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末封疆 > 第605章 新官制

第605章 新官制(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这番解释,格局宏大,坦荡从容,将一件本可能引发内宅风波的私密情事,硬生生拔高到了国家战略和家族长远利益的高度。

苏月娥紧绷的肩线悄然放松,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理解与当家主母应有的气度。

陈圆圆绞着手帕的手指松开了,悄悄松了口气。徐飞燕虽然还是有点气鼓鼓,但撇撇嘴,嘟囔了一句:

“哼,便宜那倭国小妈妈了……”

倒也没再发作。柳如是眼中的促狭化为了然与一丝不易察觉的佩服,她摇着团扇笑道:

“老爷深谋远虑,以‘情’为锁链,以‘子’为棋局,妾身等唯有叹服。只是……这‘锁链’的另一端,牵动人心呢。”话虽如此,语气已轻松不少。

魏渊微微一笑,不再多言,重新拿起那份税赋奏疏。

仿佛刚才那石破天惊的消息,不过是处理国事过程中的一段小小插曲。

家事?国事?在他心中,早已如这盘根错节的天下棋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东瀛使团的朝拜与那封特殊的“家书”,非但不是烦恼,反而是他经略东洋初见成效的最佳注脚,以及……一枚未来可撬动更大格局的、活生生的棋子。

这份“家国两不误”的从容,正是柱国魏渊立于惊涛骇浪中的底气所在。

凛冬的朔风似乎也识趣地收敛了锋芒,化作漫天晶莹的瑞雪,温柔地覆盖了京师大地。

腊月的尾声,这座饱经战火蹂躏的巨城,终于被一种久违的、带着烟火气的暖意包裹。

永熙元年的春节,在满城期盼和小心翼翼的喜悦中,缓缓拉开了帷幕。

昔日被鲜血浸染、被铁蹄践踏的街巷,此刻被一层厚厚的、洁净的白雪温柔地抚平了伤痕。

家家户户的门楣上,贴上了崭新的桃符,红纸黑字,寄托着驱邪纳福的朴素愿望。

一串串红纸糊的灯笼,在屋檐下、在街角处次第亮起,映照着积雪,晕染开一片片温暖的光晕。

空气中弥漫着复杂而诱人的气味:新点燃的爆竹特有的硝烟味、家家户户灶台上飘出的炖肉烩菜的浓香,尽管肉量可能有限,多是些下水杂碎,但那浓郁的香气足以让饥肠辘辘了一年的肠胃欢欣鼓舞,蒸年糕的甜糯气息,还有空气中无处不在的、清冽的雪的味道。

街市上,人流明显比往日稠密了许多。

尽管物资依旧紧俏,但人们脸上那层长久笼罩的惊惶与麻木,被一种小心翼翼的、劫后余生的笑容所取代。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带着一种特有的京片子韵味:

“哎——冻得梆硬的脆梨儿,化开赛蜜甜嘞!”

“红头绳儿,绒花儿,给姑娘小子添点喜气儿喽!”

“刚出锅的驴打滚儿,豆面儿喷香!”

孩子们是最高兴的。许多孩子穿着崭新的粗布棉袄,脸蛋冻得通红,在雪地里追逐打闹,堆着歪歪扭扭的雪人,或是捂着耳朵又忍不住凑近看大人点燃的爆竹。

一声声“噼啪”脆响和孩子们清脆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这新年最动听的背景乐章。

几个老兵围在街角的热汤摊子前,捧着粗瓷碗,吸溜着滚烫的杂碎汤,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布满风霜的脸上也露出了憨厚的笑容,眼神中既有满足,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恍惚——仿佛不敢相信,这和平的烟火气,真的又回来了。

紫禁城内,庆典的规模与规制远非昔日全盛时可比,却有着一种别样的庄重与希望。

太和殿广场上,积雪被清扫得干干净净,露出平整的金砖地面。

身着簇新朝服的文武百官,按照品级序列肃立。尽管不少人官袍下的身体依旧瘦削,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礼乐悠扬,仪仗鲜明,在白雪红墙的映衬下,透出一股新朝初立、万象更新的气象。

年轻的永熙帝朱慈烺,身着十二章衮服,头戴冕旒,端坐于高高的龙椅之上。

他努力保持着帝王的威仪,但眼神深处依旧带着一丝少年人的激动和不易察觉的紧张。

他清晰而有力地宣读着新年诏书:大赦天下、减免京畿及光复各省部分赋税、犒赏有功将士……每一个字都引动殿下百官的深深叩拜和山呼万岁。

魏渊身着超品柱国蟒袍,位立百官之首。

他神色平静,目光深邃,接受着皇帝亲自举杯的敬贺和身后百官发自内心的躬身礼拜。

“柱国大人劳苦功高,实乃社稷之幸!”

赞誉之声不绝于耳。他微微颔首回礼,姿态从容,气度渊渟岳峙。只有离得最近的皇帝和少数心腹重臣,才能看到他眼底深处那抹挥之不去的凝重,如同这喜庆日子下未曾融化的坚冰。

盛大的朝贺结束后,魏渊并未立刻回府,而是独自登上了承天门高大的城楼。

寒风裹挟着细碎的雪花,扑打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他凭栏远眺。

脚下,是万家灯火次第点亮的北京城。

一片片温暖的橘黄光晕,从无数窗棂中透出,融化了覆盖屋顶的白雪,勾勒出街巷的轮廓。

孩童的笑闹声、隐约的爆竹声、甚至谁家飘出的饭菜香,都被风断续地送上来。这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半年前那死寂、血腥、被绝望笼罩的京师,恍如隔世。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