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穿着黑色,蓝色等深色的棉袄,在微凉的天光中,像一群蚂蚁,从小巷汇入人头攒动的中山北路。
陈嘉跟在周有粮身后,时不时扭头看向街道两旁。
大街上,到处都是拖家带口逃难的老百姓,街边,贴满了宣传标语。
宣传标语写的硬邦邦的,把普通老百姓糊弄的一愣一愣的,谁也不知道,政府高层,早就打定主意撤离南京。
南京城,是守不住的。
他们不仅不组织百姓撤离,还要赶走所有官船,烧掉所有民船。
他们不仅不宣传日军的残暴,还要信誓旦旦的承诺,首都很安全。
被撵到弯弯倒,他们真的不亏!
走过一个岔路口,玉莲捧着七个多月的肚子,艰难的跟上丈夫。
她喘气声很重,小满听到了,朝周有粮大声地说:“爹,从这到下关,要走十里路哩,玉莲肚子大,走不了那么多路。”
周有粮回头看了一眼玉莲,放下肩上的扁担,四处张望。
入眼可见之处,全是靠两条腿行走的老百姓,没瞅见一辆黄包车。
他踮起脚,睁着眼张望,看来看去,总算在后面的人群中发现一辆驴车。
逆流而下,走过去,周有粮露出讨好的笑脸:“老哥儿,我儿媳妇身子笨,走不了路,能不能借您家驴车坐一坐。”
他边说边从贴身的口袋里摸钱:“您放心,不白坐。”
赶车的老哥神情淡定道:“拉人可以,十块大洋。”
“啥?”周有粮因为太过激动而破音。
“叫什么叫?”老哥不悦的瞪他一眼:“现在一辆黄包车,五里路就要十块大洋,我可没多收你的。”
周有粮心疼不已,但如今逃命要紧,也顾不上这么多了,一咬牙,掏了十块大洋。
坐上驴车,玉莲好受了些,颇有闲心的打量拥挤的人群。
她眯着眼,看到挤在人群中的陈嘉,好心的喊道:“阿妹,过来,来嫂子这儿来。”
陈嘉走过去,“阿嫂,怎么了?”
玉莲说:“你个子小小的,我怕你被人挤倒了,这么多人,要是倒下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说完,她从怀里摸出几块大洋,递给赶车的老哥,“伯伯,我妹子人小,让她搭下车吧!”
老哥接过钱,点了点头。
陈嘉手脚并用的爬上车,冲玉莲笑了笑:“谢谢阿嫂。”
坐在驴车上,她吐了口气,看向四周逃难的人群。
小穗和爱英互相搀扶着走,阿华背上绑着一个盖着盖子的箩筐。
盖子时不时被脑袋顶开,露出阿盈秀气的眉眼,她的两只眼睛极有灵气,咕噜噜的看向人群。
逃离南京的人很多,和他们一样穿着深色的棉袄,脸上的表情麻木茫然。
低垂着脑袋,机械的摆动两条腿,去寻找生的希望。
可他们注定是要失望的。
升平巷的街坊们亦是。
码头上挤满了神色慌张的百姓,痴痴的望向江面。
宽阔的江面,只看得见雾气,半条船的影子也没有。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