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道藏辑要 > 通玄眞经卷之二璧二

通玄眞经卷之二璧二(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默希子注

精诚精者明也诚者信也诚者天之\/性也精者人之明也诚以志之

明以辩之非天下至诚安能尽人物\/之性合天地之德故曰不精不诚不

能动人斯\/之谓也

老子曰天致其高地致其厚日月照列星朗

阴阳和非有爲焉无爲所致\/非有欲也正其道而物自

然言君正其身民化如神\/不言之教莫之与邻也阴阳四时非生万

物也雨露时降非养草木也神明接阴阳和

万物生矣天地和泰神明交降非有心也\/四时不得不顺万物不得不生夫

道者藏精於内栖神於心静漠恬惔悦穆胸

中廓然无形寂然无声言圣人怀天心施德\/养道内韫精神外无

人物都无为\/眹岂有形声官府若无事朝廷若无人无苛\/政无

佞\/人无隐士无逸民朝廷皆忠烈\/岩野无遗贤无劳役无冤

刑使民以时\/用法无滥天下莫不仰上之德象主之?

絶国殊俗莫不重译而至君有其道人赖其\/德远被八表旁流

殊\/俗非家至而人见之也推其诚心施之天下

而已言致重译怀殊俗非人君一一自\/诣其家是诚心内发远人自至也故赏

善罚暴者正令也其所以能行者精诚也令

虽明不能独行必待精诚精明也诚信也非\/明与信莫能赏善

伐\/恶故总道以被民而民弗从者精诚弗至也

如禹伐有苗不伏然後退舞\/干羽而有苗格精诚至也

老子曰天设日眀列星辰张四时调阴阳日

以暴之夜以息之风以乾之雨露以濡之其

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万物长其杀物也莫

见其所丧而万物亡此谓神明天道潜运难\/可明言物之

生时也物之死时也生者至时不得不生死\/者至时不得不死即生者合生死者合死故

生者不谢於天死者不怨\/於道自然而已所谓神明是故圣人象之其

起福也不见其所以而福起其除祸也不见

其所由而祸除稽之不得察之不虚上言天\/法道此

言圣人法天天之有生杀由君之有赏罚起\/福谓用贤除祸谓去恶恶者不得不诛贤者

不得不进是贤者自进而非我进暴者自诛\/而非我诛故福非我起祸非我生莫知所由

不见\/其形日计不足岁计有余圣人不谋细日用\/似不足歳计乃有

余\/也寂然无声一言而大动天下是以天心动

化者也夫圣人其静也天下无声其动也万\/物归之故高宗三年不言言乃讙有

诸\/也故精诚内形气动於天景星见黄龙下凤

凰至醴泉出嘉谷生河不满溢海不波涌圣\/人

体道育物唯德动天内发於心上应於天故\/龙凤翔集河海清澄非无清诚曷能至此

逆天暴物即日月薄蚀五星失行四时相乗

昼?宵光山崩川涸冬雷夏霜天之与人有

以相通上明天之应以喜祥此明逆之致咎\/灾故知祸福无门唯人所召故天人

相通气类相\/感必不差也故国之殂亡也天文变世俗乱

虹蜺见万物有以相连精气有以相薄悖气\/胜灾

害以变物应之以凶是故圣人审知一身通\/乎万类兢兢业业不敢荒宁将上顺天心以

安黔首不\/敢悔慢也故神明之事不可以智巧爲也不

可以强力致也夫神明正直岂容巧僞非\/诚心莫应况强力能通哉故

大人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鬼神合灵

与四时合信唯大圣爲能体至道合天心故\/德无不傋明无不烛灵不虚应

信不逾时有能\/与斯可谓大哉怀天心抱地气执冲含和心\/气

相通天地交泰非\/体冲和岂至如此不下堂而行四海其唯\/神化变

忌习俗民化迁善若出诸己能以神化者也

夫圣人不以尊卑易己不以夷夏易情故不\/下堂而殊俗化不驰神而重译至德加乎人

若出诸\/己者

老子曰夫人道者全性保眞不亏其身夫人\/识道

体合天理在物无\/害於身不亏也遭急迫难精通乎天诚至\/无违

若乃未始出其宗者何爲而不成死生同域

不可胁凌未始出其宗者是心与道?身齐\/化物何往不适何爲不成死生己

泯安可\/胁凌也又况官天地府万物返造化含至和

而已未尝死者也道者法天象地含阴吐阳\/分布五材包罗万品独运

陶钧之上周行造化之\/表未尝有生孰云其死精诚形乎内而外喻

於人心此不传之道也此言内育精诚外\/感人物其可传乎圣

人在上怀道而不言泽及万民故不言之教

芒乎大哉君臣乖心倍谲见乎天神气相应

徴矣此谓不言之辩不道之道也至道无言\/玄功不宰

故君臣相保诵咏其德止达于天幽通\/于神不言之辩不道之道所能致也夫召

远者使无爲焉亲近者言无事焉言天之高\/远唯无爲

感之而应无事\/亲之则近也唯夜行者能有之夜行谓勤\/行如夜行

未迨所诣陪行不息所\/以精神内发上达于天故却走马以粪却者\/罢也

马者心也心如佚马难可控御人皆驰心远\/希名利以荣其身我则不然罢走其心保将

虚静以粪\/其身也车轨不接於远方之外是谓坐驰

陆沉不行而至谓之坐驰\/隐而不发谓之陆沉夫天道无私就也

无私去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夫天道无私\/有德者则就

