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道藏辑要 > 杂篇外物第二十六

杂篇外物第二十六(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欲规我以利而恒民畜我也安可长久城之大者莫大乎天

下尧舜汤武皆有天下而後世子孙今将何如有巢氏之民

不知衣服神农之世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耕食织衣无有相

害之心今子修文武之道矫言僞行以迷惑天下之主盗莫

大於子而乃谓我爲盗跖何耶世之所高莫若黄帝黄帝尙

无全德尧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汤放主武伐纣文王拘此六

子者其行甚可羞也夷齐饿鲍焦槁申徒狄沈介子推燔尾

生溺比干剖子胥抉若告我以人事者不此过矣天地无穷

人死有时操有限之时而托於无穷之闲何异骐骥之过隙

也??之所言皆吾之所弃也奚足论哉孔子趋走出门归到

鲁东门外柳下季曰跖得无逆汝意乎孔子曰??所谓无病

而自炙也疾走料虎头扁虎须几不免虎口哉子张问於满

苟得曰士惟修行则人信而任之不任则不利故名利皆假

物也独有一义眞尔若弃名利而反之於心则士几无行矣

满苟得曰藏垢纳污者富行孚於人者显无耻之人多爲名

利之魁如以旦昼之所爲反於日夜之所息则士又无心矣

子张曰以臧聚而比之桀纣则怍以宰相而比之孔?则辞

可见势爲天子未必贵也穷如匹夫未必贱也非以贵贱爲

贵贱乃以行之美恶爲贵贱也满苟得曰桓公小白田成子

常士论所不齿而士行则下之故书曰孰恶孰美成者爲首

不成者爲尾止论成败不论美恶也子张曰子不爲行必将

混疏戚紊贵贱乱长幼五纪六位将安所分辩乎满苟得曰

长子可杀母弟可流尧舜安在疏戚有伦也桀可放纣可杀

汤武安在贵戚有义也季子可适管叔可杀王季周公安在

长幼有序也儒饰辞?兼爱五纪六位安在有别也殉利殉

名虽清浊不同然舍其所当爲而爲其所不当爲则一而已

故曰无爲小人反殉乎天则易无爲君子从天之理则难若

枉若直自有天极若是若非自有圆机非独成而意者安能

与道徘徊无转而行无成而义乎自古忠信皆有祸患廉义

悉有害失况於士者规规於言行安能免其患也无足问於

知和曰名利二字夫谁能解之使去而子独无意於富贵岂

知限之抑力制之而终难忘之耶知和曰今夫有人於此中

无专主时有古今而我无古今分有是非我无是非和其光

同其尘止知有世俗之爲而体之若逸有不知心之悲喜迷

而不觉虽至贵爲天子犹有损身之患况其下乎无足曰富

之於人无往不利若究竟富之美处与势力至人让能圣人

逊通无勇力而勇力至无知谋而知谋集无懿德而懿德归

无君父之尊而有君父之威声色权势心不待学而乐焉欲

恶避就儿不待师而辨焉知和曰知者明其有余不足之分

内外之辨天下之至足莫足於我故不争天下之至无莫无

於我故不求不足故求之非求其在人惟求其在我所争在

四端而不自以爲贪有余故弃之非弃其在我诚弃其在人

虽捐天下而不自以爲廉故以贪廉之实而反监之凡傥来

之外物皆害性也古之人有辞天下而不受者善卷许由是

也无足曰如必苦肢体以爲高絶甘旨以养生则虽生犹死

也知和曰平爲福水平则不流有余爲害水满必溢也物莫

不然而财尤甚多聚者必多散也今富人穷其口耳之欲奢

於意而荒於业则性乱矣气失其和平之度逆於上而溺於

下则情苦矣纵其贪於财势之求溺於色而懑於气则形疾

矣闻知足者不辱聚财满於阿堵知利而不知避能贪而不

能舍不求辱而辱自至矣闻财行当如流水必欲积至於无

用念兹在兹释兹在兹知进而不知止无忧而戚忧必聚焉

广积招贼贿盛寇至居则严爲防衞行则盛爲仆御无畏而

惧畏必集焉凡此六者而能先觉犹可救也及其患至虽倾

宿昔之所积聚以利而易性此必不得之数也自古丧国丧

家亡身亡命之俦往往坐此弊也哀哉

一部南华专爲性命而作此旣以盗跖名篇吾以爲跖不得

盗之道也犹小盗也非大盗也阴符经云天地万物之盗万

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旣宜三才乃安故善爲盗者盗

天地阴阳之中气以爲人复盗先天祖一之炁以全生所谓

掘地寻天是也庄老岂见不出此而乃区区如和之所云而

已哉其爲战国策士之僞笔也又奚疑

杂篇说剑第三十

此篇卽非庄子所作亦战国时人文也汉儒无此笔力若爲庄老手笔必云天地闲有三尺之剑第一武夫之雄耳

有纯阳之剑非至人不能操也世人欲保全性命必自筑基炼己始其名曰铸剑剑成先斩自己妄念所谓魄灭则

魂昌也而道乃成

昔赵文王喜剑剑土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於前死伤

者??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音里患

之募左右曰孰能说音悦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

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

太子曰太子何以教周赐周千金太子曰闻夫子明圣谨奉千

金以币从者以此爲从者之奉天子弗受悝尙何敢言庄子曰闻太子

所欲用周者欲絶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音税大王而逆王意下

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尙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音税大王下

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

子曰诺周善爲剑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鬓谓不里其

头故鬓发皆突然而上垂冠束发之冠低垂於会撮也曼胡之缨缨粗无文理者短後之衣

衣短于後便作事也瞋目而语难瞋音甸勇士愤气积於心胸言不利王乃悦之今夫子

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

太子太子乃与见王王脱白刃待之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

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使太子先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

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

王大说音悦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爲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

利诱其进也後之以发先之以至鸷鸟将击其势必作也愿得试之王曰夫子

休就舍待命令设戏剑戏也请夫子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

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於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

敦剑治剑也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

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惟王所用请先言而後试王曰愿闻

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

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爲锋剑突也齐岱爲锷剑刃也晋魏爲脊剑中

厚处背也周宋爲镡剑口也韩魏爲铗剑把也包以四夷里以四时绕

以渤海带以常山剌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

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

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自燕谿齐岱以至勃海恒山喻天子之剑

以天下爲之自五行刑德以至下绝地纪喻神之无时无方也唯神人可以御神器故匡诸侯而天下服此天子

之剑也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

士爲锋以清廉士爲锷以贤良士爲脊以忠直士爲镡以豪杰

士爲铗诸侯以一国爲剑言士者民之望也智勇居先故爲锋清廉居次故爲锷贤良国之干故爲脊忠直国之纪故

爲镡豪杰所恃以行者故爲铗爲国者观其所以爲锋锷镡铗者合与否则器之利不利国之安危可知矣此剑

直之亦无前举之亦无上案之亦无下运之亦无旁上法圆天

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

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此诸侯

之剑也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窔鬓垂冠曼胡

之缨短後之衣瞋目而语难相击於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此

庶人之剑无异於鬬鸡一旦命已絶矣无所用於国事今大王

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爲大王薄之指赵文之所好而救其失有王

请大之意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三环其所上之食以示敬也庄

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於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

