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如纱,缠在瀛州城的箭楼上,将三弓床弩的铁臂染成淡白。哈桑带着斥候队刚出城门,靴底就沾了一层湿露,踩在石板路上悄无声息。按昨日计划,他们要去辽军集结地外围侦查 —— 据归降辽兵供认,辽军主将萧挞凛已在瀛州以北三十里的狼山扎营,帐下骑兵约两千,还带着五架 “回回炮”(即配重式投石机,北宋史料载辽军常用此器械攻城)。
“放慢脚步,前面是辽军的斥堠线。” 哈桑压低声音,示意斥候们收起长枪,换成短刀。雾中隐约传来马蹄声,三名辽军斥候正沿着狼山脚下巡逻,腰间的铜铃随着动作轻响,那是辽军 “警戒铃”,一旦遇袭,铃声能传半里地。哈桑做了个合围手势,两名斥候绕到辽军身后,用浸过麻药的麻布捂住对方口鼻,其余人则迅速控制住马匹,整个过程不过两息,辽军斥候已软倒在地,连铜铃都没来得及晃动。
押着俘虏返回时,雾渐渐散了些,阳光穿透云层,在狼山的岩石上投下斑驳光点。“将军,萧挞凛的主营在狼山主峰下,” 被押的辽兵哆哆嗦嗦地指认方向,“回回炮架在营寨两侧,炮石堆有半人高,看规模,明日可能就要攻城。” 哈桑摸出羊皮图,用炭笔在 “狼山主峰” 旁画了个红圈,又标注 “回回炮五架,炮石约两千斤”—— 这些数据得尽快报给王晏之,让张三师傅提前准备防御。
瀛州城内的议事厅里,王晏之正对着沙盘踱步。沙盘上,瀛州城、狼山、西中南三堡的位置清晰可见,用陶土捏成的辽军大营与宋军据点遥遥相对。宝儿站在一旁,手里捧着刚誊抄好的《防御部署图》,图上用不同颜色标注着兵力:北堡驻兵五百,配投石机三架;南堡驻兵四百,重点防守护城河;西堡驻兵三百,作为机动支援;瀛州城内留兵一千,其中两百人专门操作三弓床弩。
“大人,哈桑将军回来了。” 亲随的通报声刚落,哈桑就掀帘而入,将侦查到的情报和羊皮图递上。王晏之看着图上的 “回回炮” 标注,眉头微蹙:“辽军的回回炮射程比咱们的投石机远,得在城外加设‘拦石障’—— 用槐木搭成三层方格架,中间填夯土,能挡三十斤以下的炮石。” 他转头对宝儿说,“立刻让张三师傅带工匠去城西、城北搭建,务必在今日午时前完工。”
话音刚落,门外突然传来马蹄声,一名禁军快骑翻身下马,手里举着明黄色的卷轴,高声喊道:“圣旨到!王晏之、赵德明接旨!” 王晏之和赵德明赶紧整理衣冠,率领众人在厅前跪拜,晨阳的光落在圣旨上,金线绣的龙纹格外醒目。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瀛州战事,关乎北伐根基。今准王晏之所奏,采‘守中带攻’之策 —— 先固城防,挫辽军锐气,待其粮尽,再以三堡为犄角,夹击敌营。特拨河北路禁军一千驰援,由杨继忠统领,三日后抵达。另赐‘神臂弓’五十张,火药包两百个,以助防务。钦此。”
宣旨官读完,王晏之与赵德明齐声接旨:“臣,谢主隆恩!” 起身时,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松快 —— 朝廷最终采纳了 “稳守待援” 的方案,既避免了贸然出击的风险,又有禁军和新式武器支援,瀛州的防御更有把握了。
午间的日头正烈,晒得城西的夯土发烫。张三带着工匠和归降辽兵,正忙着搭建拦石障。槐木是昨日从濠州运来的,每根都有碗口粗,工匠们用榫卯将槐木拼接成方格,民夫们则往格子里填夯土,夯土中还混了石灰和糯米汁 —— 北宋《营造法式》记载,“石灰糯米汁夯土” 的硬度堪比砖石,能有效抵御炮石冲击。
“张师傅,这拦石障能挡住辽军的回回炮吗?” 一名年轻工匠擦着汗问道。张三蹲下身,用锤子敲了敲刚填好的夯土,声音沉闷:“辽军的回回炮最多抛四十斤的炮石,这三层方格架加夯土,能把力道卸去七成,就算砸中,也穿不透城防。” 他指着不远处的三弓床弩,“等杨将军的禁军到了,咱们再把神臂弓架在箭楼上,辽军的回回炮根本靠近不了。”
归降的辽兵铁匠阿古拉正帮着打磨槐木接口,他以前在辽营里就负责修回回炮,对这类器械了如指掌:“张师傅,辽军的回回炮有个缺点,装石慢,每半个时辰才能发一次。咱们可以趁他们装石的时候,用投石机反击,砸他们的炮架。” 张三眼睛一亮,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主意!回头我跟哈桑将军说,给你记一功。”
瀛州的练兵场上,李二郎正带着士兵们演练 “神臂弓战术”。神臂弓是北宋禁军的制式武器,射程可达三百步,能穿透两层皮甲,比普通弓箭威力大得多。士兵们排成三列,第一列射击,第二列装箭,第三列待命,循环往复,箭雨能持续不断。“注意瞄准!辽军骑兵冲锋时,要射马腿,别射人!” 李二郎拿着教鞭,纠正士兵的姿势 —— 骑兵失去马匹,战斗力会锐减,这是他从多次抗辽战斗中总结的经验。
赵德明站在练兵场旁,看着士兵们的演练,不时点头。自御旨到达后,他对王晏之的疑虑又少了几分 —— 从防御工事搭建到武器训练,王晏之的部署都紧扣 “实用”,没有半点虚功。“王大人,杨将军的禁军三日后抵达,咱们要不要在城外设个接应点?” 赵德明问道。王晏之点头:“已让西堡预留两百石粮草,接应点就设在西堡以北的十里亭,派五十名斥候昼夜值守,防止辽军偷袭援军。”
傍晚的风渐渐起了,吹得城墙上的 “宋” 字旗猎猎作响。王阿福赶着牛车,载着从泗州运来的 “耐盐禾军饼” 和草药,刚到城门就被士兵拦住 —— 按新的防御规矩,所有进城车辆都要检查,防止辽军细作混入。“阿福,这次带了多少军饼?” 守城士兵笑着问道,他认识王阿福,知道每次来都有 “好东西”。王晏之跳下车,掀开帆布,露出整齐码放的陶瓮:“李师傅说,这军饼加了野慈姑粉,比以前更耐饿,还有这些草药,是专治刀伤的,张三师傅特意要的。”
守城士兵检查完,放行时突然指向远处:“你看,那是辽军的炊烟!” 王阿福顺着方向望去,狼山方向果然飘起几缕黑烟,比昨日多了一倍。“看来辽军是在准备攻城物资,” 王阿福心里一紧,赶紧赶着牛车往粮仓走 —— 这些军饼得尽快入库,说不定明天就要派上用场。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