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宫墙巍峨。林淡随着御前太监夏守忠的脚步,穿行在肃穆的宫道之上。青石板路映着初升的朝阳,两旁金瓦红墙沉默地矗立,唯有靴履踏地的轻响和远处隐约的钟鸣,更衬得这皇城深苑庄重无比。目的地毫无悬念,依旧是那象征着帝国最高权柄的核心——紫宸宫。
踏入殿门,熟悉的檀香气息混合着一种无形的威压扑面而来。殿内陈设恢弘,雕梁画栋,御座高踞其上。当今圣上身着明黄常服,端坐于九龙金椅之中,目光深邃,不怒自威。
殿下肃立的,皆是林淡熟识的面孔:忠顺王爷神色沉静,萧承炯挺拔如松,萧承煊虽站得随意,眼神却透着机敏,沈景明、刘冕、安答几位重臣亦是垂手恭立,气氛凝重而肃然。
林淡不敢怠慢,趋步上前,依着礼制深深一揖:“臣林淡,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清朗,回荡在空旷的大殿里。
“平身。”皇帝的声音带着惯常的威严,却也透着一丝难得的温和。
“谢陛下。”林淡起身,垂手侍立一旁,眼观鼻鼻观心,静待圣谕。
皇帝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下诸臣,最终落在了萧承炯身上,开口道:“此次盐运一案,牵连甚广,幸得众位爱卿戮力同心,不畏艰险,方能拨乱反正,肃清积弊。功在社稷,朕心甚慰。”他顿了顿,清晰地点名:“萧承炯。”
“臣在。”萧承炯立刻上前一步,躬身应道,姿态沉稳。
“工部右侍郎之位,自前任涉案流放后,一直虚悬。你此番立下大功,回京述职,朕意已决,着你即日补任工部右侍郎,望你勤勉任事,不负朕望。”
“臣遵旨!叩谢陛下隆恩!”萧承炯声音沉稳有力,叩首谢恩。他面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显然在回京的舟船上,早已与父亲忠顺王爷推演过圣意。前任工部左侍郎因盐案落马,右侍郎顺理成章擢升左职,这空出的右侍郎之位,由他这位立下功劳的宗室子弟顶上,正是最稳妥的安排。皇帝此举,既酬其功,亦显平衡之道。
皇帝微微颔首,目光随即转向了那个总是带着几分玩世不恭身影:“萧承煊。”
“臣在!”萧承煊反应极快,立刻站直了身体,脸上那惯常的惫懒神色也收敛了几分。
皇帝看着他,嘴角似乎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北镇府司镇府使一职,关系京畿安危,朕擢升你为此职。”此言一出,殿中数道目光都聚焦在萧承煊身上。北镇府司镇府使,掌京城缉捕、侦讯、治安之权,位高权重,责任重大。皇帝将此职交给这位素有“纨绔”之名的宗室子弟,用意不言自明。
皇帝仿佛没看到众人的反应,继续道:“朕听闻,朕给你的‘隐六’,做事颇为得力,与你配合默契。既如此,就升他做个千户吧。你既已赐他名‘引路’,便着人去户籍所为他正经办个户籍,日后行走也更方便些。”皇帝语气轻松,仿佛在谈论一件家常小事。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