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当时两国虽不尊王室,却仍是周天子的诸侯,守望相助,理所当然。
可这些国家与大明又有何干?
毫无瓜葛!
满朝文武皆紧盯着郑和,期待他能作出解释。
未曾想……
“微臣对此事所知亦有限。”
“微臣仅知,这些国家对大明的援助,与此物紧密相关!”
郑和取出一物,
形似小册子。
在线围观的小龙,猛然间心生一丝不安。
搜索小说之旅
乱码忽略
【莫非是……】
【不太可能吧?】
嗯,灵狐似乎知晓其中奥秘?
龙帝即刻心生好奇。
“呈上来给朕瞧瞧。”
龙帝平静地吩咐。
郑和迅速将那本小册子转交给身旁的太监,那太监随后走向小龙。
小龙内心哀嚎,这简直是公开处刑!
小龙不愿面对那本小册子,但龙帝已接过它,缓缓翻阅。
册页间,一笔一划,尽是汉字。
单个字龙帝皆识,组合起来亦然。
“这不就是普通的话本吗?”
龙帝认出了小册子的本质。
如此寻常的话本,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怎能引得三宝太监如此郑重其事地携归王朝?
龙帝愈发好奇,
为何一本普通话本,不仅让三宝太监如此慎重,还让灵狐小龙反应如此之大?
带着这份疑惑,
龙帝耐心翻阅了几页,
然而,
并未发现这些话本有何非凡之处。
灵狐应当目光长远,不至于被一本话本迷惑心志……
龙帝心中仍存疑虑。
郑和已开始解答。
“陛下,此确为话本。”
“说来蹊跷。”
“臣出使诸国多次,以往未曾在他国见过我大明的话本,”
“唯独此次,偶遇了。”
“而且,”
“可能诸位难以置信,这些话本在他国引发了巨大轰动,从皇室贵族到平民百姓,皆极为喜爱。”
“更甚的是,因这些话本,他国对我大明心生无限敬仰。”
几本话本,竟能让他国对大明敬仰至此?
即便是话本,也不敢如此杜撰吧。
但世事往往比话本更为离奇。
随郑和而来的各国使臣无法作伪,他们带来的粮食,粒粒真实。
“可不对劲啊!”
“这些话本,全是用我大明的文字书写。”
“谈及王公贵族懂得大明文字,我倒还信几分。但要说街头小贩与脚夫也都识字,我可不信。”
这时,一位官员忽然提出质疑。
他此言一出,周遭众人纷纷点头附和。
毕竟,王公贵族受过良好教育,且我国与大明接壤,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对大明自然有好感,学习大明文字,研读儒家经典,这些皆在情理之中。
然而,
若说那些贩夫走卒也因话本小说而对大明心生仰慕,抱有强烈好感,
这一点,我们实在难以接受。
大明乃泱泱大国,本国百姓尚且多有文盲,怎可能那些海外小国,竟皆是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百姓皆通文字?
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样的情景,绝无可能。
抱有此类想法的官员们,看向郑和的目光中充满了疑虑。
尽管他们对郑和并无太多好感,
但他们就是,
不相信。
郑和沉默片刻,道:“其实……”
“我起初也有此疑虑,故而特意去打探了此事,还派士兵去市井间探查了。”
“最后证实……”
【证实确有落魄书生或落魄贵族,在茶楼酒肆中说书。】
朱棣闻言一愣,心中暗道:这小狐狸如何知晓?
未等朱棣多想,郑和也已道出相似之言。
“此事颇为蹊跷,那些书生或落魄贵族,为何会在酒楼茶肆中说书?”
“或许是为生活所迫吧。毕竟大明的话本小说对他们而言,极具吸引力。听说听书的人多,打赏也就多了,足以缓解他们的困窘。”
“言之有理,吾亦如是想。”
官员们再次私下小声议论起来。
还有人颇为鄙视这些小国的读书人,竟如此没有气节。
读书人,研习圣人教诲,本应心怀百姓,志在天下,以求立德立功立言。
竟为了区区钱财,而从事卑贱之业?
更有甚者,据说其中不乏贵族出身之人。
这些小型邦国的贵族,在其国度中的地位,大抵可比拟我中原王朝的显赫世家。
世家子弟竟涉足说书行业?
他祖宗的安息之地,盖板可还稳当?哎呀,似有松动,快些按住!
然而……
永乐帝眉头紧锁。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