士皆服毙其处也

复圭子曰天地闲之武艺惟剑爲长技有有形之剑欧冶所

铸制以金水配以柔刚万里诛妖一电光也况吾身有无形

之剑系天地之根阴阳之骨乃吾身之眞金眞水煅炼而成

内斩三尸外灭百魔愚者以此剑杀其身眞人以此剑飞其

神何赵文王智不出此卽喜剑何爲哉门下有三千客止知

击剌之剑耳好之三年而国衰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

悦王之意止剑士者左右曰庄子当能乃以千金奉庄子与

使者俱往见太子太子曰吾王所见惟剑士也庄子曰请治

剑服治服三日太子乃与见王王曰子何能禁制曰臣之剑

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爲

剑者示之以虚不敢轻击剌也开之以利诱之使入也後之

以发迫而後动也先之以至令其应接不暇也愿得试之王

校剑士七日得五六人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

子曰臣有三剑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

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天下爲之非金非锡非铜非铁其锋

甚巨以燕谿石城爲之其锷甚锐以齐岱爲之其脊甚厚以

晋魏爲之其镡甚利以周宋爲之其铗甚壮以韩魏爲之非

四夷在外不能包非四时在内不能里渤海常山其绕带也

五行刑德其刺论也其开也以阴其阖也以阳前後畏威上

下四旁披靡以此正万邦何诸侯之不匡以此尅海内何天

下之不服此天子之剑也若诸侯之剑非镆鎁非干将其锋

不在剑而在智勇其锷不在剑而在清廉其脊不在剑而在

贤良忠直其剑之镡也豪杰其剑之铗也此剑所制不惟前

无其前上无其上而下亦无下旁亦无旁上法圆天而与日

月星争光下法方地而与春夏秋冬并行中和民意而四邻

之民无不安堵此剑一挥如雷霆之震惊四封之诸侯无不

宾服而从命矣此诸侯之剑也至於庶人之剑不知有剑术

卽剑法虽善其锋甚易折也况剑法有善者有善之善者善

者曰吾能制人之死命善之善者亦曰吾能制人之死命两

善相持一击一刺必有一人失利而命殒於三尺矣果何补

於国事剑事已毕矣大王以诸侯而好庶人之剑吾窃爲大

王不取也

杂篇渔父第三十一

此篇以全眞爲主身非天子诸侯大夫庶人四者之分则不可忧四者之忧独有守眞爲无累一眞不惟可以保命

亦可以动人天下至人爲能下人不积不精不得其眞大哉眞乎人物所由以生死世人不务眞而趋假者天下皆

是也毋亦读南华者有人而学南华者无人耶

孔子游乎缁帷黑林名之林休坐乎杏坛坛植有杏故云杏坛之上弟子读

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

发揄音愉挥也袂音寐衣衿也行原以上距至也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

颐以听渔父闻弦歌而听欲以申其说也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对立客

指孔子曰彼何爲者也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客问其族子路

对曰族孔氏客曰孔氏者何治也子路未应子贡对曰孔氏者

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拣选其理以教人上以忠於世主

下以化於齐民平等之民将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又问曰有

土之君与音余子贡曰非也侯王之佐与音余子贡曰非也客乃笑

而还行言不吿而去且行且言也曰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

危其眞呜呼远哉其分於道也谓其离道之远危眞二字乃立言根宗子贡还报

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其圣人与音余乃下求之至於泽畔方将

杖挐挠也而引其船顾见孔子还乡音向而立孔子反走退行数步而後进

再拜而进客曰子将何求孔子曰曩者先生有绪言卽微言也而去

??不肖未知所谓窃待於下风幸闻咳音核唾音叱之音以卒相??

也卒终也谓终其言以教我也摹写逼眞客曰嘻甚矣子眞好学也孔子再拜而

起曰??少而修学以至於今六十九??矣无所得闻至教敢不

虚心客曰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吾之所有

而经予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以子之所以爲子经略此下正经子之所以处天

子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离位而乱莫大

焉官治其职人忧其事乃无所陵离位相侵其事也一官各治一职人人各忧其所事不相

陵夺也故田荒室露衣食不足徵赋不属音烛谓不继也妻妾不和长

少无序庶人之忧也庶人有身者故以身爲忧能不胜任官事不治行不清

白羣下荒怠功美不有爵禄不持守也大夫之忧也廷无忠臣国

家昏乱工技不巧贡职不美春秋後伦伦序也後伦谓朝觐失其序也不顺天

子诸侯之忧也诸侯以国爲忧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以伤庶物诸侯暴

乱擅相攘伐以残民人礼乐不节财用穷匮人伦不饬百姓淫

乱天子有司之忧也天子以天下爲忧今子旣上无诸侯有司之势而

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

乎且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非其事而事之谓之总

非己事而强爲之莫之顾而进之谓之佞不使之言而强进其言逞口才者希意道

言谓之謟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好言人之恶谓之谗析交离

亲谓之贼离析人之交亲而贼害之称誉诈僞以败恶人谓之慝包藏祸心口佯以誉

之而其实所以毁之使人堕其诈而不觉所谓口有蜜腹有剑也故不曰恶而曰慝乃恶之匿於心者不择善

否两容颜适偷拔其所欲谓之险以颜色投人之所好曰颜适无善无否皆欲其悦已曰两

容揣人之所欲而濳引拔之以长其恶曰偷拔此八疵者外以乱人内以伤身君子

不友明君不臣所谓四患者好经大事变更易常以挂功名谓

之叨喜爲非常之事以立莫大之功所谓叨也专知擅事侵人自用谓之贪专用私智独擅

其事侵他人之权而喜於自用者也见过不更闻谏愈甚谓之狠狠愎拒谏者人同

於己则可不同於已虽善不善谓之矜他人有善以其不同己也亦以爲不善此自矜

夸者此四患也能去八疵无行四患而始可教已正所谓经子之所以者

孔子愀然而叹再拜而起曰??再逐於於鲁削迹於衞伐树於宋

围於陈蔡??不知所失而离罹也此四谤者何也客凄然变容曰

甚矣子之难悟也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音朔而

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爲尙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

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处阴处静以爲进道之喻也愚亦甚矣子审

仁义之问辨析仁义不同之理察同异之际是非之分也观动静之变随时之宜适

受与之度辞受之节理好恶之情和喜怒之节讲明性情之理而几於不免

矣谨修而身愼守其眞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今不修之身

而求之人不亦外乎渔父之意以夫子爲人而不爲己所以得谤孔子愀然曰请问

何谓眞客曰眞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

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状假如画人能辨假者方能辨

眞也眞悲无声而哀眞怒未发而威眞亲未笑而和眞在内者

神动於外精诚在内而有诸己必能感动於外而通诸人是所以贵眞也其用於人理

也事亲则慈孝事君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忠贞以

功爲主饮酒以乐爲主处丧以哀爲主事亲以适爲主功成之

美无一其迹矣功乐哀适四者俱全得主则不必有形迹事亲以适不论所以矣饮

酒以乐不选其具矣无择味也处丧以哀无问其礼矣丧与其易寍戚之意礼

者世俗之所爲也眞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礼者文饰于外

故曰世俗之爲眞者天命自然之理故不可易故圣人法天贵眞不拘於俗愚者反

此不能法天而恤於人忧不与人合也不知贵眞不知天爵之贵禄禄而受变

於俗禄禄与碌碌同此亦同流合污之意故不足惜哉子之早湛音沈於人僞而晚

闻大道也孔子又再拜而起曰今者??得遇也若天幸然先生

不羞而比之服役而身教之敢问舍所在究其居也请因受业而卒

学大道客曰吾闻之可与往者与之至於妙道不可与往者不

知其道愼勿与之身乃无咎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矣乃刺

船而去延绿苇闲延迎颜渊还车子路授绥孔子不顾待水波定

不闻挐音而後敢乘子路旁车而问曰由得爲役久矣未尝见

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

庭抗礼夫子犹有倨音据傲之容今渔父音甫杖挐逆立而夫子曲

要磬折再拜而应得无太甚乎门人皆怪夫子矣渔父何以得

此乎孔子伏轼而叹曰甚矣由之难化也湛於礼义有间矣言其

沈酣於礼义之学有日矣而朴鄙之心至今未去进吾语女夫遇长不敬

失礼也见贤不尊不仁也彼非至人不能下人下人不精不得

其眞下人又必要精诚庶得眞人之教益故长伤身人而未闻眞人之教终身有损而无益惜哉不

仁之於人也祸莫大焉而由独擅之且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

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爲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故道之所在

