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道藏辑要 > 通玄眞经卷之五璧五

通玄眞经卷之五璧五(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默希子注

道德此篇上问道德下反礼智虽前\/篇具明今更起问以其玄与故

宜精审将成後\/学悟道之由

文子问道老子曰学问不精听道不深非学\/不知

非精\/不达凡听者将以达智也将以成行也将以

致功名也疑则有问听则须审亦犹撞钟声\/不虚应必将有益以致功名也

不精不明不深不达故上学以神听玄览\/无遗中

学以心听或存\/或亡下学以耳听瞥若\/风过以耳听者

学在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肉以神听者学

在骨髓故听之不深即知之不明知之不明

即不能尽其精不能尽其精即行之不成道\/德

高妙如见明了\/则功业可就也凡听之理虚心清静损气无

盛无思无虑目无忘视耳无苟听专精积蓄

内意盈并既以得之必固守之必长乆之此\/爲

神听之法悟道之由既以得之必\/能守之善听不忘善抱不脱也夫道者原

産有始欲听其理\/必先明本始於柔弱成於刚强始於

短寡成於衆长十围之木始於把百仞之台

始於下此天之道也自无生有从微至着\/天道常然况於人乎圣

人法之卑者所以自下也退者所以自後也

俭者所以自小也损者所以自少也卑则尊

退则先俭则广损则大此天道所成也凡人\/多自

尊而卑人故失人之所尊圣人後己而先人\/故得人之所先是知忤物则群情莫应顺天

则乐推而\/不猒也夫道者德之元天之根福之门万

物待之而生待之而成待之而宁道爲生化\/之主德爲

畜养之资群物之根莫不待而\/生百福之门莫不由而出也夫道无爲无

形无爲而万物生\/无形而万物化内以修身外以治人功成

事立与天爲邻无爲而无不爲修身治人无\/爲无形与天

爲邻与道俱?合乎\/无爲而无不宁也莫知其情莫知其眞其

中有信虽非情可察非眞可识\/然窈?之中信而有焉天子有道则

天下服长有社稷公侯有道则人民和睦不

失其国士庶有道则全其身保其亲上至天\/子下及

庶人皆宜守道安\/国睦民全身保亲强大有道不战而克小弱

有道不争而得举事有道功成得福君臣有

道则忠惠父子有道则慈孝士庶有道则相

爱故有道则和无道则苛由是观之道之於

人无所不宜也夫道者小行之小得福大行

之大得福尽行之天下服服则怀之有其所\/行皆原

其\/福故帝者天下之适也王者天下之往也天

下不适不往不可谓帝王言其无道民不归\/往虽处其位何能

乆\/乎故帝王不得人不能成国以人爲本\/本固邦宁也得人

失道亦不能守有人无道\/是谓空国夫失道者奢泰骄

佚慢倨矜傲见余自显自明执雄坚强作难

结怨爲兵主爲乱首小人行之身受大殃大

人行之国家灭亡浅及其身深及子孙夫罪

莫大於无道怨莫深於无德天道然也罪大\/怨深

有国者不得不亡有身者不得不\/死以其道丧德灭天亡之故也

老子曰夫行道者使人虽勇刺之不入虽巧

击之不中夫刺之不入击之不中而犹辱也

未若使人虽勇不敢刺虽巧不敢击夫不敢

者非无其意也未若使人无其意夫无其意

者未有爱利害之心也夫行道者勇刺不伤\/巧击不中虽曰无害

而已受辱於聋俗则爲神奇在至道谓之儿\/戏不若使彼不起刺击意我无爱利害之心

忘诡世之迹\/道亦全矣不若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懽

然皆欲爱利之若然者无地而爲君无官而

爲长天下莫不愿安利之庚桑尸羽俗孔丘\/称素王即其人也

故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勇於敢则死\/勇於不敢则

存\/也

文子问德向已知道今更问德兼之仁义次\/及礼智自非广问何能大通也

老子曰畜之养之遂之长之兼利无择与天

地合此之谓德畜之成之无爲无私泽滋\/万物合乎天地谓之至德何

谓仁曰爲上不矜其功爲下不羞其病於大

不矜於小不偷兼爱无私乆而不衰此之谓

仁也贵爲天子而不骄贱爲匹夫而不\/忧慈惠不偏博施济衆所谓仁也何谓

义曰爲上则辅弱爲下则守节达不肆意穷

不易操一度顺理不私枉挠此之谓义也扶\/倾

极溺固穷守节随\/宜顺理所谓义也何谓礼曰爲上则恭严爲

下则卑敬退让守柔爲天下雌立於不敢设

於不能此之谓礼也敬尊抚下卑己先物秉\/谦柔之德无怠傲之容

此之谓\/礼者也故修其德则下从令修其仁则下不

争修其义则下平正修其礼则下尊敬四者

既修国家安宁四者有亏以治人即\/败国以修身则丧生故物生

者道也长者德也爱者仁也正者义也敬者

礼也五者兼修\/天下无敌不畜不养不能遂长不慈不

爱不能成遂不正不匡不能乆长不敬不宠

