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绣骨贞心 > 第二十六章 蹊跷

第二十六章 蹊跷(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又做噩梦了。

她在枕头下摸出北斗七星纹,紧紧捧在手心里。

承瑾坐起身,掀开轻纱帐子,夜里残留的寒意顺着窗缝钻进来,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她身上的外伤已基本痊愈,起身时脚踝传来钝痛,这是曾被官兵拖拽时,铁链在石板路上拖出的灼痛。揉了揉脚踝处,起床叠被,一气呵成。

窗棂缝隙渗进的天光泛着冷白,她望着梁上悬着的水珠啪嗒坠落,自三月以来,酣畅的春雨时常是夜半来,清早走。

铜镜蒙着层薄薄的水雾,倒映出她眼下淡淡的青影。

铜盆里的井水泛着光,承瑾将帕子浸入水中,凉意从指尖蔓延至全身。她轻拧帕子,水珠簌簌落入盆中,荡开细小的涟漪。

把湿布覆在脸上时,恍惚中,两个俏皮可爱的妹妹立在铜盆边,两双藕节似的小手“哗啦”扎进盆里。

小姐妹俩便同时缩着脖子“呀”地尖叫,可眨眼又咯咯笑着搅起水花。水珠溅在她们圆扑扑的脸蛋上,冻得鼻尖发红,却仍不住用沾着冷水的指尖互点眉心,看那水珠子顺着额头滑进衣领,惊得彼此抱作一团,银铃般的笑声震落了檐角的雨珠……

承瑾明知这是臆想,她依然放下帕子伸手,欲要搂住两个小人儿。

心痛,痛到无法呼吸。

她长吸一口气,从妆奁里取出一截粗短的木梳。发丝缠在梳齿间,轻轻一扯,便带下几根头发。

汴梁城的风沙混着战火的烟尘,早已将她原本柔顺的青丝变得干枯毛糙。

梳好发髻,她照例用丁婶给的那根绿绳系住,祖母送给她的珍珠步摇丢失了。

她记得珍珠步摇是与那件深紫色狐裘一起,大概率是被官兵拿走了。

案上的陶罐里盛着她自制的面脂,用杏仁与蜂蜜熬制,散发着淡淡的甜香。承瑾用指尖蘸了些,轻轻抹在脸颊和唇上。这点香气很快被窗外飘来的焦糊味掩盖——不知又是哪处民宅在战火中化为灰烬。

漱口时,她对着铜盆里的水仔细端详自己的面容。镜子里的女子眼尾多了几分警惕,曾经专注刺绣时的温柔神色,如今被惶惑不安和仇恨取代,被思念取代。

晨光终于穿透窗纸,在地上投下细长的影子,承瑾望着盆中的水,将帕子最后一次浸入水中,拧干,叠好。

新的一天,她收拾好心情,提着装满绣品的竹篮,为了碎银几两,为了她的计划,又要在这风雨飘摇的汴梁城里小心翼翼地开始了。

她推开吱呀一声响的木窗,青梧苑的回廊蒙着层薄雾。芭蕉叶上的雨珠簌簌滚落,在积水中砸出细小涟漪,空气中浮动着泥土的腥气。

她望了一眼天边渐渐明亮的鱼肚白,在心底默默祈祷今天能多卖些钱。

她抱紧怀中装着绣品的竹篮,匆匆关上门,没走两步,一脸疲乏的陆清晏叫住她。

“姜小娘子又要出去?”

“这汴京局势不稳,能不出门就不出去。”陆清晏眼眸子看着承瑾。

承瑾是明白人,“先生既然这样说了,妾身不去就是。”她收住眼底淡淡的失落,钻进绣房。

陆清晏随承瑾进入绣房,绣架上挂着新绣的团扇,扇面上是一幅《寒江独钓图》,渔翁蓑衣上的每一根丝线都仿佛在寒风中轻轻颤动。

承瑾放下竹篮,陆清晏将手中的一件用帕子包裹的东西放在绣架旁。

“这是你的,你查看一下。”

“这是什么?”承瑾讷闷道。

她打开帕子,眼睛瞬间泛光,“妾身……噢,妾身以为……以为再也找不回它……”她激动地有些语无伦次,是惊喜,失而复得的欣慰。

她像个孩子一样开心又激动,这是她祖母送给她的珍珠步摇,她以为再也不会找到的一件饰物,却是陆清晏拿给她的。

“先生,这是从哪来的?”承瑾询问道,“先生怎知道是妾身的?”

“从哪来的不重要。”陆清晏淡淡的,“见你戴过。”

说完便离开。

显然,口风很紧,哪怕是说,这是捡来的,承瑾都会信。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