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340章 敦敦教诲

第340章 敦敦教诲(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却见许知远眉头微蹙,又点了点文中的几处段落:

“只是这竹子长得太快、太直了。你看这几处——言辞太过尖锐,就像刚冒头的新竹,虽锋利,却也容易折断,更容易伤人。”

林向安心里顿时一紧,平日里他就有这意识收敛,但仍被教训,锋芒太露。

但许知远并无责备之意,语气平静,像是陈述一个事实。

他放下册子,站起来走到窗台附近。

那边有一盆文竹,他掐下一小截太过挺拔的新芽,放在书案上。

“你看这文竹,要长得亭亭玉立、风姿雅致,就不能一味往上窜。

得在适当的时候掐去尖头,让它学会内敛,积蓄力道。

这样长出来的枝叶,才显得含蓄有度,风骨自然流露。”

他捻了捻那截嫩芽,语气淡然:

“文章也是一样。道理要正,风骨要硬,但表达上不妨含蓄些。把想说的藏一分、让三分,留些余地。”

说着,他从后面书堆里,翻找了一会,抽出一本薄册子,封面写着《东莱博议》。

“这是南宋吕祖谦的文章,”

许知远递过去,林向安恭敬地双手接过。

“词句不必学他,重点在于体会他如何引经据典、步步推进,

把犀利的观点包在层层论证与雍容气度里。

就像用上好的锦缎包着青铜,外表温润,内里坚韧。”

林向安闻言,神色一肃,拱手道:

“谢大人教诲,晚生受益良多。”

林向安平时写文,本就有意识压住锋芒。

但思想上终究不是土生土长的古人。

对一些现实问题虽知规矩,虽然面上遵守,但内心却嗤之以鼻。

因为太透彻,反而言语间过于犀利。

这原可以看作年少轻狂,本是才气的一种。

但在京城这个讲究分寸的地方,却容易惹祸。

在这个地方,理念是一回事,应试是另一回事。

若真想改变点什么,终究得一步步走上去才行。

而此刻他也看出来,许知远并不是那种一味讲清高、拘礼法的人。

他不光指出了问题,还愿意点拨一二。

这份诚意,林向安心里记下了。

许知远点点头,又提起朱笔,开始在册子上仔细批注,言辞简练,但句句击中要害。

批完后,他将二人各自的册子还了回去。

林向安翻至末页,看见那段朱批,心头一震:

文气如春江奔涌,沛然莫御,此才情可喜。

然江河入海,非一味湍急,贵在曲折涵容,终成其大。

愿君稍敛锋芒,化刚直为沉潜,则锦绣文章,指日可待。

这可是情真意切的指点,看得出其中的期待。

林向安抬眼望向许知远,只见他神色虽仍严肃,却不知为何,此刻看在眼里,却显得格外温和。

许知远靠回椅背,神情淡然,语气也随之缓了下来。

“你们两个,底子都不错,看得出来,平日是下过功夫的。”

他说得平和,既像是在点评,又像是在提醒:

“可真要走上仕途,光会写、写得好,还远远不够。

学问,不是为了好听,而是为了能解决问题。

书可以按章照搬,人却要懂得变通。

规矩要明白,但不能被规矩困住。”

说到这里,他的神色忽然多了一分惘然,似是话中有话。

仿佛并非只是在对他们说,也是在对自己感慨。

道理都明白,但终究宁愿选择不合时宜,甚至格格不入。

他不知眼前这两人,将来会走到哪一步。

但起码此刻,他不愿他们也踏上自己的老路。

既是无奈,更像是叮嘱。

屋中一时安静下来。

林向安与段昊初再次起身拱手,神色肃然,眼中多了几分敬意与沉思。

这场拜访,不虚此行。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