圣人尊之今渔父之於道可谓有矣吾敢不敬乎万物之生死皆在一道之

中吾尊其道所以敬之不尊敬则不足以得其眞

复圭子曰道之所在不庙廊而尊无江海而闲自适其适吾

以保全吾眞而已昔孔子与弟子游乎缁帷之林弦歌鼓琴

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客

指孔子曰彼何爲者也子贡曰孔氏者佩服忠信躬行仁义

修饰礼乐明察人伦上有益於世主下默化乎齐民固非有

土之君亦非侯王之佐客乃且行且言曰仁则仁矣吾恐其

身之不免也丈夫惟心逸形适者而後其眞不摇彼孔氏苦

心劳形只以危其眞耳呜呼其涉世日深者乃其与道日远

也子贡还报孔子孔子曰其圣人与乃下求之渔父引其船

顾见孔子孔子再拜而进客曰子将何求孔子曰先生有绪

言而去??不肖未知所谓窃待於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

相??也客曰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去吾

之所有而就子之所爲者以经纶之可乎天下之人不过天

子诸侯大夫庶人四者而已故田畴不治公私不给长少无

别则庶人之忧官有旷职下犹懈怠绩未就绪大夫之忧忠

臣不在廷贡献不供职天子未悦媚诸侯之忧也阴阳未爕

理诸侯未怀柔人伦未整饬天子有司之忧也今子旣非其

人不在其位而谋其政毋乃泰多事乎且人有八疵事有四

患不可不察也总佞謟谀谗贼慝险谓之八疵叨贪狠矜谓

之四患人有八疵四患内外交病穷通之所疾也故必去此

疵患而始可教已孔子愀然再拜曰??之不得志於鲁衞宋

陈不知所失而离此四谤者何也客凄然变容曰甚矣子之

难悟也人有畏影恶迹而去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

疾而影不离身犹以爲行之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

阴可以休影处静可以息迹愚亦甚矣今子之所审者人事

也而几於不免莫若谨修而身全吾形也愼守其眞完吾性

也人物还之人物何所适而爲吾累乎请问何谓眞客曰眞

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精诚不尽於哭怒笑而

哭怒笑亦足露精诚之一端也强哭者虽悲不哀而徒悲不

能令人戚也强怒者虽严不威而貌严不能令人畏也强亲

者虽笑不和而虚笑不能令人悦也故眞悲无声而哀眞怒

未发而威眞亲未笑而和故有其眞於内者其神辄动於外

君子之所以贵眞也若人也以之事亲必爲慈孝之子以之

事君必爲忠贞之臣以之饮酒必爲懽乐之宾以之处丧必

爲悲哀之主礼者世俗之所爲也眞者所以受於天也故圣

人法天贵眞不拘於俗惜哉子之早溺於人僞而晚闻大道

也孔子曰敢问舍止所在客曰是吾徒之可与者吾与之同

臻於妙道卽无欲以观其妙之妙也非吾徒不可与者愼勿

轻与之以漏泄道妙庶免天谴乃刺船而去颜渊还车子路

授绥孔子待水波定而後乘车子路问曰万乘之君见夫子

未尝不分庭抗礼今渔父杖挐逆立而夫子曲要磬折渔父

何以得此乎孔子伏轼而叹曰夫遇长不敬失礼也见贤不

尊不仁也彼渔父若非至人不能下人而与之言妙道吾下

人若不精不诚不能得眞诠而身名之不全大哉道乎万物

之所由以生死人事之所由以成败今渔父之闻道先乎吾

吾非尊渔父也尊道也敢不敬乎

杂篇列御寇第三十二

此篇以韬晦爲主故巧者劳而知者忧知道易勿言难中言人心之险不可测度有谦者有骄者有投渊而取珠者

有衣文绣以入庙者有不夺彼而与此者前言无能者虚而遨游末言愚者恃其所见止知用功於外亦见人非有

知不能入道非无知不能得道耳

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音务人伯昏瞀人曰奚方道也而

反曰吾惊焉见人感己卽违道故惊也曰恶音乌乎惊曰吾尝食於十[将\/食]浆同而

五浆先馈以卖浆之家止取其半价而以其半馈之可谓敬贤矣列子惊之盛德若愚恐人知也伯昏瞀

人曰若是则汝何爲惊己曰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以外鎭人

心解化也列予自谓诚积中而未化谍动也谓举动不能光而不耀故人得而见之以鎭服我也至人不乐表见类如此

使人轻乎贵老贵者老者人之所敬今移贵贵之心以贵老我是贵老居下而我反居上矣而??音齎

其所患??积也积而久之名迹愈露必不能逃当世之患矣夫浆人特爲食音嗣羡之货多

余之嬴音盈其爲利也薄其爲权也轻而犹若是而况於万乘之

主乎身劳於国而知尽於事彼将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正??所患

处吾是以惊浆人以饮食之故求刀锥之利犹见而敬之况万乘之主见之其有不以国从者乎此所以惊

也伯昏瞀人曰善哉观乎汝处已人将保汝矣无几何而往

则户外之屦满矣观谓汝於此具只眼矣处止也保师保也言汝止矣不必出游也人将归向於汝爲师保

矣未几履满户外则从之者众所谓保汝矣伯昏瞀人北面而立敦音顿??也杖蹙之

乎颐??立其杖而拄之於颐也立有闲不言而出宾者以吿列子列子提屦

跣而走古人席地而坐必脱屦而入急於迎瞀不暇穿也暨乎门曰先生旣来曾不发

药乎谓不发言以救正我曰已矣吾固告汝曰人将保汝果保汝矣非汝

能使人保汝而汝不能使人无保汝也而焉用之感豫出异也

使人保汝易使人无保汝难汝焉用保爲哉人之感动豫悦汝者由汝不能自晦卓异表见於外而致然也必且

有感摇而本性又无谓也必且有所感发以动摇其本性无谓谓无人言之者与汝游者

又莫汝吿也彼所小言尽人毒也莫觉莫悟何相孰也且与汝游者莫

能以大道之言而尽忠吿细巧之言尽爲人患汝又不自觉悟孰谁何也相问之词言莫有能觉悟者何取其爲相问也

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虚而遨游者也人之巧者必自劳智者必自苦惟爲道日损者去智巧而无能故于外物无求饱食喜游心无

