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三十一年(1651年),荷兰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和准备,终于展现出了他们强大的实力。他们派出了一支由七十余艘主力战舰组成的庞大舰队,绕过了好望角,穿越了辽阔的海洋,抵达了阿拉伯地区,出现在了波斯湾的海域。
在这片繁忙的海域中,葡萄牙的船只也在活动。当他们发现荷兰舰队的到来后,迅速将这个重要的消息传回了卡卢特勒港。卡卢特勒港作为葡萄牙在锡兰的重要据点,成为了信息传递的关键枢纽。锡兰总督在收到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将其转交给了远在缅甸驻军的手中。
大明帝国印度洋舰队,自从组建以来,他们严密的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并时常出没于印度洋。
但是,自从将英、荷两国的殖民者赶出东南亚之后,印度洋舰队便再也没有打过一场像样的海战。
连盘踞在锡兰、印度的荷属东印度公司,他们都没有动过分毫。
这一切都归结于,大明在印度洋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港口。
没有港口,预示着以风帆为主的战舰的作战半径就不会太大。
而这个时期,印度洋舰队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他们不仅要协助陆军运输兵马,奔袭缅甸,还要分兵控制马六甲海峡,以及所有通往东南亚的海域,因此精力分散的他们,始终没有动过盘旋在科伦坡的荷兰人。
在锡兰岛的卡卢特勒港,明国舰队驻扎着一支由五艘战舰组成的侦查小分队。这个小分队的任务至关重要,他们需要时刻监视荷兰人和英国人的动向,确保大明帝国在印度洋的利益不受侵犯。
然而,由于科伦坡港是荷兰人的殖民地,明人在这里的活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荷兰人在这里始终有着一支力量不弱的舰队,这使得明军在印度洋的行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掣肘。
与此同时,大明帝国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力已经如日中天。远东地区早已成为了大明帝国的势力范围,就如同一个舒适的澡盆子一般,被大明帝国牢牢掌控。
然而,在亚洲的另一个大国——莫卧儿帝国,情况却有所不同。在荷兰人和英国人的挑拨和蛊惑下,莫卧儿帝国逐渐对大明帝国产生了敌意。这种敌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明帝国在印度洋的战略布局。
面对这样的局势,大明帝国在印度洋的行动变得越发艰难。除了依靠葡萄牙人的支持外,他们似乎别无他法。在这个充满变数和挑战的时代,大明帝国需要不断地调整战略,以应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和威胁。
在天启三十二年(1652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却突然采取了一项惊人的行动。他们犹如沉睡已久的巨兽,猛然觉醒并发动了一场突袭。目标正是位于斯里兰卡西南部的卡卢特勒港。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