不能贵重故德者民之所贵也仁者民之所

怀也义者民之所畏也礼者民之所敬也此

四者文之顺也圣人之所以御万物也备此\/四德

谓之圣人故能承\/顺天心摄御群类君子无德则下怨无仁则

下争无义则下暴无礼则下乱四经不立谓

之无道无道不忘者未之有也夫道既隐四\/经乗之文子

问其本末老子陈其得失若四者俱废怨\/暴所作争乱必兴所谓无道立见亡败也

老子曰至德之世贾便其市农乐其野大夫

安其职处士修其道人民乐其业非夫至德\/之化岂能

各安其分\/以乐其业是以风雨不毁折草木不夭死河

出图洛出书图谓龟负八卦书即洪范九畴\/惟德动天泽沾庶物此圣人至

治所\/致也及世之衰也赋歛无度杀戮无止刑谏

者杀贤士是以山崩川涸蠕动不息壄无百

蔬季世之君隳纲败纪诛贤任佞聚歛不时\/荒怠无厌逆气陵沴上达于天星辰乖殊

下应于地故山崩川竭人无聊生昆虫草\/木咸失其所唯爲人主者不可不儆也故

世治则愚者不得独乱正不\/容邪世乱则贤者不

能独治寡不\/胜衆圣人和愉宁静生也至德道行

命也故生遭命而後能行命得时而後能明

必有其世而後有其人遭时遇命得主有人\/高梧自然接灵凤尺

渎不能\/容巨鳞

文子问圣智问圣\/与智老子曰闻而知之圣也见

而知之智也故圣人常闻祸福所生而择其

道智者常见祸福成形而择其行见可而爲\/知难而止

圣人知天道吉凶故知祸福所生智者先见

成形故知祸福之门圣人知吉凶倚伏察其\/未形故治於未乱智者

知祸福相倾监於已\/兆故不游其门也闻未生圣也先见成形

智也无闻见者愚迷闻未生之事非圣如何\/睹已形之祸非智如何

无闻无见眞谓愚迷也己矣

老子曰君好义则信时而任己弃数而用惠

人生信一时之义不虑将来之患略\/大道之数矜巧惠之能非贤君也物博智

浅以浅赡博未之有也指杯爲海短绠汲\/深何以能济也独

任其智失必多矣独任多败\/询衆可允好智穷术也好

勇危亡之道也独眩所知必致穷屈\/专勇无料坐见危亡好与则

无定分上之分不定则下之望无止若多歛

则与民爲雠少取而多与其数无有故好与

来怨之道也凡有所与必先所取取则有穷\/与则有竭以有竭之物给无穷

之费亦难爲恒也而易彼与此一得一失况\/取非其道与非其当得者未喜失者爲仇是

以志人絶取舍之心守平\/和之分怨何从而生也由是观之财不足

任道术可因明矣观取与之分乃仇怨之府\/是以财不足以救时唯道

可以\/辅衆

文子问曰古之王者以道莅天下爲之奈何

问先王之道讽当时之主言今时\/之弊不及昔者之政将如之何也老子曰执

一无爲因天地与之变化天下大器也夫上\/古帝

王爲治非谓神奇唯法天地执一无\/爲与时消息大器者谓有天下也不可执

也不可爲也爲者败之执者失之神而无形\/不可执也

执者非也微而无状\/不可爲也爲者败之执一者见小也见小故

能成其大也唯一故能总衆以御物\/唯大故能见小而不遗无爲者

守静也守静能爲天下正动不逾分静不滞\/方此静之至也故

能爲天\/下正也处大满而不溢居高贵而无骄处大

不溢盈而不亏居上不骄高而不危盈而不

亏所以长守富也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

富贵不离其身禄及子孙古之王道具於此

矣夫理契无爲心符至道处大满而不溢履\/高位而不危泽濡品物德贻子孙昔者明

王皆守此道\/以化天下也

老子曰民有道所同行有法所同守义不能

相固威不能相必故立君以一之譌僻之俗\/浇薄之民

有道不守有法不一外饰於义以求誉内\/作其威以伏衆不立君长何以齐之也君

执一即治无常即乱一法不明万\/民失据也君道者非

所以有爲也所以无爲也智者不以德爲事

勇者不以力爲暴仁者不以位爲惠可谓一

矣不择逍而妄爲不冯位而\/济惠能全五者可谓一矣一也者无适之

道也万物之本也一者法也适者往也言君\/致法而治则万物皆归往

於君故无\/不适也君数易法国数易君法数变君数\/易是君无一

则民物劳弊天下不安君无恒法\/随时迁变固无恒主亦废与也人以其位

达其好憎下之任惧不可胜理凡爲君者宜\/镇以道德不

妄好憎恣其胸臆逾於赏罚不当则\/下吏斯惧惧则刑滥何可胜理也故君失

一其乱甚於无君也君必执一而後能群矣

天下所以戴君上者以君有道故也今国有\/君而无道是民无主虽有其主使奸臣窃柄

贤者受害微歛无厌民物\/劳苦故云甚於无君也

文子问曰王道有几老子曰一而已矣皇王\/之号

虽殊古今之\/道唯一也

文子曰古有以道王者有以兵王者何其一

也唐虞揖让汤武\/征伐其不一也曰以道王者德也以兵王

者亦德也道无升降时有浇淳理在变通义\/非胶柱故适时而举因资济物大

矣哉其谁知之且结绳而理用道以化者德\/也夷暴殄逆用兵而治亦德也动不逾正静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