系着而游於无物之初也归结在一虚字郑人缓名也呻吟诵读声裘氏之地祗音支

三年而缓爲儒河润九里河润润泽也得其儒道而泽及之广泽及三族使其弟

?儒?相与辩其父助翟父爱弟翟而助之十年而缓自杀其父梦之

曰缓见梦於父使而子爲?者予也阖胡尝视其良良善也缓自谓也谓?不良於

儒欲父至墓视己旣爲秋柏之实矣谓旣能自化爲儒又化弟令?弟由己化而不能顺己己以良

师而便怨死精诚之至故爲秋柏之实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

人之天彼故使彼造物於人自有报应学懦学?者人也学儒必性之近儒学?必性近?乃其人之天也

故造物不以人之初学爲报应而以儒成?成之天爲报应彼翟之学?非缓使之也乃彼之性所使自近?也夫

人以己爲有以异於人以贱其亲缓美儒有亲亲之杀异於人之贱其亲如路人者盖指弟

之学?而言也齐人之井饮者相捽也故曰今之世皆缓也齐人卽齐民犹

言众人也陆德明曰穿井者谓已有造泉之功而捽饮者不知泉之出乃天也缓以使弟?爲功而怨其父不知翟之能

?亦其天也今人凡有我相而市私恩者皆缓之徒也自是有德者以不知也而况有

道者乎古者谓之遁天之刑至仁无恩上德不德尙不自知况有道乎不务道德而贪天功爲己

力则弃天矣弃天我之罪也故曰天刑圣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众人安

其所不安不安其所安所安者自然之理天也所不安者有爲之迹人也庄子曰知道

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古之

人天而不人道者无心自然知之易勿言难难者谓忘言也知道而至忘言则与天爲徒矣知道而未免於言则

未离於人爲矣古人纯乎天而不人所以行不言之教也朱泘音乎漫学屠龙於支离益单

音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用其巧无龙可屠故巧无可用寓言道不可学学之至

有伎俩则终无用矣圣人以必不必故无兵事之可必者犹以爲不必故於人无所争众

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众人行险侥幸以不可必之事爲可必故多争顺於兵故行有

求兵恃之则亡顺於兵之道而行则有求矣兵者不祥之器不戢将自焚也小夫之知不离

苞苴竿牍苞苴有苞里也竿牍谓竹??爲书苞苴以遗竿牍以问遗问之具小知所殉敝精神乎蹇

浅而欲兼济道物太一形虚若是者迷惑於宇宙形累不知太

初小知之夫敝精神于蹇浅而欲与道合眞游乎太一之虚以彼之憧憧迷惑于宇宙之闲爲形累耳寍知太初之无有哉

太初卽太一也彼至人者归精神乎无始而甘?乎无何有之乡水

流乎无形发泄乎太清悲哉乎汝爲知在豪毛而不知大寍归精

神于无物之治安处乎无爲之地其应物也如水之流过而不留物而能化至人之所爲若此豪毛卽小知也大寍卽太

初也此欲学者断缘??事意宋人有曹商者爲宋王偃王使秦其往也得车

数乘王说之王惠王说音悦益车百乘反於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厄

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项无肉而槁瘦曰槁项耳不润而黄薄曰黄馘者商之所短也

一悟万乘之坐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

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

愈多子岂治其痔耶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非庄老人品之高不能形容骂此辈

如此子毒鲁哀公问於颜阖曰吾以仲尼爲贞干贞桢通易以贞爲事之干犹云

栋梁也)国其有瘳乎曰殆哉圾乎仲尼方且饰羽而画从事华

辞以支爲旨忍性以视民而不知不信受乎心宰乎神夫何足

以上民以文物之美爲饰以枝果之言爲旨矫饰其自然之性以示民而不知其无实其心盖已着於此其神盖已主

於此何足以长民乎彼宜汝与音余予颐养也与音余误而可矣今使民离实

学僞非所以视民也爲後世虑不若休之彼指夫子汝指哀公言谓彼有益於汝与

必以彼爲贤而养之则其误犹之可也今以爲贞干则使民离其实而学爲僞非所以视民也爲後世虑不若休之言勿

用也难治也施於人而不忘非天布也民难以有心治之也施惠於人而不能无心非

天之云行雨施布濩万物而无心也商贾音古不齿虽以事齿之神者弗齿商贾有心

求利固大道之所不齿虽因事偶有关涉闲亦有齿之之时然有心求道亦圣神之所弗齿也爲外刑者金

与木也爲内刑者动与过也宵人之离罹也外刑者金木讯音信之

离内刑者阴阳食之夫免乎内外之刑者惟眞人能之金谓斧?木谓

桎梏动谓心不静而多过愆者金与木刑人之体故曰外动与过刑人之心故曰内宵人卽昼人之过少夜人之过多也

阴阳食之卽内篇阴阳之患也眞人则寂然而爲缘於不得已内外之刑安能累之孔子曰凡人心险

於山川难於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

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有顺懁而达有坚而缦有缓而钎

音汉故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人之情貌不可测度有外若谨悫而内质盈溢者有

内挟偏长而外若不肖者有巽顺儇急而类达者有外若坚持而内反纒绕者有外若和缓而内实钎急者有始进若锐

而终退反速者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

而观其能卒焉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

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

而观其色九徵至不肖人得矣凡此九徵者皆南华之绪余土苴也君能仿此以用人而天下

不足平矣正考父音甫宋之公族孔子十世祖一命士也而伛曲背再命大夫而偻曲腰

三命卿也而俯身伏循墙而走不敢当路考父之谦如此孰敢不轨谁敢不取以爲法如

而夫凡夫者一命而吕钜骄矜貌再命而於车上儛乘车而轩儛三命而

名诸父呼诸父以名孰协唐许孰能同唐时之许由哉德与之不协贼莫大乎德有心

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内视内视而败矣有心爲德未免害德德旣有心复露

之於眉脻而德愈僞矣然後从事内视欲以眞易僞是秃而施髢只见其败而已凶德有五眼耳鼻舌心

中德爲首何谓中德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呲音鄙其所不爲

者也言眼耳鼻舌之害不如中心之害故曰中德爲首有以自好者言我有所能也以我之能而诮人之不能则此心又

不可学道穷有八极极究言之谓八者穷之极也达有三必必决言之谓三者达之必也形

有六府形谓六者表暴於外府藏蓄於中也美髯长大壮丽勇敢八者俱过人也

因以是穷美貌修髯身长躯大气壮词丽勇力果敢因以是穷此个病根全在过人上大抵过人者人恒忌之取於

造物者多则造物亦必忌之此穷之所不免也缘循偃佒音鞅困畏不若人三者俱通

达缘循不能自立之貌偃佒随起随倒之义心不能通曰困心有所歉曰畏三者之人俱不若人而??有必达之理亦是必

谦而受造物之益非谓八者皆穷而今之达者皆此三等人也知慧外通勇敢多怨仁义多

责达生之情者傀达於知者肖达大命者随达小命者遭知慧一府

也则多明通於外勇敢一府也则取怨愤仁义一府也则多责任达生一府也则造於实际傀然而大解矣达知一府也

则知天知人天之肖子也达命一府也大达则曰吾随之小达则口吾遭之盖遭犹有委命之意随则无容心矣或问达

生达命何所分别生则性也命则天也而气数行乎其中矣文子曰道有知则乱德有心则险心有眼则眩何者有眼必

有见学道者每患於无见而不知见爲德之贱也释氏说五种眼惟天眼肉眼在面慧眼法眼佛眼皆在心心眼者德之

成此心眼者德之败知其所以败则知其所以成无二理也然则达於知者非眼乎而何以言肖曰老子不云乎夫道大

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以其十乘骄穉其色骄如

穉子庄子庄子曰河上有家贫恃纬萧以织苇爲业者而食者其子没

於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音段碎其珠也之夫千金

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音犁龙颔音??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

也使骊龙而寤子尙奚微之有哉言必爲骊龙所攫无有遗类也今宋国之深

非直九重之渊也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子能得车者必遭其

睡也使宋王而寤子必韲粉矣喻人之求富贵皆危机也或聘於庄子庄子

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菽及其牵而入於

大音泰庙虽欲爲孤犊其可得乎与彘龟之之喻同意庄子将死弟子欲厚

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爲棺椁以日月爲连璧星辰爲珠玑万

物爲齎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

夫子也庄子曰在上爲鸟鸢食在下爲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

偏也至人不有其身等爲逆旅视犹旦暮梦幻泡影石火电光欲破生死关头鸟鸢何疏螋蚁何亲哉以不平

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徵徵其徵也不徵万物之理本平我以不平之心平之则其平者

亦不平矣万物之理可验我以不验之心验之则可验者亦不验矣陆西星曰巵言日出和以天倪则非不平之平矣寓

言十九藉外论之重言十七以爲耆艾则非不徵之徵矣明者谁爲之使神者徵之且人之聪

明谁爲之使耶毋亦其天性之神自然之徵验也夫明之不胜神也久矣而愚者恃

其所见入於人其功外也不亦悲乎夫明与神何所分别第用明者以察察爲明而神则

无心先觉况愚者恃其所见则逞聪明矣入于人未免穿凿知识上增知识其功夫全在外而乏内照安能反其性命之

情哉是可悲也

复圭子曰至人被褐怀玉其道愈高而其迹愈晦列御寇之

齐惊於食浆之家使卖浆主人知其贤以一半馈遗必其锋

頴太露故人知贵之重之况万乘之主必以彼爲贤劳而不

以国从者乎伯昏瞀人曰善哉观乎汝能欲自晦则人将以

汝爲师保无所往而不可戸外之履常满矣伯昏瞀人不言

而出列子暨乎门曰先生旣来曾不发一药石之言乎伯昏

瞀人曰使汝爲师保易使汝不爲师保难已不表异人孰感

而豫之已不震撼人孰从而称之知者不言莫汝吿也言者

不知又爲人患也世有莫觉之人而後有大觉世有莫悟之

人而後有大悟世有巧劳知忧之士而後有无知无能之士

心旷神怡不以口食爲累泛若一虚舟而遨游於宇宙者也

其不令人喜亦不令人惊者乎有郑人缓者学儒三年而道

成?其泽者河润九里仁及三族使其弟习学?一日儒?

