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大学,温爱佳最后还是决定去上,之所以做这个决定,很大程度是因为这个大学志愿是她补报上去的——她的第一志愿并没有被录取,而是滑档。
这个事情,她到现在都记忆尤深。
还记得在补填志愿的最后一天下午,原本自己跟小叔说好,借用他家的电脑补填志愿,却没曾想,往日客气和善的小叔,竟然支支吾吾说记不清网络密码。
她清楚记得,当时小叔站在门口,一脸笑容的跟她说——电脑开机了可以使用了。
接着,画面弹出拨号网络密码填写的窗口,温爱佳问了几次小叔,却不成想,小叔说出来的几个密码都是错误的,根本登不上。
眼看着快到下午两点,最终温爱佳无奈,起身从里面出来,随意找了个借口,说是同学说网吧的网络更快,自己要去那里填报志愿。
出了小叔家,温爱佳揣着自己仅剩的8块钱,走了2公里土马路后来到隆吉,坐上乡镇客车,急匆匆地往临安镇上赶。
到镇上的时候已经三点多,温爱佳赶紧掏出身份证,随便进了一家街边的网吧。
没想到,当时里面的一群人正抽着烟、吵着架,大声的对骂,整个屋子乌烟瘴气。
但她根本来不及管那么多,怯生生地走到前台,跟老板说开个机子。
随后,眼看着系统即将关闭,她也不知作何选择,也没有人给她指导,于是就随便选了一个学校,在里面随机选了一个专业。
关上电脑出来的那一刻,她站在街角愣神好久。
再后来,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终于到了,但上面的学费数字却令她愁眉莫展,经过几番纠结与挣扎,母亲裴艾珍同意给她在助学贷款上签字,而后的每年暑假,温爱佳都几方奔波——办理自己的助学贷款。那些奔波在路上的日子,让她更能明白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
……
在上大学的过程中,温庭之的几个哥哥都劝他,不要让孩子去读那所学校,三本出来没什么出息,女孩子还是应该早些出去打工、早些嫁人比较好。
温庭之本来眼皮就浅,听得家里哥哥们都这样说,免不得回家生闷气,时常夜里喝醉酒,站在阳台抽烟,哭泣的孩子也无法将他唤醒。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