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末封疆 > 第517章 王政复古

第517章 王政复古(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魏渊端坐主位,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而有力:

“关原一役,逆贼德川主力尽丧,其爪牙分崩离析,此乃天佑我军,人心所向。然,百废待兴,尤需定鼎之策。”

他停顿一下,抛出了石破天惊的构想:

“为安天下之心,复旧日之礼,我决意,推行‘王政复古’之策!”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王政复古?

魏渊无视众人的震惊,继续阐述其核心内容:

“其一,天下土地,本应归于天皇。然,为酬有功,安地方,特设恩典。凡在德川乱政期间,因忠于朝廷或遭德川迫害而失去领地之旧藩大名、名门之后,无论其现今流落何处,只要肯亲赴清州城,向王师宣誓效忠,经朝廷核准,均可获赐其祖上曾经拥有过的一块领地(须为目前无主之地)!领地大小,依其祖上功勋及现时忠心酌情而定。分完为止,过时不候!”

这一条,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

那些失去领地、流落四方、或寄人篱下的旧大名后裔,如关原西军战败者后代、丰臣旧臣后代、以及被德川改易的家族,瞬间看到了家族复兴的希望!

魏渊此举,不仅迅速笼络了这部分对德川有深仇大恨的势力,将其转化为新政权的支持者,更巧妙地将大量无主土地以“恢复旧礼”的名义分配出去,避免了中央直接管理的巨大压力,同时制造了一批对新政权感恩戴德的“新”藩主。

“其二。”

魏渊的声音更加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为昭示天皇威仪,确立王土之基,特将京都、山城国全境,以及近江国琵琶湖以西、丹波国、丹后国一部,总计约百万石土地,划为天皇陛下直辖之‘王土’!由朝廷设机构直接管辖,赋税徭役,皆入内帑,用以奉养皇室,维系朝廷运转,推行仁政!”

百万石王土!

这是前所未有的举措!

直接划出如此庞大富庶的区域归皇室直辖,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天皇的经济基础和权威,更是彻底打破了武家政权垄断土地和赋税的局面,从根基上削弱了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幕府”土壤。

三条晴川激动得浑身颤抖,这意味着公卿集团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实权和地位!

“其三。”

魏渊的目光投向一旁激动不已的织田秀信。

“织田右府,结束战国乱世,功在千秋!其嫡系血脉,更应重光!本督在此宣布,将清州城及尾张国内原德川直辖地十万石,赐予织田秀信大人!望织田家恪守忠义,护卫王化!”

将织田家的龙兴之地清州城赐予织田家!

这不仅仅是厚赏,更是最强烈的政治信号!象征着德川时代的彻底终结和织田的复兴!

织田秀信老泪纵横,伏地叩谢,泣不成声。在场的织田旧臣和感念信长恩义的武士无不热血沸腾。

魏渊的“王政复古”三策,如同三把精准的手术刀。

“赐还故土”收买人心,分化瓦解潜在反对者,快速稳定地方,建立广泛支持基础。

“百万石王土”,确立天皇(及自身)的绝对经济与政治核心地位,釜底抽薪,防止武家专权重演。

“赐封织田”,树立标杆,强化自身“恢复旧礼、匡扶正统”的正义性,并给予象征性重击。

这一系列组合拳,瞬间为战后日本勾勒出一个以天皇,其实就是魏渊为绝对核心、公卿势力提升、旧武家势力被重新洗牌并纳入可控框架的新秩序蓝图。

与清州城内的意气风发、运筹帷幄形成地狱般反差的,是德川家光狼狈不堪的逃亡之路。

关原战场上,在家光本阵被立花忠茂和真田幸次撕开缺口、王师蜂拥而至的千钧一发之际,是数名忠心耿耿的旗本武士,用血肉之躯死死拖住了复仇者,并用自己的身体为家光挡住箭矢刀枪。

一名小姓将一件沾满血污的足轻号衣套在家光华丽的具足外,拉着他混入崩溃的溃兵人流之中。

丢弃了象征征夷大将军无上权威的金扇马印,丢弃了名刀“日光一文字”,丢弃了所有能证明身份的物件。

曾经睥睨天下的德川将军,此刻如同最卑贱的逃兵,蓬头垢面,满身血污泥泞,在亲信死士的拼死护卫下,惶惶如丧家之犬,一路向东亡命奔逃。

他们不敢走大路,只能在深山密林、荒僻小径中昼伏夜行。

饥饿时只能啃食野果,甚至偷窃农家地里的生薯;口渴时只能饮用浑浊的溪水。

追捕的告示贴满了沿途的关隘和村落,王师和倒幕武装的搜索队如同梳篦般扫荡着通往江户的道路。

每一次风吹草动,都让家光心惊胆战,疑为追兵。护卫他的旗本武士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或死于追兵,或死于伤病,或死于绝望的自戕。

途中,他们曾试图向沿途的幕府小据点或亲藩求援。然而,关原惨败的消息早已传开,伊达政宗倒戈、东北关东纷纷“尊王”的消息更是如同雪上加霜。

曾经对德川家毕恭毕敬的地方小吏和藩兵,此刻要么闭门不纳,要么冷眼相待,甚至有人试图擒拿他们去向王师请功!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让家光尝尽了从云端跌落泥沼的极致屈辱。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