不相下其父助翟十年而缓自杀异日而缓见梦於父曰使

而子爲?者予也良莫良於儒吾之良不可见而精神已化

爲秋柏之实矣故视秋柏卽视予也夫学儒学?者人也而

所以学儒而儒学?而?者其人之天也造物不责成於人

而责成其人天性之所近缓以使弟?爲功何异穿井者自

矜其有造泉之劳至仁无恩上德不德况有道者乎人各有

安有不安圣人安於天众人安於人圣人不安於人众人不

安於天故曰知道易不言难知者不言天道远也言者不知

人道迩也所以古之人人也而与天爲徒也大道尙自然不

尙神奇朱泘漫学屠龙於支离益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君子

不取也天下事有可必者有不可必者圣人寍尽其在人之

可必而不敢必之於天众人人事未尽以不必於已者而必

之於天此其所以有招兵与不招兵之异也寍知兵不虚动

也必有所求於人而不戢将自焚乎吾独鄙夫末世小夫之

知不离苞苴以相馈遗竿牍以相通问敝蹇浅之精神而欲

行经济万物之道不知太一形虚无物也有物者安能物物

上善若水至人返精神於无何有与水流乎无形发泄乎太

清者何以异宋人有曹商者说秦王得车百乘夸於庄子曰

夫以守困而安於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以立谈而悟万

乘之主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有人於此爲秦王

医病一也破痈溃痊者得车不过一乘舐痔者得车百乘子

非治其痔耶何得车之多也鲁哀公问於颜阖曰吾以仲尼

爲贞干国其有瘳乎颜阖曰君子与其貌胜情也不如实胜

华也仲尼之爲人文掩乎质枝叶伤乎本根若以爲贞干恐

民已雕已琢难返其朴矣民之不可以有心治也犹施惠於

人不可不忘也犹商贾之不见齿於有道也刑有内外金木

之讯凡怀刑之君子倶能免之阴阳之患非眞人能陶铸阴

阳者安能跳出其外而免之哉孔子曰山川犹可升而航也

人心之险过之天犹可以步数推也人心之不测更难知焉

天犹有四时旦暮之期人之厚貌深情安有定期哉故非远

使之不能观其忠非近使之不能观其敬非烦使之不能观

其能非卒然问焉不能观其知急与之期则言易爽而信可

见委之以财则守易夺而仁可徵告之以危则操易变而节

可知醉之以酒人之所不暇检点人而有法则者自不淆离

之以色尤人之所不能强制者也而有道气者自不乱九徵

至则人之贤不肖得矣正考父爵弥高而弥下一命而伛再

命而偻人犹或可能也至三命而俯循墙而走非甚盛德不

可及也其孰敢不轨亦宜矣如凡夫职益升而气益骄一命

而自矜有吕钜之状再命而於车上儛三命而名诸父其视

许由不受尧禅者大悬絶矣何也德不可不爲也又不可有

心爲也德不可不内视也待其露於眉睫而後内视恐眞不

胜僞只见其败耳凶德有五眼耳鼻舌心是也然四者之害

不如中心之害故曰中德爲首故君子不可不愼所好也八

极之穷三必之达六府之不常一珠九渊之仅得所以喻处

道应物之多端贪名逐利之多患也人能惩牺牛之不得爲

孤犊鉴治棺椁之疎乌鸢而亲蝼蚁也则必不夺彼而与此

无人我相无众生相无夀者相何非平者亦至有徵验也若

有人我众生夀者相是持不平之心而平之愈不平矣是持

不徵之心而徵之愈不徵矣且人之聪明谁不如我以我之

神合人之神因以人之神徵我之神然则至人非用明也用

神也离人入天故登彼岸

杂篇天下第三十三

此篇庄子後序也厯叙古今道术渊源之所自後列诸子而庄生自爲一家末辟惠子其祟正之意见矣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道术之局於一方者皆以其有爲不可加矣又皆自以

爲至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音乌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

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神谓人之本性降衷於天者明是人心之

灵觉圣卽内圣之德王卽外王之业其用无乎不在其体原於至一此道术之大也下文曰宗曰精曰眞卽所谓一也

不离於宗谓之天人以无爲爲宗畸於人而侔於天者曰天人不离於精谓之神人

聚精会神出无入有与神相合不离於眞谓之至人本眞纯粹无以复加故曰至人以天爲

宗以德爲本以道爲门兆於变化谓之圣人三句言天人神人至人之事以无爲

爲体有爲爲用以上所谓具有内圣之德者也以仁爲恩以义爲理以礼爲行以乐

爲和薰然慈仁谓之君子以仁义礼乐爲事薰然纳天下於慈仁之中神明而爲圣卽内圣之德首

出而爲王卽外王之业君子也下言君子之业以法爲分法谓法度有所区别曰分以名爲表名谓

名器有所标准日表以参爲验参者三也三生万物以万物爲徵验以稽爲决考古以准今其

数一二三四是也一二三四者五行之生数也不言五者以五爲土旺於四季也百官以此相

齿百官之相序者此也以事爲常事有常职以衣食爲主民有常业蕃息畜藏养民之政

老弱狐寡爲意恤民之政皆有以养民之理也葢仁义礼乐皆失道而下之事贤人君子

治世之法无过於此自此以下至此所谓外王之业民之理也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醕天

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於本数系於末度天德王道兼该并举六

通四辟小大精麤其运无乎不在古之道术其大如此所谓以其眞治身而其土苴亦足以

理天下其明而在厯数者旧法如帝王传心之法世传之史尙多有之

其在於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音导

下同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

名分其数散於天下而设於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有道之时道德一而异术不能鸣其在厯数者有司出其法国史记其迹散在六经者邹鲁之士能明之此皆古之道术

在度数者先王以此施於政故百家众技时或称述之亦不出於道术之外以上设古之道术天下以下设後世之方术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剖而爲三教分而爲诸子百家天下多得一察

