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末封疆 > 第550章 辽东之战(二)

第550章 辽东之战(二)(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多尔衮5万精锐,兵锋正盛!孤军深入,正合其意!辽阳齐尔哈朗虎视眈眈,我军主力若动,他岂会坐视?”

吴三桂也开口:

“此时入朝,无异于羊入虎口。齐尔哈朗在辽阳,如同一根钉子,钉死了我军东进或北上的通道。强行突破,风险太大!”

争论声在帐内响起,是救是守,如何破局,每个人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

军情如火!当夜,督师行辕灯火通明,核心将领再度齐聚。压抑的气氛比白天更甚,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凝重。

经过一段时间的激烈讨论,战术上大致分成了两派。

一是以祖大寿为首的稳固派。

祖大寿沉吟道:

“老夫以为,当务之急,是稳固根本,伺机破盾!齐尔哈朗的5万大军屯于辽阳,对我锦州、义州侧翼威胁巨大!我军主力应集结于锦州、义州一线,依托城池,深沟高垒,严阵以待!同时,派出精锐骑兵,不断袭扰辽阳外围,打击其粮道,疲其军心!齐尔哈朗若按兵不动,则我军可稳步消耗其锐气;他若敢主动来攻,则正中下怀,依托坚城和预设战场,将其重创于城下!只要打掉齐尔哈朗这面盾牌,多尔衮在朝*鲜便成孤军,届时是战是和,主动权在我!”

这是老成持重之策,以静制动,立足于不败之地。不少老将纷纷点头,觉得此计稳妥。

可吴三桂却有着不同的想法,他指着沙盘上辽阳与朝*鲜之间的广阔区域:

“督师,诸位将军!三桂以为,祖将军之策虽稳,却略显被动。我们应该分兵掎角,攻敌必救!

他手指点向沙盘:

“第一路,由我率领本部精兵,并配属部分督标精锐骑兵,合计1万5千人,不必深入朝*鲜腹地,而是迅速抢占鸭绿江畔的险要隘口,如镇江堡、九连城一带!依托江防,构筑坚固防线,深沟高垒,广布疑兵!这一支的目的并非与多尔衮决战,而是像一颗钉子,死死钉在鸭绿江边!多尔衮若要彻底解决朝*鲜,必先拔除这颗钉子!如此,便可有效牵制、迟滞多尔衮主力,使其无法全力扫荡朝*鲜腹地,为平虏伯李定国争取喘息和抵抗时间!”

“第二路,由祖总兵率领主力骑兵,约两万余人,不必强攻辽阳坚城,而是向辽阳以北方向运动!目标,十里堡!”

吴三桂的手指划向辽阳与盛京之间的开阔区域。

“这里是是辽阳通往盛京的北路要冲!我军占据此地,切断辽阳与沈阳的直接联系!并摆出随时可能绕过辽阳、直扑沈阳的态势!齐尔哈朗坐镇辽阳,职责是屏护盛京,岂能坐视我军威胁沈阳的北路门户?他必分兵来争!如此,便可调动辽阳之敌,迫使其离开坚固城防,在野外与我军周旋!我军以逸待劳,依托地利,寻机歼其一部!”

“第三路,由督师亲率剩余主力,坐镇义州核心地带,总督全局,同时作为战略预备队,随时支援两路!此策核心在于‘钉’、‘调’、‘歼’!以我部钉住多尔衮,以祖将军调动齐尔哈朗,创造战机,歼其一部!只要两路达成战略目的,辽东僵局自破!”

吴三桂的策略条理清晰,目标明确,既避免了孤注一掷的冒险,又比单纯防守更为主动,试图通过制造两个关键点上的压力,迫使清军做出不利的调动。

帐内再次陷入激烈的争论。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聚焦在一直沉默观察沙盘、手指无意识敲击桌面的魏渊身上。

这位辽东督师,将如何在这看似无解的死局中,落子破局?他的决定,将决定五万将士的命运,乃至辽东的未来!

沉默片刻后,魏渊打破沉寂,他指着沙盘上代表盛京的位置:

“多尔衮倾巢而出,盛京必然空虚!齐尔哈朗5万人驻守辽阳,看似稳固,实则将其主力钉死在了辽南!我军应避实击虚,集结主力精锐,绕开辽阳,以雷霆之势,直扑盛京!盛京乃鞑虏根本,多尔衮必不敢有失!一旦我军兵临盛京城下,多尔衮在朝*鲜必然军心大乱,齐尔哈朗也定会回师救援!如此,朝*鲜之围自解,我军更可趁势在沈阳城下重创回援之敌!我决定,由我亲率精锐骑兵,实现‘围魏救赵’的战略目的!”

魏渊的“直捣盛京”之策,如同在压抑的帐内投下一颗惊雷!祖大寿、吴三桂等所有将领,无不被这胆大包天、近乎疯狂的构想所震撼!

这已不仅仅是行险,而是将整个辽东、乃至国运都压上的一场豪赌!

“督师!万万不可!”祖大寿须发皆张,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盛京乃鞑虏巢穴,即便齐尔哈朗带走5万,留守兵力也绝非等闲!更有无数包衣阿哈、旗丁可充作守军!骑兵纵是精锐,如何能撼动坚城?此乃以卵击石啊!”

吴三桂也急声道:

“督师三思!此去盛京,路途遥远,需绕过辽阳,跋涉数百里!沿途堡寨无数,一旦行踪暴露,必遭层层截击!粮道如何保障?若盛京久攻不下,齐尔哈朗回援断我后路,多尔衮又从朝*鲜杀回……督师恐将陷入十面埋伏,万劫不复!”

刘文秀虽战意高昂,此刻也面露忧色:

“督师!此策太过凶险!末将愿为先锋死战!您千万不能涉险啊!”

面对众将激烈的劝阻,魏渊却异常平静。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沙盘前,手指如同利剑,在代表盛京、辽阳、朝*鲜的点位上划过,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洞穿迷雾的睿智:

“诸位所言,皆是常理。然,此战若循常理,则必陷于被动,处处受制于人!多尔衮以朝*鲜为饵,齐尔哈朗以辽阳为盾,就是要逼我们打一场他们预设好的、呆板的攻防战!我们要破局,就不能按他们的剧本走!必须跳出这方寸棋盘,在更广阔的天地间,调动他们,疲敝他们,在运动中寻找战机,在运动中歼灭敌人!不打呆仗、死仗!”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