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站在地图前,嘴里呼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迅速凝结成一团团雾气。他的目光紧盯着大明帝国的疆域图,仿佛能透过这张纸看到帝国广袤的土地和无尽的山河。
曾经,大明帝国的本土四周盘踞着众多的政权,它们就像一群饿狼,时刻觊觎着大明的领土。然而,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朱由校凭借着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果敢的决策,将这些敌人一一击败,将他们的领土纳入了大明的版图。
此时此刻,一种无法言喻的自豪感涌上心头,充斥着他的胸膛。他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为大明帝国的辉煌而自豪。
刚刚从大明科学院回来的朱由校,虽然眼睛盯着疆域图,但他的脑海里却不断浮现出皇太孙乘坐蒸汽机车的情景。那辆小巧的火车在铁轨上疾驰,皇太孙坐在里面,兴奋得哇哇大叫,脸上洋溢着童真的笑容。
朱由校的心情格外愉悦,他仿佛看到了大明帝国的未来。尽管目前的蒸汽机车还存在一些缺点,比如需要燃烧煤炭产生蒸汽,而且活塞运动也不够稳定,但这毕竟是一个跨时代的发明。有了蒸汽机车,他可以想象自己未来的出行将会变得多么便捷。
往北,他可以乘坐火车穿越寒冷的西伯利亚,领略那片冰天雪地的壮丽景色;往南,他可以坐着火车抵达炎热的越南,感受那里独特的热带风情。出行难这个困扰人们已久的问题,将再也无法阻挡他探索世界的脚步。
对于需要坐船耗时一年之久才能够抵达欧罗巴,他更加期望可以坐上一个月的火车抵达欧罗巴最西头的葡萄牙,去那里拜访下他的亲妹妹一家人。
如果说火车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朱由校的出行,那么来自奥斯曼帝国的火炮专家艾哈迈德所带来的惊喜,则让他的嘴角一整天都没有合拢过。自从其被俘,来到京城并被送入军事研究院的这几年里,艾哈迈德凭借着对《新制诸器图说》和《军器图说》的深入学习,以及自身卓越的天赋,终于在天启三十一年(1651 年)底,成功地秘密研制出了一种全新的金属螺式炮闩。
可千万别小看这个小小的玩意儿,它的出现对于大明帝国的火炮发展来说,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要知道,目前大明帝国的火炮种类繁多,包括 6 磅铸铁炮、12 磅铸铁炮、24 磅铸铁炮、32 磅铸铁炮、42 磅红夷大炮等五款常规火炮,以及一款迫击炮。然而,尽管这些火炮在口径和威力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实际上只能被简单地划分为前装大炮和后装大炮两类。
对于后装大炮,想必各位看官都非常熟悉。实际上,早在 15 到 16 世纪,欧罗巴人就已经成功制造出了后装火炮,比如葡萄牙人传入大明的佛朗机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如今,后装大炮被广泛的利用在了军舰上,这种后装火炮的设计理念相对先进,装填弹药更为便捷,射击速度也更快,因此在当时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后膛炮采用楔子炮尾组件来封闭炮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技术上的一些难题,这种封闭方式的闭气性能相对较差,这直接影响了射击的精度和射程。
相比之下,金属螺式炮闩则具有明显的优势。它通过凸齿或螺纹与炮尾紧密配合,实现闭锁,能够更有效地封闭火药燃气,从而确保火炮在发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这种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射击的准确性,还能增加射程。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