焉以自好抱偏见以自矜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

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徧音遍一曲之士也判

天地之美天地有大美而判之析万物之理万物有成理而析之察古人之全观古之人

其备若彼寡能备於天地之美百家各执其一曲以自喜如耳目口鼻各适一用而不能兼纯全之

道备之者寡矣称神明之容容指道之在外者而言是故内圣外王之道闇而

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爲其所欲焉以自爲方悲天百家

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

大体道术将爲天下裂内圣体也外王用也道不明不发人各爲所欲爲迷而不反则知方术之多道

术之裂也而朴始散而爲器矣不侈於後世不靡於万物不晖於度数以绳

?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於是者?翟宋大夫禽滑厘

?翟弟子闻其风而说音悦之此上论理此下卽事以实之不道以侈不饰以靡不以礼乐度数爲晖耀

惟以绳?自检束而俭以备急用古之道术有如此者翟之徒乃闻而说之爲之大过大过过於俭也已

之大顺已止也已止於俭啬爲顺於人情也作爲非乐命之曰节用非乐节用?子书中

篇名言其着书立教生不歌死无服?子泛爱兼利而非鬬其道不怒

又好学而博不异不与先王同毁古之礼乐养生送死皆主於薄以争鬬爲非以

不怒爲道推广其说以爲博主於不立异而亦与先王之道不同也此其所以毁古之礼乐黄帝有咸池

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文王有辟音辟雍之乐

武王周公作武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榔七重

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自黄帝以来礼乐皆有定则今?子独生不歌

是毁乐死不服是毁礼桐棺三寸而无椁以爲法式以此教人恐不

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已未败?子道虽然歌而非歌哭而非

哭乐而非乐是果类乎薄道固不可教人亦不可自处不必待其道之败然当歌而不歌当哭而不哭

当乐而不乐哀乐之不近人情如此是果同类者之所当爲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

觳音忽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爲也恐其不可以爲圣人之道反

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离於天下其去

王也远矣生勤死薄其道太朴使人忧悲反天下之常?子独能任之如天下何非王天下之道也?子称

道曰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

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音托耜而九纠同杂天下之川纠率庶工

杂治天下之川腓音肥无[月*?-扌]音拔胫无毛沐甚风栉疾雨置万国禹大圣人

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使後世之?者多以裘褐爲衣以跂蹻

爲服木履曰跂麻履曰蹻服用也日夜不休以自苦爲极曰不能如此非

禹之道也不足谓?相里里名勤人名之弟子五侯之徒散出於五侯之门

南方之?者苦获一人已齿一人邓陵子一人之属俱诵?经而倍谲

音厥不同相谓别??学之别派以坚白同异之辞相訾音紫相反而訾以觭

音欺偶不仵音午之辞相应以巨子爲圣人?家号其道成者爲巨子若儒家之硕儒皆

愿爲之尸谓已乃?学之别派相訾则相反相应则相合巨子者卽法嗣也尸主也冀得爲其後世

至今不决絶也?翟禽滑厘之意则是同於圣人之勤苦其行则非也爲之

太过已之太甚将使後世之黑者必自苦以腓无[月*?-扌]胫无毛相进而已

矣乱之上也治之下也虽然?子眞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

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不累於俗不饰於物不苟於人不

忮於众愿天下之安甯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

心古之道术有在於是者宋鈃音刑尹文皆齐宣王时人闻其风而说音悦

之作爲华山之冠华山上下均平作冠象之以自表接万物以别宥爲始别善

恶宥不及语心之容形容此心以语人命名也之曰心之行以?音而合驩心之用以

和意而合懽於人以调海内请欲置之以爲主见侮不辱救民之鬬禁

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上说音税下教虽天下不取强

聒音括而不舍者也故曰上下见厌而强见也上下皆厌而强以此自见虽然

其爲人太多其自爲太少曰请欲固置五升之饭足矣先生恐

不得饱弟子虽饥不忘天下日夜不休曰我必得活哉图傲乎

救世之士哉爲人意多自爲意少虽忘食自苦以爲天下而亦爲之我岂必以此升斗求活哉葢以矫夫托名救

世而自利之人耳图谋也傲矫之也曰君子不爲苛察不以身假物以爲无益

於天下者明之不如已也苛察则非别宥矣故不爲事事皆自爲而不假借於人以自助以身无益

於天下而求备於天下则不如其已也以禁攻寝兵爲外以情欲寡浅爲内其

小大精粗其行适至是而止其学之大旨外之欲其戢兵内之欲其寡欲大?如此公而

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不先立主意趣物而不两万物理趣归於一致不顾

於虑不谋於知於物无择与之俱往古之道术有在於是者彭

?田骈愼到音广闻其风而说音悦之齐万物以爲首曰天能覆之

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

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徧教则不至道则无

遗者矣天地亦万物中之一物故齐物而天地其首也天大地大道大皆有能有不能则知物之有可有不可矣若择

而选之则有不徧教而使之则教有不至与之同归於道则道体物而未始有遗矣是故愼到弃知去已

而缘不得已泠汰於物泠者清其浊汰者去其扰以爲道理曰知不知虽知止作

不知将薄知而後邻伤之者也知识之开混沌之凿凿则伤矣故人皆曰知而我不知者将薄夫发

知之後邻於凿混沌而伤之者也謑百系无耻髁音课独行无任而笑天下之尙贤也纵

脱无行而非天下之大圣謑髁纵脱皆无能之貌椎拍音魄輐音远断与物宛

转椎以拍之輐以断之随其材而断之使各适其用舍是与非苟可以免不师知虑不

知前後魏音危然而已矣无是非无知虑无先後魏然不动而已无他能也絶圣弃知故能魏然推

而後行曳而後往若飘风之还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若风若羽若磨

石与物宛转而无心全而无非动静无过未尝有罪是何故夫无知之

物无建已之患无用知之累动静不离於理是以终身无誉是以

自全於世而无非动静自如而无罪此何以故葢物惟无知则无是已之患无容心之累动静皆顺不离於理不求知於

人惟无誉故无咎乃所以自全也故曰至於若无知之物而已无用贤圣夫

块不失道豪杰相与笑之曰愼到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

之理适得怪焉田骈亦然学於彭?得不教焉故常自言曰人之处世何用圣

贤之名但块然如土而不失其常行之道彼豪杰笑之以爲犹死人也适怪焉耳田骈学於彭?不待教诫而自相契合

也彭?之师曰古之道人至於莫之是莫之非而已矣其风

窢音域逆风过物之声然恶可而言常反人不见观而不免於魭音抗无圭角也

断其所谓道非道而所言之韪不免於非彭?田骈愼到不知

道虽然槩乎皆尝有闻者也古之有道者无是无非言而无言辟飃风之过其前窢然而已乌可

而言乌不可而不言哉是以所见常与人相反而人不见取则不免宛转迁就所言虽是而不免於世人之非佥曰田骈

愼到不知道虽然槩乎其尝有闻者也葢世人虽以爲非而庄子犹有取焉者也以本爲精以物爲

粗以有积爲不足淡然独与神明居本谓道未谓器道器虽不相离而有精粗之别故以

道爲精以物爲粗道未始有物有积则不足之心累之故致虚极必至无积而止常守自然淡然与神明居已古之

道术有在於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说之关令尹喜字公庆建之以

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爲表以空虚不毁万物爲实

建立也常无有卽本也未始有始也太一卽有始万物之母也万事万化皆从此出故以爲主道虚而用之或不盈是故

以濡弱谦下爲表焉表谓应事接物见之於外者道之用也物各归根体自空虚毁坏万物则断灭顽空矣故不坏世用

而成实相实卽眞空不空谓实相关尹曰在已无居形物自着其动若水其

静若镜其应若响芴音忽乎若忘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

未尝先人而常随人居卽住心也言已之心一无所住而形形物物莫非已心之所显着所谓无所住而

生其心者水之动镜之静空谷之响应皆无心者芴乎者恍惚中若有物而又无物也若清无所淆也以同於物爲和以

无所得爲得未尝先而常随者迫而後动不得已而後起也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爲天

下谿知其白守其辱爲天下谷人皆取先已独取後曰受天下

之垢人皆取实已独取虚无藏也故有余岿音魁然而有余其行

身也徐而不费无爲也而笑巧人皆求福已独曲全曰苟免於

咎谿谷在下而能容所谓有容乃大也未尝先人而常随人卽取先取後也受垢卽知白守辱也不以实爲实以虚民实所

谓取虚也无藏而有余卽以有积爲不足也舒徐容与常自俭啬所谓不费也人皆以巧爲巧已独以无爲爲巧人皆以

福爲福已独以无祸爲福以深爲根以约爲纪曰坚则毁矣锐则挫矣常

宽容於物不削於人可谓至极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眞人哉

根者根极之义纪法纪也观其言曰古之爲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测得非以深爲根之谓乎治人事天莫如啬所谓约

