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281章

第281章(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你娘织的这锦真结实,\"他摸着幡面的纹路,\"比土布耐扯,去年的布幡被风撕了个口子,像破了的鞋,挂着寒碜。\"

旁边越人邻居正贴\"锦纸春联\",联上的汉隶字用锦灰墨写成,笔画里闪着金粉,在雪光里亮闪闪的。

越妇们一边贴一边学念,调子软软的,像含着棉花,\"元日吉,百工兴......这'兴'字念啥?笔画跟缠在一起的锦线似的。\"

秀儿踮脚指着\"兴\"字,辫子甩到春联上,\"兴,就是百工都有活干,像春天的草一样冒头,一节比一节高!我爹说,今年他的车轴能多做百个呢!\"

申时的长安西市,\"元日锦市\"的幌子比别处亮三分,红锦上绣着金元宝,风里飘着脂粉香、糖炒栗子香,混在一块儿像团甜云。

波斯商人阿罗憾的琉璃灯摊前挤满了人,他举着盏灯转圈,灯上的\"元日兽\"长着汉地龙角、波斯狮身,尾巴卷着颗琉璃珠,一晃就流光。

\"这灯用汉地锦纸糊面、波斯琉璃镶边,\"他嗓门洪亮,压过周围的叫卖,\"点起来像太阳神车,暖乎乎的,不冰手!\"

有个虎头虎脑的孩童伸手要摸,阿罗憾赶紧护住,胳膊肘往外拐了拐。

\"轻点!去年有个小子把灯摔了,\"他龇牙咧嘴,像想起了疼,\"碎片像星星,扎得他娘直掉泪——今年这灯加了锦线边,耐摔,摔一下顶多掉点金粉!\"

秀儿攥着锦币在摊间转,锦币上的\"工\"字被手心捂得发烫,最后停在\"锦瓷兔灯\"前。

瓷身绘着月兔捣药,兔耳是锦缎做的,轻轻一捏,里面的琉璃珠就发亮,像藏了颗小星星,忽闪忽闪。

\"老板,这灯多少钱?\"她摸着兔耳问,缎面滑溜溜的,像摸在云彩上。

老板笑着打包,油纸\"沙沙\"响,\"工价换的锦币?正好!这灯的瓷身是老陶徒弟烧的,摔不碎,\"他往地上轻放了下,\"你看,比去年的纸灯强十倍——去年阿星的纸兔灯,被风吹得只剩根竹骨,她哭了半宿。\"

暮色漫过宫墙时,金红色的光把宫檐染成了蜜糖色,陈阿娇正在验收\"元日祭祖器\"。

祭器用锦灰铜铸造,泛着温润的光,鼎身刻着汉越波斯文的\"元日祝词\",字缝里嵌着细锦线,像给文字系了红绳,轻轻一碰就晃。

她用锦缎擦拭鼎耳,缎面蹭过铜器,发出\"沙沙\"声,像春蚕啃叶。

\"陛下,明儿祭祖,\"她侧头看刘妧,眼尾的细纹在光里柔和,\"这鼎要供百国贡礼——扶南的稻种、波斯的香料、越人的锦布,凑在一块儿才叫万国同春,比单摆汉地的玉器热闹。\"

刘妧点头,展开《元日仪程》,册页上的字用锦灰墨写就,笔画里嵌着细银粉。

\"已令百工监局进献'元日工造',\"她指尖划过\"鲁直车老陶瓷\"的字样,\"鲁直的车、老陶的瓷、阿月的锦,皆列贡品——比往年只摆玉器鲜活,能看出百工的手温。\"

忽然,窗外\"嘭\"的一声,震得窗纸颤了颤,科研局的\"元日烟火\"试放了。

锦纸包的烟火炸开时,在空中织出\"百工万岁\"的锦纹,红的字、金的边,像天空写了封贺信,慢悠悠往下飘。

陈阿娇指着烟火笑,眼角眯成了线,\"这桑小娥,连烟火都要绣字,比谁都热闹,生怕别人忘了百工的好。\"

掌灯后的建章宫,烛火映着满案的锦缎,像铺了片晚霞。刘妧翻着桑小娥送来的《元日工造录》,纸页\"沙沙\"响,录末贴着秀儿画的\"元日锦幡图\"。

图中锦幡在雪中飘扬,水神的嘴角向上弯,旁边歪歪扭扭注着:\"锦幡上的水神跟我娘织的一样,不怕雪,风一吹还笑呢,像隔壁阿桂娘给糖吃时的样。\"

陈阿娇展开新制的\"元日御玺\",玺钮是锦缆缠绕的十二章纹,铜色温润,摸上去不冰手。

\"哀家让少府用'万国铜'铸的,\"她指尖绕着玺钮的锦缆纹,\"明日祭祖用——你看这缆纹,汉地的锦绳缠波斯的铜环,像把百国攥在一块儿,不松脱。\"

卫子夫捧着《元日庆典册》进来,册页边缘绣着小金花,碰一下就晃。

\"今日元日工坊完工灯彩万盏,\"她念着册页,声音清亮,\"爆竹千串,百国贡礼皆以锦盒盛放,连扶南的稻种都用阿月织的锦袋包着,就等明日祭祖了。\"

刘妧拿起\"元日御历\",在奏报上盖印,印泥落在御玺的锦缆纹间,像开了朵小红花。

\"明儿祭祖后,\"她忽然抬头,眼中闪着光,像落了星子,\"带母后出宫走走,看看百姓的元日——听说西市的锦市摆到了朱雀大街,灯彩比宫里的还密,挤得能踩着灯影走。\"

陈阿娇拨弄鬓边的\"元日锦花\",花片用罗马琉璃与汉地锦缎合制,在烛火下流转七彩,像碎了的彩虹。

\"好啊,\"她笑,指尖捏着片琉璃花瓣,\"也让哀家瞧瞧,百工的巧思,怎么把长安织成了一幅大锦,连风里都带着线香。\"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