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多尔衮紧皱的眉头仅仅在一瞬间便舒展开来,仿佛之前的担忧和焦虑从未存在过一般。这并不是因为敌人不够强大。相反,大明帝国的实力才是任何敌人不容小觑的存在。在强大的大明帝国铁骑的面前,即便是再强大的敌人,也注定了其失败的命运。
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万余俄军守城部队奋力抵抗,但最终仅有不到三千人成功逃脱,其余大部分都被明军击毙。不仅如此,大约两千名伤员也被俄军无情地遗弃,成为了明军的俘虏。而两万俄军骑兵,在明军的猛烈抵抗下,也仅有一万四千余人得以逃到乌法。
经过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明军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他们共计歼灭了俄军一万一千余人,俘虏两千余人,战马一万余匹。同时,城中的五千多俄国人也同样沦为了明军的俘虏,为这场胜利增添了更多的荣耀。
但是,胜利的背后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代价。明军的两支满员骑兵部队,在战后竟然仅剩下不到一万三千人。其中,阵亡人数高达五千人,受伤人数也有两千人之多,可以说元气大伤。而下马步战的两个师,作为此次攻城的主力部队,同样承受了巨大的损失,伤亡人数达到六千余人。
综上所述,这场攻城战对于明军来说,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可以说是一场惨胜。
尽管战斗取得了胜利,但明军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他们深知,敌人绝不会善罢甘休,很可能会发起疯狂的反扑。于是,无数的斥候被派往了乌拉尔山脉的隘口,严密监视着敌人的一举一动。
与此同时,疲惫不堪的士兵们也没有时间休息。他们一边将城中所有的俘虏驱赶出城,一边马不停蹄地开始忙碌起来。加固城墙、挖掘北段壕沟,这些都是为了应对沙俄人可能的进攻而必须完成的任务。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明军们日夜不停地劳作着。他们不辞辛劳,只为了能更好地抵御敌人的攻击。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他们想象中的反扑并没有出现。
原来,逃回乌法的盖拉西姆·安基杜诺夫,在狱中第一时间就将此战的经过详细地记录下来,并递交给了公爵菲多特·阿列克谢耶夫·波波夫的手中。这份战报内容详尽,不仅包括了明军是如何巧妙地挖掘战壕、设置障碍以阻止己方骑兵的靠近,还详细描述了他们是如何做到步炮协同,不给守城士兵喘息的机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顺利登城,并迅速扩大战果的。
这份战报让原本准备出兵的波波夫公爵停下了出兵的脚步,他非常仔细的研究了战报中的每一个细节,对明军的战术和战斗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他不得不重新评估局势,重新制定战略。
这份战报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整个西伯利亚的重量,让原本信心满满的公爵如坠冰窖,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信心。
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彻底落入了大明帝国的手中。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