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一子陈显微述
九药篇药者杂治也\/凡三十一章
关尹子曰勿轻小事小隙沉舟勿轻小物小
虫毒身勿轻小人小人贼国能周小事然後
能成大事能积小物然後能成大物能善小
人然後能契大人天既无可必者人人又无
能必者事惟去事离人则我在我惟可即可
未有当繁简可当戒忍可当勤惰可勤惰一\/作动静
抱一子曰此一篇皆药石之言所以谓之
杂治也盖人之处世未能去事离人则应
事接物之际一动一止有吉凶悔吝存焉
圣人欲人避凶就吉免悔吝之虞故垂药
石之训使人服膺而对治之非大圣大智
其孰能如是哉且夫天既无可必者人人
又无能必者事其敢轻小人轻小物轻小
事哉孔子曰人心险於山川难於知天天
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
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岂可测哉世
之轻小人易小物忽小事而至於败国亡
家丧身失命者多矣故圣人谓能善小人
然後能契大人能积小物然後能成大物
能周小事然後能成大事无非自小以至
大自微以至着而不敢以其小人小物小
事而轻忽之也圣人之待小者且加之谨
况其大者乎天下之理未有当繁之事以
简能了者亦未有当戒之事可以强忍爲
之者亦未有当勤之事可以慵情成之者
故圣人於世惟可则可惟不可则不可故
於事无可无不可初何固必哉是知圣人
虽日应事物而不着事不着物而我在我
矣
关尹子曰智之极者知智果不足以周物故
愚辩之极者知辩果不足以喻物故讷勇之
极者知勇果不足以胜物故怯
抱一子曰天下之理争之则不足逊之则
不余圣人之大智若愚大辩若讷大勇若
怯者岂姑爲是伪行哉盖知夫智果不足
以周物故愚辩果不足以喻物故讷勇果
不足以胜物故怯耳传曰其愚不可及则
智不如愚十信九中不如一默则辩不如
讷柔能制刚弱能胜强则勇不如怯
关尹子曰天地万物无有一物是吾之物物
非我物不得不应我非我我不得不养虽应
物未尝有物虽养我未尝有我勿曰外物然
後外我勿曰外形然後外心道一而已不可
序进
抱一子曰善应物者无物善养我者无我
有物则不能应物有我则不能养我何则
物非我物我非我我才外物便是外我才
外我便是外心若作内观其心外观其形
远观其物则分心我物爲三未免序进也
道一而已直下便见不劳分别一空总空
何必序进哉
关尹子曰谛毫末者不见天地之大审小音
者不闻雷霆之声见大者亦不见小见迩者
亦不见远闻大者亦不闻小闻迩者亦不闻
远圣人无所见故能无不见无所闻故能无
不闻
抱一子曰人有所见则有所不见有所闻
则有所不闻非神有所限而精有所量也
用吾精神不得其道耳殊不知凡天地万
物之妙者皆吾之神凡天地万物之有者
皆吾之精夫如是则圣人无所见乃能无
所不见无所闻乃能无所不闻学者知之
乎
关尹子曰目之所见不知其几何或爱金或
爱玉是执一色爲目也耳之所闻不知其几
何或爱锺或爱鼓者是执一声爲耳也惟圣
人不慕之不拒之不处之
抱一子曰是章又释前章之?圣人虑学
者不知无所见无所闻爲大也姑以所见
所闻喻之如目之所见不知其几何色而
视其物者执某色以拘其见耳之所闻不
知其几何声而听某响者执其声以拘其
闻惟圣人则不慕彼之声色亦不拒彼之
形响惟不处吾之见闻则吾之见闻大矣
关尹子曰善今者可以行古善末者可以立
本
抱一子曰学者欲行古道必善今俗欲反
本源须知末务苟生於今之世而违今之
俗则害生矣只知有本源而不知有末务
则难立矣故圣人和光同尘以善今泛应
曲当以善末者乃所以爲行古道立本源
之地也欤
关尹子曰狡胜贼能捕贼勇胜虎能捕虎能
克己乃能成己能胜物乃能利物能忘道乃
能有道
抱一子曰贼以狡胜虎以勇胜固矣然则
己以何克哉己者我身也克者能胜也知
我身本何物则知所以克之之道矣学者
当观我本无己因七情六欲縁合而生欲
克我身先克情欲前章不云乎能制一情
者可以成德能忘一情者可以契道此圣
人成己之学也既能成己矣然後能利物
苟有一物存乎吾前则爲物胜矣焉能利
物哉既能成己又能利物可以造道矣然
则道可忘乎道未能忘焉能有道
关尹子曰函坚则物必毁之刚则折矣刀利
则物必摧之锐则挫矣威凤以难见爲神是
以圣人以深爲根走麝以遗香不捕是以圣
人以约爲纪
抱一子曰坚则毁矣锐则挫矣以深爲根
以约爲纪皆老子之言也关尹子复以函