也太刚则折太锐则剉故常破其坚挫其锐以容物爲量而不过爲刻削之行其道可谓至矣夫博大眞人尊之之辞

寂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音余生与音余天地并与音余神明往与音余

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於是

者庄周闻其风而说音悦之清通无象往来无住以无相爲宗以无爲爲行万物一府死生同状直与

天地并神明俱芒乎不知何之芴乎不知所适古之道术在是南华闻而悦之以谬悠之説荒唐之

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音羇见之也以天下爲沈

浊不可与庄语以巵言爲曼衍以重言爲眞以寓言爲广虚远旷大

莫之终始故其言恣纵而不党同於人不炫奇立异以自表见於已谓天下之沈溺混浊不可以端庄之言语之故因之

以曼衍质之以重言广之以寓言必以此三言者非我之罪不信我者之罪也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而不敖倪於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天地无弃物与道爲体者亦无弃物敖倪

卽傲睨也不敖倪则与物无竞得者同於得失者同於失不谴是非而与世俗同处相安相忘而不知玄同之德有如此

其书虽?玮而连犿音汴无伤也瓌玮竒特之状连犿相从之貌言其书虽若惊世骇俗而郤善

体物情连环宛转与物不违是以虽瓌玮而不伤其辞虽参音叅差音痴而諔音竹诡可观

辞虽抑扬参差不一而滑稽诡谲之中却有深思可得之理故曰可观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一书

之中皆道理充塞世不可无者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爲

友其於本也宏大而辟深闳而肆其於宗也可谓调适而上遂

矣与造物游与无终始者友此等见解不出老氏所谓道术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者建之以常无有故其於本也宏

大而辟深闳而肆主之以太一故其於宗也可谓调适而上遂矣宗主宰也调养也养性之功有作有爲已而无爲则自

适矣上遂犹言上达也遂其上升之志而与天爲徒矣虽然其应於化而解於物也其

理不竭其来不蜕芒乎昧乎未之尽者顺天地自然之化以解万物之县结所谓不坏

世法而成实相者其理不竭其出无穷也其来不蜕谓形不待蜕而後解也此书深远未易窥测可与诸者究难以芒昧

之见尽其义也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翟宋尹彭田

愼到之徒犹爲见道之一偏惠子则主於好辨而已多方犹云方言也多方未免夸多鬬靡其所阅之书虽有五车之名

而其道则舛驳不合於道其言不中不当於理亦不能成一家也厤音厯物之意曰至大无外

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厯考其辨物之意曰大无外小无内似矣而又曰大一小一於

一之中而有大小之分此便是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启辨端矣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无厚

则薄积则厚矣积之不已其大可至千里是千里之大卽无厚之积也此言大与小同也天与地卑山与

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天高地卑其位定矣而天道下济亦可言卑山高泽深其象陈

矣而山下有泽亦可言平日方中也而睨视之亦可谓睨物方生而归根复命亦可谓死大同而与小同

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一物各具一太极大以成

大小以成小此谓小同异万物统体一太极统同之中有辨异者在此谓大同异盖大不出小之积而合小亦可以爲大

则无同无异矣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天地

东南滙爲巨浸芒手不知其涯岸不知旣谓之方则滞於有形又地不足於东南不足非穷乎适越者启行虽在今日而

其神昔日已先往矣非今日适越而昔来乎连环所贯贯於无环非贯於环也若知环之所以连则识环之所以解释氏

参禅云猛虎项下金铃谁人解得曰解铃还用系铃人卽此意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

之南是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惠施以此爲大观於天下而

晓辩者天下之辩者相与乐之世之中央不知在何处然燕越人各以其所处爲中则燕之北

越之南亦可以爲中矣天地虽大而以泛爱观之则天地亦万物中之一体耳惠施以此爲大观而晓天下之辨者天下

人亦乐而宗之卵有毛鸡三足郢有天下犬可以爲羊毛生於卵中是卵有毛鸡

本两足而必有主张是足者是爲三足郢本侯国而僭王自郢始是有天下之号犬羊惟人所命若未有名称之先而呼

犬爲羊亦可矣马有卵丁子有尾火不??山出口形之所托名之所寄皆假耳非眞也

故犬羊无定名胎卵无定形故乌可以有胎马可以有卵也夫万物无定形形无定称在上爲首在下爲尾世人谓右行

曲波爲尾楚人呼虾募爲丁子今丁子二字虽左行曲波亦是也人知天下有温泉而无寒火不知有萧邱有凉焰又

有火生之虫则火不??也山无口而空谷传声非口乎轮不展地目不见指不至至不

絶龟长於蛇矩不方规不可以爲圆不围枘天下之物方则滞而不动圆则

活而不滞轮圆也故不展地而行之速目不能自见指不能自指目目指指者至则指目不至穷絶矣蛇形虽长而短

龟形虽短而命长规矩爲方圆之至而其体则不方不圆者枘形圆而凿形方枘虽在凿之中而枘之旋转非凿可止故

不围枘圆卽凿之枘也飞鸟之景未尝动也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

之时狗非犬黄马骊牛三鸟飞於天影落於地但可谓鸟动而不可谓影动镞矢之去虽疾其离弦

则行其中鹄则止然离弦而未到不止也鹄而已中不行也非不行不止之时乎北人呼犬爲细狗谓其身之瘦也而其

实狗不可以爲犬黄马一也骊牛二也文始经曰形可合亦可分一夫一妇二也合之共生一子非合乎马牛合可生一

骡非黄马骊牛三乎白狗黑孤驹未尝有母失母一尺之棰音垂日取其半

万世不竭辩者以此与惠施相应终身无穷黑白之分一定也第白者易污故曰

白狗黑驹生於母言孤驹可谓有母乎一尺之棰不爲长也其数之穷折而爲二今日取其半明日取其半展转数之则

万世不竭亦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楼意此皆学於惠子者推广其说相与强辨无穷已者桓团公孙龙

