二柱说:“将他的药材全部没收销毁,再通报全城,让所有人都知道伪造印记的下场。”

赵三被押走时,哭天抢地,却无人同情。经此一事,药商们更加敬畏商盟规矩,再没人敢有丝毫懈怠。医署也趁机改进了印记的防伪措施,在印泥中加入了只有在特定光线下才能看见的草药粉末,彻底杜绝了伪造的可能。

第四章 药市新生

夏末的邯郸药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

清晨的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映出药材商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将检验合格的药材整齐地摆放在铺面上,每一包药材都贴着醒目的“医”字印记,有的还特意将带有暗记的包装纸展示给顾客看。百姓们放心地挑选着药材,不时向掌柜询问用药方法,掌柜们也耐心解答,脸上满是笑意。

“张掌柜,你这带印记的黄芪怎么卖?”

“一文钱一两,保证是正宗的北黄芪,你看这断面,纤维细密,还有豆腥味。”

回春堂的铺面前排起了长队,掌柜的儿子正忙着给顾客称药,掌柜自己则在一旁指导学徒辨别药材。“以前一天卖一担就不错了,现在一天能卖三担,还得提前备货。”掌柜笑得合不拢嘴,对前来巡查的素问说道,“多亏了姑娘成立商盟,这生意比以前好多了!”

素问笑着点头,目光扫过整个药市。东区的老字号生意兴隆,西区的小商贩也规规矩矩,再也见不到以前以次充好、欺瞒顾客的景象。药商们之间还形成了互助的风气,哪家药材短缺,别家会主动调剂;哪家遇到辨别不了的药材,会一起送到医署请教。

更让人欣喜的是,周边郡县的百姓也听闻了邯郸药市的“放心药”,纷纷慕名而来。有的甚至赶几十里路,只为买几两带印记的当归、党参。药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原本只有百十家商户,如今新增了几十家,还带动了周边的客栈、饭铺生意。

一日,魏地的药材商首领带着几大车药材来访。他特意带来了当地的特产党参,想要加入邯郸的药材商盟。“我们魏地的党参品质优良,就是因为前些年假药太多,卖不上价钱。听闻邯郸商盟规范严格,百姓信任,我们也想沾沾光,让魏地的好药材能卖个好价钱。”

素问欣然应允。她提出,魏地药材若要进入邯郸市场,需先经过当地医官检验,出具证明后,再由邯郸医署复检,合格后方可贴上印记售卖。魏地商首连连答应:“只要能让百姓放心,再多的检验我们也愿意!”

此后,越来越多周边郡县甚至邻国的药材商加入商盟,邯郸药市渐渐成了北方的药材集散地。不同地域的药材在这里汇聚,不同流派的医术在这里交流,医署的传习所也因此吸引了更多学徒,不少药商的子弟也纷纷前来学医,想要更好地了解药材、服务顾客。

这日,素问正在药田查看新种的当归,李伯兴冲冲地走来,手里拿着一本账簿。“素问姑娘,你快看!这是上个月的药市统计,药材销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两倍,投诉假药的案子一个都没有!”

素问接过账簿,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想起当初那个哭着来求医的妇人,想起药商们从犹豫抵触到主动遵守规矩,想起百姓们从小心翼翼到放心选购。这枚小小的“医”字印记,不仅守住了药材的信誉,更守住了医者与商贩的初心。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药田上,新长的当归叶片泛着淡淡的金光。远处的药市渐渐安静下来,商贩们收拾着摊位,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素问站在田埂上,望着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轻声说道:“医者仁心,商者诚信,方能不负天地,不负百姓。”

晚风拂过,带来阵阵药香,那香气中,不仅有当归的甘醇,更有信誉与希望的味道。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