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末封疆 > 第609章 出使金陵(一)

第609章 出使金陵(一)(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在垦区边缘稍高的土坡上,陈恪和几个督查行署的吏员站在那里。

他们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下方这幅恢弘而充满生机的画卷。

晨光刺破薄雾,洒在无垠的新垦地上,也洒在那些奋力劳作的身影上,勾勒出一片跃动的、充满力量的金边。

号子声、锄头破土声、人们的喘息声和偶尔爆发出的、带着痛快的笑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澎湃的声浪,冲破了荒野多年的死寂,直冲云霄。

这声音,是泥土苏醒的呻吟,是筋骨舒展的呐喊,更是被绝望碾压过的生命,重新抓住希望之绳时,那发自灵魂深处的、带着痛楚却无比嘹亮的欢鸣。

它回荡在沉寂太久的田埂间,回荡在刚刚翻开的、散发着无限生机的泥土气息里,如同一声声震撼人心的春雷,宣告着一个漫长寒冬的终结,和一个艰难却充满可能的新生的开始。

千里沃野,蒿草退却,希望正在这片被血与火淬炼过的土地上,顽强地扎下深根。

柱国府内,烛火在青铜灯盏中跳跃,将墙上巨大的南直隶舆图切割成明暗交错的版块。

长江如一条银鳞巨蟒,横亘中央,金陵城盘踞南岸,被魏渊用朱砂狠狠圈住,红得刺眼,像一块未愈的疮疤。

“秦淮风月醉,建康笙歌沉。”

魏渊的声音低沉,指尖重重叩在金陵的位置,发出沉闷的声响,如同敲击在在场每个心腹的心头。

“一山不容二虎,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个苟延残喘的弘光伪庭,是扎在大明脊梁上的毒刺!一日不除,关外的狼,陕西的虎,就多一日觊觎我汉家山河的借口!”

他猛地转身,烛光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深邃的阴影,鹰隼般的目光扫过肃立的郑成功、宇文腾启等寥寥数人。

宇文腾启慢声说道:

“挥师南下?硬撼江北四镇十几万兵马,强渡长江天堑?那是莽夫所为!是自毁长城,是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钝刀子割肉,割的是我大明的元气!如今,该换我们给金陵下一剂猛药了。”

魏渊深以为然,他的手指从金陵移开,沿着长江缓缓上溯,最终停在象征京师的方位。

“先礼后兵,以智破力。遣使!”

空气瞬间凝重。遣使入龙潭虎穴,人选关乎成败,更关乎生死。

“使团规格,必须压过金陵伪庭的傲慢!正使,需是文华鼎盛、清望素着之臣,方能彰显我京师正朔之威严,在金陵朝堂之上,以煌煌正论,斥其苟且,揭其僭越!”

魏渊的目光锐利如电,内阁吏部大臣洪承畴进言道:

“臣推举翰林院编修,陈名夏!”

片刻后,陈名夏被引入殿内。

他年约三十许,身着六品鹭鸶补服,身形挺拔如松竹,面容清俊,眼神明亮而坚定,带着读书人特有的矜持与风骨。面对权倾朝野的柱国,他躬身行礼,姿态从容不迫。

“名夏,”

魏渊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直刺人心,

“此去金陵,非为寻常邦交。你是大明正朔之使节,更是本督刺向伪庭心窝的一把软刀子!”

他向前一步,目光灼灼,仿佛要将自己的意志烙入对方灵魂,

“当以浩然正气,斥其偏安之懦;以天下汹汹大势,晓以覆巢之危;以同宗同源之情,动其未泯之良知!若能令其幡然悔悟,束甲归顺,你便是再造乾坤之功臣!若不能……”

魏渊的声音转冷,

“也要让江南的士绅百姓,睁大眼睛看清楚!谁才是天命所归、社稷正统!谁又是醉生梦死、误国殃民的蠹虫!”

陈名夏的身体微微颤抖,并非恐惧,而是胸中一股激越澎湃的热血直冲头顶。

他霍然抬头,迎向魏渊的目光,白皙的脸颊因激动而泛起红潮,眼中燃烧着近乎殉道者的光芒:

“柱国大人!”他声音清朗,带着金石之音。

“名夏虽才疏学浅,然忠义之心,天地可鉴!此行,必效古之苏秦张仪,凭此三寸舌,扬我京师天威于江南!纵使刀斧加身,亦要叫那金陵伪庭,上下震怖,肝胆俱裂!”

“好!”

魏渊眼中闪过一丝激赏。文刃已备,还需暗刃。

“副使,”

魏渊转向众人,语气不容置疑。

“需文武兼备,胆大心细,机敏果决!明则护正使周全,应对突发;暗则为我京师耳目,联络忠义,窥探虚实!甚至…必要时,可断然处置!”

几位重臣纷纷举荐心腹干将,或勇猛有余智计不足,或老成持重却失之灵动。魏渊的眉头始终紧锁。就在气氛凝滞之际,角落阴影里,一个低沉沙哑的声音响起,如同砂纸摩擦:

“柱国,末将举荐一人,我帐下白户,杨寅。”

魏渊目光如电,射向发声处。是一直沉默如石的练兵总兵莫笑尘。

“杨寅?”

魏渊对这个名字完全没有印象。

“是。”

莫笑尘踏前半步,身形依旧隐在烛光边缘,话语却清晰有力,“此人乃末将新招之人,年岁不大,但文武兼修,他是崇祯朝的秀才,而且武艺也很是不错,可以说有勇有谋!”

他顿了顿,补充道,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