辩者之徒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

者之囿也囿者聚天下之辩而不能剖也惠施日以其知与人之辩特与天下

之辩者爲怪此其抵音底也然惠施之口谈自以爲最贤曰天地

其壮乎施存雄而无术施日以其辩与人相持而不相下竞爲谲诡以相胜其说大抵如此且自以爲

贤而曰天地爲我壮其辩施知存雄而不能守雌无道术者也南方有倚人异人焉曰黄缭音了

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惠施不辞而应不虑而

对徧爲万物说说而不休多而无已犹以爲寡益之以怪以反

人爲实而欲以胜人爲名是以与众不适也施自恃其才辩之过人旁引曲证犹

爲不足益之怪诞以欺人耳目之所不及其说虽长而与众不协也弱於德强於物其涂噢矣

夫有德者必有言惠子徒以雄辨与物相竞故日弱於德而强於物究竟於道亦终幽昧而不自明故曰噢音奥由

天地之道观惠施之能其犹一蚉一?之劳者也其於物也何

庸夫一尙可曰愈贵道几矣由天地之无言观惠施之多言何异蚊?之聚声成雷亦不能

惊蛰而震动万物也故曰其於物也何庸吾於其多言之中摘其一言而充之尙可使之不叛於道而曰愈於贵道者不

几於失惠子乎惠施不能以此自甯散於万物而不厌卒以善辩爲

名惜乎惠施之才骀音殆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是穷响以声

形与影竞走也悲夫盖贵道之人自以多言数穷爲戒惠子不能以此道甯一其心志以其精神散於万

物而不厌其烦徒以善辨名惜乎其才而不能善用骀荡而不得於心逐於而不反其本譬之响出於声影出於形欲息

响而振其声欲息影乃与形竞走不休也惠施学昧根原逐物生辨影响之见而已

复圭子曰道何在乎混沌未开道在天地混沌旣开道又在

人散之爲万而统之於一神得之以降明得之以出内圣得

之以生外王得之以成大哉一乎天下之治方术者虽多而

未有不原於一者也世有天人倚之以爲宗世有神人聚会

其元精世有至人完保其眞纯世有圣人领略其道德失道

德则仁义礼乐矣非君子乌能胜其任乎故有名法以整齐

之有参稽以考证之官有常度民有常业天德王道兼该并

举有道之时道德一而异术不能鸣道之在歴数者有司守

其法太史纪其实道之散在六经者邹鲁之儒接其统百家

之学扬其波孰知道术每与治术相升降者也故天下大乱

而道德亦不一矣得一察以自好之士犹耳目鼻口之不相

通何以知天地之美万物之理古人之全乎人各爲其所欲

爲迷而不反方术之多道术之裂也於是有?翟禽滑厘也

者矫侈靡之风而过焉者也养生送死皆以薄爲道仿上古

礼乐未备之时而不与中古帝王之礼乐同其生不歌而死

无服也使人忧悲反天下之常王天下者可如是乎奈何以

禹自方不知禹当水土之未平不得不以身先天下而?翟

之时非禹之时也後有论?经者以得其道者爲巨子之圣

人虽腓无胈胫无毛而不恤也则道之一裂也於是大宋鈃

尹文也者好爲人之风而甚焉者也作爲华山之冠以自表

别善恶宥不及上説其主以禁攻下教其民以寝兵其爲人

而不知自爲也虽饥不忘天下未常苛察以求人亦不假物

以自益谓戢兵犹爲外而寡欲乃爲内也其大小精粗总之

有人无已之学也则道之又一裂也於是有彭?田骈愼到

也者闻不虑不谋之学而往焉者也谓天地覆载犹不能兼

岂万物而无可不可其弃知去已也恐知爲凿混沌之窍也

其笑天下之尙贤也恐有是非而适以啓争也故必推而後

行曳而後往甯爲员毋爲方求以自全足矣故故咎无誉虽

其道不尽合於古人然无是无非言而无言犹有古意也不

可因其不韪於人而谓其无所闻也则道之又一裂也岂知

道无形也而未常无本末物有象也而不能离精粗天地闲

无有余也故无积而常足惟至人独往独来与鬼神合其吉

凶得道术之精神者其关尹老聃乎彼其道以无有爲体太

一爲主濡弱谦下爲表空虚不壤爲实其心无物而能物物

可动可静非水之善下镜之忘形不能状之空谷之传声不

能似之且清且和不失爲得甯随人而母先人甯守雌而母

雄甯守辱而母白甯取虚而母取实不以多藏爲有余不以

无积爲不足不以有爲爲巧不以无爲爲拙人皆以福爲福

已独以无咎爲福自治不厌其深根而甯极治人不厌其简

约而易遵太刚则折坚可不破乎太锐则钝锐可不挫乎其

藏垢愈多其容物愈宽其道术可谓至极而莫以加矣关尹

老子眞古之博大眞人哉嗣是有闻其风而兴起者庄周是

也以无相爲宗无爲爲行万物一府死生同状知天下之言

非悠谬而虚远则荒唐而旷大非无端而莫终始则恣纵而

不羁不可与庄语也故不得不托爲巵言曼衍如草之繁曼

必有根水之流衍必有源也天下凡物皆假其眞独有性命

故托古大圣大贤之言以爲重使人知性命之爲眞寓者寄

也所言虽近而其旨则远故不嫌於广譬曲喻使人深思而

自得其正意以天地爲精神万物爲逆旅上与造化爲徒而

下与外死生者爲友穷其本则弘而深究其宗则达而上奚

必脱其形骸而後上升乎此可与诸者道难与芒昧之人言

也道术至惠施岂止分裂且舛驳矣其言虽多而不中以大

无外爲大一小无内爲小一犹近似也谓千里爲无厚之积

也可乎谓天有时而卑山有时而平亦近似也谓睨视爲日

方中也可乎物方生者爲方死非无理也谓小同异者而淆

於大同异也可乎无穷必有穷不必定在南方也身未至而

神先往不必定适越也连环非五金之环乃人身中之玄牝

其白如绵其连如环大修行人必知解此之环而後可以解

脱惠子与庄子善亦道德而涂说也燕北越南可以爲中而

不必爲天下之中万物当爱不必泛爱也天地同体不必一

体以爲大观也毛不生於毛而生於卵鸡二足而有使足者

存郢非天下而僭称王则有天下犬羊无定名胎卵无定形

首尾无定称火有虫则不??矣山出泉则有口矣轮员也转

之速则不展地矣目不能自见指不能自指短长不以形则

龟可使之长於蛇方圆亦不以形则规矩无方圆之体而有

方圆之用凿不必围枘而无枘则不成其爲凿飞鸟有影第

可谓之鸟动而不可谓之影动矢行甚疾而亦有不行不止

之时同中有异故狗不可以爲犬合中有分故黄马骊牛三

皎皎者易污则白狗可黑天下无无母之驹而孤驹则不可

以言有母万物无有不竭而以尺棰平折之日展其半则无

穷尽之时此皆学於惠子者也亦犹桓团公孙龙止能以其

辨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也惠子自以其善辩爲最贤曰

天地且爲我辩生色止知守雄而不知守雌有道术者固如

是乎观其答黄缭之间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所以

或翕或张也彼非知道者安能洞彻之而惠子何如人也矢

口而对恣意而谈止能欺人之耳目而不能屈人之心志出

天地之无言观惠施之多言何异聚蚊成雷而必不能震惊

万物也有其才而不能善用其才是欲息响而振声欲息影

而走形不知本也以强辩止辩亦犹是耳有道术者必不如

南华眞经注疏传神集後序

复圭子曰千古以来知道德者未有不透南华南华者所以筌

蹏道德也晚近文人不惟不究道德卽南华眞经四字鲜有知

其说者先哲云湛爲道德浮爲英华也南华卽道德之英华也

又何以云眞经天地以南北爲经东西爲纬丹经云天上太阴

一月一度而与太阳会此常经也人间少阴一月一经而癸水

至此眞经也丹经又云度人须要眞经度夫南者火也华亦火

之精神也此南华在天爲太阴晦王朔癸之火候在人爲眞经

期前期後之火候庄老题爲南华眞经者所以点破流戊就已

取坎塡离之妙窍耳非得天仙口诀者安能知之非眞有道气

者安肯信之彼其出入造化洞彻人物达生死之变明内圣外

王之道以有物之後而追穷无物之始不过欲人知性命之渊

源始觉天地间凡有形质者皆爲幻惟有一道眞耳胡爲含齿

之伦与搢绅先生悉恋恋朝露之滋润不知人生寄蜉蝣於天

地旣无长绳系白日当求大药以引年自古神仙留有接命法

第非大德大行之人知法财两用者不可与口传耳予观世儒

止知爲利禄以养臭腐不思化臭腐爲神奇坐待无常之至甘

就木而不悔者天下皆是也予甚悯之故作南华之注其先哲

所已注而可存者人事也十之一二其发前人所未发者性命

也十之八九然於精神筋骨脉落尙未融贯故不得不作疏於

各章之後疏者通也彼其精神有隐藏处吾爲通而露之其筋

骨有屈曲处吾爲通而直之其脉落有闲断处吾爲通而联之

俾後之读南华者一展卷咸识上升之有路登彼岸之有筏卽

儒者有以諔谲议之者莫不翻然悟庄老思返有爲於无爲进

仁义爲道德乃还古之美意也曷常与吾儒异哉然则五经四

书者世人之先师也道德南华者祖宗也二经注疏者子孙也

子孙象貌不必尽肖祖宗然而精神血脉未常不肖者此可与

眞儒道难与俗儒言也

崇祯十年八月将望日程以甯拜序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