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上书虽然以失败告终。
但康有为并没有放弃,他开始想尽办法扩大变法的影响力。
他先是办起了报纸,在报纸上,大力宣扬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文化,
同时,还发行了许多介绍日本维新变法成功的书籍。
他想以此告诉朝中官员,变法,才是大清的出路。
康有为四处奔走,联合志同道合之士,成立了强学会。
他的这些外围工作,最终取得了效果,光绪开始关注康、梁等人。
也通过老师翁同龢看到了他们的一些进步书籍。
在这一年的夏天,光绪召见了康有为。
君臣对话很直接,没有半句废话,都是大忙人,可以理解。
“康先生,你屡次上书言变法之事,今日可将肺腑之言尽说。”
光绪很想听听康有为心里话。
“回陛下,国势危殆至此,非变法不能救。臣以为,当以日本明治维新为标本——”
“日本?”光绪眉峰微动。
“陛下明鉴!”康有为上前一步,朗声道,“日本之强,在废旧制、兴新学。我朝积弊,首在八旗特权——
“弊端?快快讲来!”光绪着急问道。
“陛下,数百年来,旗人不事生产,全靠国库供养,此弊不除,何以强国?”
光绪沉默片刻,想起内务府每年为旗人耗费的钱粮,轻轻点头:“卿言有理,那冗官呢?”
“朝廷各部,官员尸位素餐者多如牛毛。”
康有为语气加重,“如詹事府、太仆寺等,早已无事可办,却仍养着大批官员。
当裁撤冗余衙门,淘汰庸碌之辈,将省下的钱粮用于强军、办学,才是正途。”
翁同龢在旁插言:“康先生,科举取士,沿用千年,若要废除,恐动摇天下读书人之心啊。”
“太傅此言差矣!”
康有为转向翁同龢,“八股文束缚思想,考出的多是只会空谈的腐儒,哪有能经世致用的人才?
当废科举,广设新式学堂,教授西学——算学、格致、外语、兵法,
如此才能培养出能救国的新人才。
日本就是这么干的,短短数十年,便有了自己的工程师、军官,我们为何不能?”
光绪听得眼中发亮,起身踱了几步:
“卿所言,皆是剜肉补疮的急策,也是强国的根本。只是……阻力定然不小。”
康有为躬身道:“变法哪有不流血的?陛下若有决心,臣愿效犬马之劳,
只要能让大清富强,臣万死不辞!”
光绪望着阶下慷慨陈词的康有为,坚定道:“好,朕信你。”
康有为再叩首,“多谢陛下信任。”
退出殿外时,他的衣袍已被汗水浸湿,眼中却难掩激动之色。
他知道,一场席卷天下的变革,就要从这一刻开始了。
随后,光绪帝宣布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