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 > 第308章 助天降甘霖(上)

第308章 助天降甘霖(上)(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第二日清晨,露水尚未散尽,李明衍便召集众人开始布置。

\"吕由,\"他摊开一张详细的图纸,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符号和数据。

\"你带领百姓去松林。记住,要选择树龄在二十年以上的老松,砍伐后立即剥皮,将松木劈成臂粗细的木条。\"

吕由仔细看着图纸:\"主公,这是要...\"

\"制造草木灰。\"李明衍解释道,\"但不是普通的草木灰。松木燃烧后的灰烬特别细腻,而且含有特殊成分。燃烧时要控制火候——先用大火点燃,待木材充分燃烧后改为中火,最后用小火慢慢煅烧,直到只剩下雪白的灰烬。\"

他又取出另一张图。

\"燃烧场地要选在上风处,挖出三个大坑,每个坑深三尺、宽五尺。坑底铺上青石板,防止灰烬渗入土中。\"

吕由恭敬记下每一个细节。他深知这些看似繁琐的要求必有深意。

\"还有,\"李明衍继续道,\"找到镇上的古盐井,让长老派人取盐。不要表层的粗盐,要井底的细盐。取回后还要研磨——用石磨反复研磨,直到细如面粉,手指捻之无颗粒感为止。\"

安排完吕由,李明衍又转向子它:\"你的任务更重。看这里——\"

他展开另一幅更加复杂的图纸,上面画着一个奇特的装置。

底座是三根粗大的原木搭成的三角架,中间是一根可以活动的长臂,臂端有个皮兜。

\"这是投石机的简化版。\"李明衍指着各个部件详细讲解,\"关键在于这个支点的位置。太靠前,投射距离不够;太靠后,力量又会分散。根据我的计算,支点应该在长臂的三分之一处。\"

子它认真听着,不时提问:\"这个皮兜用什么材料?\"

\"用三层牛皮缝制,中间夹上丝绵,既结实又有弹性。\"李明衍答道。

\"还有这个配重——要用铁块,总重量不少于三百斤。记住,宁重勿轻。\"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部分。

李明衍让人搬来一捆青竹,都是碗口粗细的毛竹。

他亲自示范,将竹子锯成一尺长的竹筒,一端保留竹节封底,另一端敞开。

\"看仔细了。\"他将研磨好的细盐和草木灰按照特定比例混合,\"七分灰、三分盐,充分搅拌均匀。\"

混合物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灰白色,质地极其细腻。

\"装填时要压实,但不能太紧。\"李明衍边说边演示。

用一根细竹棍将混合物一点点压入竹筒,\"装到八分满即可,上面留出空间。\"

最后,他用融化的松脂将竹筒封口,外面再裹上一层油纸。

\"这样一枚'雨弹'就做好了。\"他掂了掂分量,\"不轻不重,正好两手合握。\"

吕由和子它面面相觑,都看不懂这小小的竹筒能有什么神奇功效。

但李明衍没有解释,只是吩咐道:\"按照这个方法,三日内要制作五百枚。记住,每一枚都要一模一样,不可有丝毫差池。\"

安排完这些,李明衍又让长老发动百姓,搜集铜镜和大鼓。

\"铜镜不论大小,但必须光亮如新。若是生锈的,要用细沙打磨,直到能清晰照出人影。\"他特别强调,

\"大鼓要选牛皮鼓,鼓面越大越好,最好是祭祀用的那种。\"

整个渡口都动了起来。

松林中,上百个壮汉挥汗如雨地砍伐、劈柴。

吕由亲自监督,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要求。

当第一批松木开始燃烧时,青烟直上云霄,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松香味。

盐井旁,妇女们排成长队,小心翼翼地从深井中汲取卤水。

这些卤水要经过反复煎煮、过滤、结晶,才能得到纯净的细盐。

然后是无休止的研磨——石磨吱呀作响,雪白的盐粉如霜雪般洒落。

城外的空地上,子它带领工匠们搭建投石机。

选木、削皮、打磨、组装,每一个步骤都马虎不得。

当第一架投石机成型时,子它亲自试射——一块石头呼啸着飞向天空,足足飞出三百步才落地。

\"好!\"围观的百姓爆发出欢呼。

制作\"雨弹\"的工坊里更是热火朝天。

百姓们们按照李明衍的方法,一丝不苟地切竹、装填、封口。

起初动作还有些生疏,但很快就熟练起来。

一枚接一枚的竹筒整齐地码放在架子上,如同等待出征的士兵。

与此同时,各家各户纷纷献出铜镜。

有的是祖传的宝物,有的是新婚的嫁妆,但听说是仙人的要求,都毫不犹豫地拿了出来。

这些铜镜大小不一、样式各异,但经过打磨后都光可鉴人。

大鼓的收集倒是费了些周折。

渡口虽大,但真正的牛皮大鼓却不多。

最后还是长老亲自出面,调用了七面祭祀用的巨鼓,每面都有磨盘大小。

到了第三日傍晚,所有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李明衍亲自检查每一样物品。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