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清宫秘史十二章 > 第290章 两次起义

第290章 两次起义(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云南河口起义】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4月,云南河口微风习习,

山茶花开得正艳,然而,平静的背后却暗藏危机。

孙中山自从镇南关起义失败后,悄悄把起义人马拉到了云南河口,他要搞把大的!

越南河内的一间侨民会馆内,会馆里陈设简朴,八仙桌旁堆着几份地图,

墙角煤油灯昏黄的光,映着墙上“驱除鞑虏”的标语。

孙中山正俯身细看滇越边境地形图,黄明堂风尘仆仆地掀帘而入,带进来一股南国湿热的气息。

“明堂,你来得正好,”

孙中山起身,随手递给他一个凤梨,“明堂,你看攻取河口,胜算几何?”

黄明堂往前一步:“先生,河口这处,依我看是天赐之机。

它是滇越铁路要冲,清军防备看似严密,实则驻军多是新募之兵,军纪涣散,

不少人早对清廷不满,稍加策反便能动摇。”

“我们队伍目前有多少?”

“600人,”

明堂接着解释道:“人少不是问题,只要开战,我已经提前派人在清军大营策反了一批新军,”

孙中山点头称是。

明堂又道:“我军可从越境潜进,出其不意。

且当地山民久受压迫,素来拥护我们,届时里应外合,

拿下河口,既能断清军补给,又能以此为基,直逼昆明——这步棋,您觉得如何?”

孙中山频频颔首,好,就依你计……

黄明堂,广西钦州人,作为主要指挥者之一,其出身绿林,三合会的统领,后加入同盟会,任镇南关总督。

1908年4月30日凌晨,黄明堂受孙中山委派,率领二百余名义军从越南边界渡河,向河口发起进攻。

清军防营部分士兵,早就对清廷不满,阵前起义响应,“我们也反了!”队伍一下子扩大到600多人,

革命军顺利攻占河口,击毙河口副督王镇邦,缴获大量武器弹药。

黄明堂以“中华国民军南军都督”名义发布安民告示,稳定当地秩序。

另一起义军指挥关仁甫,率四百名义军向左进军曼耗,意图夺取蒙自,

其士气正隆,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克巴河、田防、安定、新街、万河等地。

副指挥王和顺也率义军成功占领南溪,形势一片大好。

“……”

起义消息震惊知府,电传清云贵总督锡良,“速派兵剿匪!”

锡良大为震惊,稍后他冷静开始排兵布阵,

一面紧急调署蒙自清军南下救援,一面频繁向清廷发电报告急。

孙中山审时度势,“起义军确实逐渐壮大,可都是些新军反水的,不好指挥,一盘散沙……”

“新军多来自湖南,克强是湖南人,何不……?”

于是孙中山派黄兴为云南国民军总司令,赶赴前线督师。

5月7日,黄兴奉命前往河口,督促黄明堂沿滇越铁路进攻昆明。

然而黄明堂担心粮食供应不足,犹豫说道,“克强,不是我不听指挥,军中粮食已经断顿,现在深入敌后,我怕……”

“革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你不去!我去!”

黄兴是暴脾气,见不得老黄犹犹豫豫。

他亲自率领一军前往,却如老黄的担心,在中途,队伍因粮食不够吃,这些反水的清军士兵一哄而散,

黄兴带着十几名士兵,垂头丧气返回了河内,打算召集钦州起义人员,重新组队奔赴前线。

5月11日,形势突变,黄兴行至老街时,被越南法国殖民当局扣押并驱逐出境。

此后,法国殖民当局应清政府要求,封锁中越边关,禁止起义人员及粮械进入云南,

这使河口革命军陷入孤立无援的艰难困境。

清军在集结兵力后,对革命军发起猛烈围攻。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