刀凤麝以发明老子之?使学者尽守柔
取虚韬光无藏之理以曲全免咎而已岂
非药石之言乎
关尹子曰瓶有二窍水实之倒泻闭一则水
不下盖不昇则不降井虽千仞汲之水上盖
不降则不昇是以圣人不先物
抱一子曰圣人不敢爲天下先者乃所以
爲天地万物之先也何则天下之理不昇
则不降不後则不先不下则不高故老子
爲天下谿爲天下谷皆此意也以管取水
按上窍则水下留以瓶吸水中置火则水
逆上皆不昇则不降之理与闭窍汲井同
一理然则可昇可降者水也所以闭之汲
之火之按之者人也人之所以能使水之
昇降留逆者气也虽然天道好还持而盈
之不如其已况敢先物乎是尤圣人所大
戒也
关尹子曰人之有失虽己受害於已失之後
乆之窃议於未失之前惟其不恃己聪明而
兼人之聪明自然无我而兼天下之我终身
行之可以不失
抱一子曰使睿智聪明如虞舜犹不自恃
其聪明而舍己从人况余人乎殊不知不
恃己聪明而兼人之聪明易而能察人之
情伪而择其爲交际难噫知人知言之说
尧舜其犹病诸
关尹子曰古今之俗不同东西南北之俗又
不同至於一家一身之善又不同吾岂执一
豫格後世哉惟随时同俗先机後事捐忿塞
欲简物恕人权其轻重而爲之自然合神不
测契道无方
抱一子曰随时同俗先机後事捐忿塞欲
简物恕人是数者与孔子翼易随时同人
知几成务惩忿窒欲易简恕忠之言略同
而学者不知谓道家之学独尚无爲是则
将谓圣人执一豫格後世圣人何心哉古
今四方一家一身俗尚虽各不同而圣人
权其轻重而爲之制可从先进则先进可
拜下则拜下惟其无可无不可所以合神
不测契道无方也孔子不云乎窃比於我
老彭然则孔老之道其可以异观哉
关尹子曰有道交者有德交者有事交者道
交者父子也出於是非贤愚之外者故乆德
交则有贤愚是非矣故或合或离事交者合
则离
抱一子曰子华子与孔子相遇於途倾盖
终日欢如平生孔子顾弟子取束帛以赠
先生而子路疑之盖子华子者老子之弟
子程本也孔子一见倾盖如故此道交也
二子邂逅相遇目击道存岂若世俗之德
交利交有贤愚是非利害之分哉宜乎子
路之不识也噫安得如程子华孔仲尼邂
逅倾盖相忘於形骸之外哉
关尹子曰勿以拙陋曰道之质当乐敏捷勿
以愚暗曰道之晦当乐轻明勿以傲易曰道
之高当乐和同勿以汗漫曰道之广当乐要
急勿以幽忧曰道之寂当乐悦豫古人之言
学之多弊不可不救
抱一子曰古人之言教不止一端在当时
有禽滑厘宋饼尹文彭蒙田饼愼到墨翟
诸家之学今其言不传至盂子之时止有
杨墨二家之言则知禽宋尹彭田愼之言
至关尹仲尼之时已拒絶之矣敏捷者如
今之襌学问答所以尚口捷给也轻明者
如今之腾身踊跃习观之类也和同者如
西域教之六羣和合也要急者如今之参
一句话头以求顿悟也悦豫者如今之放
逸旷达逍遥自在也是数者虽非当时古
人之教而其事大率相类学之多弊亦不
可不救也
关尹子曰不可非世是己不可卑人尊己不
可以轻忽道己不可以讪谤德己不可以鄙
猥才己
抱一子曰非世者世亦非之祸也卑人者
人亦卑之辱也遇轻忽而能忍自以爲己
有道浅也遇讪谤而不辩自以爲己有德
骄也至於逢鄙猥之人自以爲己有才缪
也是五者皆学者之病也宜自药之
关尹子曰困天下之智者不在智而在愚穷
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
抱一子曰人之多智多辩者病也人之能
愚能讷者药也智不能困天下之智辩不
能穷天下之辩以智攻智以辩敌辩如以
火止火以水止水耳奚益哉昔南唐选博
学辩给之使使本朝我太祖选不识字至
愚至讷武夫对之使辩博之使拔无所施
即此道也
关尹子曰天不能冬莲春菊是以圣人不违
时地不能洛橘汶貉是以圣不违俗圣人不
能使手步足握是以圣人不违我所长圣人
不能使鱼飞禽驰是以圣人不违人所长夫
如是者可动可止可晦可明惟不可拘所以
爲道
抱一子曰天下道术或尚晦或尚明或尚
动或尚止皆自然之理也圣人观天之道
以时吾神之晦明察地之利以宜吾形之
动止近取诸身如此则远示之人亦莫不
然是则神宜明则明之神宜晦则晦之形
宜动则动之形宜静则止之耳吾之手不
能歩足不能握犹鱼不能飞禽不能驰也
天犹不可使冬莲春菊地犹不可使洛橘
汶貉而况违我所长乎而况违人所长乎
苟违其形神之所长而强爲之斯害也已
道安在哉
关尹子曰少言者不爲人所忌少行者不爲
人所短少智者不爲人所劳少能者不爲人
所役
抱一子曰多言则爲人所忌多行则爲人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