无德则去观夫去彼取此涉於有私及乎舍\/恶亲善理合自然无欲则有余有欲则不赡

也\/已顺之者利逆之者凶唯无私无爲\/故无利无功是故以

智爲治者难以持国已释\/上经唯同乎大和而持

自然应者爲能有之唯全大和\/自然应之

老子曰夫道之与德若韦之与革远之即近

近之即疏稽之不得察之不虚夫韦革爲鼓\/击之则应道

德资身用之则行声应莫穷神化\/无极是考之不得察之不虚也是故圣人

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万物而不伤其心\/若镜

所监无遗不迎物而求照必恒照\/而应物物无逃像所遇何伤也其得之也

乃失之也其失之也乃得之也有得有失斯\/爲不实无得

无失斯\/爲眞一故通於大和者闇若酣醉而甘卧以

游其中若未始出其宗是谓大通夫抱道含\/和忘形遗

累如饮醇酎甘乐其中混\/然而同可谓大道者也此假不用能成其

用也此谓悟道以无生\/如因醉以忘形也

老子曰昔黄帝之治天下调日月之行治阴

阳之气节四时乆度正律历之数别男女明

上下使强不掩弱衆不暴寡民保命而不夭

歳时熟而不凶百官正而无上下调而无

尤法令明而不闇辅佐公而不阿田者让畔

道不拾遗市不预贾故於此时日月星辰不

失其行风雨时节五谷丰昌凤凰翔於庭麒

麟游於郊此黄帝以道治\/天下德化如是虚牺氏之王天下

也枕石寝绳杀秋约冬负方州抱员天阴阳

所拥沈滞不通者窍理之逆气戾物伤民厚

积者絶止之其民童蒙不知西东视瞑瞑行

蹎蹎侗然自得莫知其所由浮游泛然不知

所本自养不知所如往此明虙牺氏之\/治天下也如此当此

之时禽兽虫蛇无不怀其爪牙藏其螫毒功

揆天地虽含毒螫之情而无残害之\/心至德所加故能若此也至黄帝

要缪未\/详乎太祖之下然而不章其功不扬其

名隐眞人之道以从天地之固然何即道德

上通而智故消灭也太祖黄帝之先也其人\/朴其性野有功而不德

有名而不扬故曰隐眞人之道絶\/浮嚣之智因自然通於天地也

老子曰天不定日月无所载地不定草木无

所立身不宁是非无所形三才不宁万物失\/所若不习志专心

反听内视则眞人\/不见眞智不生也是故有眞人而後有眞智

其所持者不明何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与

所守不明何以知道\/是知者非不知道也积惠重货使万民欣欣

人乐其生者仁也举大功显令名体君臣正

上下明亲疏存危国继絶世立无後者义也

仁而建物义以存诚人无不怀\/事无不济此盖治世王霸之道闭九窍藏志

意弃聪明反无识芒然仿佯乎尘垢之外逍

遥乎无事之际含阴吐阳而与万物同和者

德也内?外顺藏精育眞\/无爲逍遥而外尘垢是故道散而爲德

德溢而爲仁义仁义立而道德废矣既散纯\/精空余

糟\/粕

老子曰神越者言华德荡者行僞至精芒乎

中而言行观乎外此不免以身役物也内溢\/至精

外生华藻心役\/於事身宁免害精有愁尽而行无穷极所守

不定而外淫於世俗之风内守不定则絶境\/致泥外驰不息则

常苦\/风波是故圣人内修道术而不外饰仁义知

九窍四肢之宜而游乎精神之和此圣人之

游也圣人内守眞?外应物宜故得\/精神之和而游乎无穷者也

老子曰若夫圣人之游也即动乎至虚游心

乎大无驰於方外行於无门听於无声视於

无形不拘於世不系於俗夫动乎至虚则无\/所不通游乎太无

则无所不有何门户之\/拘制岂视听之滑昏哉故圣人所以动天下

者眞人不过贤人所以矫世俗者圣人不观

夫眞圣异迹功业相县\/由祀不得庖各司其位夫人拘於世俗必形

系而神泄故不免於累未有居荣显不役精\/神既受其禄必忧其

事\/也使我可拘系者必其命有在外者矣既受\/羁系

则命不\/在我也

老子曰人主之思神不驰於胷中智不出於

四域怀其仁诚之心甘雨以时五谷蕃殖春

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终岁献贡夫有\/道之

主不劳神虑不炫智能而远方怀之故得\/上顺天心下因物宜万姓奉戴贡献不絶养

民以公威厉不诫法省不烦教化如神法寛

刑缓囹圄空虚天下一俗莫怀奸心此圣人

之恩也公而无私威而不猛法约刑缓人从\/其化可谓至神故万方攸同殊俗一

轨此圣人\/恩治天下夫上好取而无量即下贪功而无

让民贫苦而分争生事力劳而无功智诈萌

生盗贼滋彰上下相怨号令不行言上数者\/非圣人之

所治天下也若以\/此治即亡无日矣夫水浊者鱼噞政苛者民

乱上多欲即下多诈上烦扰即下不定上多

求即下交争不治其本而救之於末无以异

於凿渠而止水抱薪而救火执本以御末则\/功简而天下治

持未以求本则身劳而天下乱由\/决渠水溢益薪火炽莫能救也圣人事省

而治求寡而赡不施而仁不言而信不求而

得不爲而成怀自然保至眞抱道推诚天下

从之如响之应声影之像形所修者本也至\/圣

之理在乎简易则天下所宗如\/声应响影之像形莫不应也

老子曰精神越於外智虑荡於内者不能治

形神之所用者远则所遗者近求之非分恣\/之无猒内伤

精神外\/遗形体故不出於户以知天下不窥於牖以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