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时空测谎师:双生迷局 > 第203章 智能文明的新芽与远方

第203章 智能文明的新芽与远方(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93 智能青苗的孵化计划

林深去大学参加女儿的\"未来科学家\"开放日,刚进校门就被一群追着机器人跑的学生围住。\"叔叔快看!这是我们组做的'植物翻译机',能听懂含羞草说'别碰我'!\"戴眼镜的男生举着传感器,屏幕上跳动的波形突然变陡,\"你看,现在它生气了,因为你靠太近了。\"

女儿拉着他钻进智能实验室,全息投影里的dNA链正在跳舞。\"这是分子生物学课,\"小家伙指着悬浮的碱基对,\"系统把'腺嘌呤配胸腺嘧啶'编成了儿歌,比背单词好记一百倍!\"讲台前的教授正和伦敦大学的同事实时讨论,虚拟黑板上一半是中文公式,一半是英文注释,AI在中间自动补全推导过程。

\"这青苗计划,是给创新人才的成长搭智能脚手架。\"沈砚舟的全息影像突然出现在实验室角落,他刚从量子计算研究所回来,虚拟白大褂上还沾着虚拟的量子云图案,\"你看这跨校课题库,清华的人工智能、麻省理工的材料科学、新加坡国立的环境工程,学生像点菜一样选组合,系统自动匹配导师组。\"

林深跟着女儿体验\"创业孵化舱\"。大二学生小李正在演示\"智能盲杖\",杖头的传感器能识别台阶、红绿灯,还会用方言提醒:\"张大爷,前面有棵树,往左拐三步就是公交站。\"系统突然弹出提示:\"检测到产品在老年用户中评分92分,但重量超标15%,建议采用碳纤维材料减重。\"小李拍着大腿:\"上周刚想改材料,系统就把供应商联系方式发来了!\"

青苗计划在全球高校推广后,创新的新芽冒得比春笋还快。有直播\"少年实验室\"的,深圳中学生的\"海水淡化玩具\"获了国际奖,系统帮他们申请专利时还提醒:\"这个原理和沙特的大型淡化厂相通,要不要联系他们做迷你版?\";有播放\"学科破壁\"的,艺术生和物理系合作的\"量子雕塑\",能随观者的心跳改变形态,系统分析\"这是把波粒二象性转化成了视觉语言\";还有展示\"失败博物馆\"的,学生们把失败的实验数据上传系统,AI标注\"失败原因:温度控制偏差0.5c\",后来者能直接借鉴,避免重蹈覆辙。

教育部的创新报告里写着:\"跨学科研究成果增长400%,学生创业成功率从3%提到28%,连高中生都能在系统指导下发表ScI论文了!\"林深的侄女在浙江大学学考古,现在天天带着\"智能洛阳铲\"(带光谱分析仪的探测仪)挖遗址,系统会说:\"这层土有商代陶器的痕迹,再往下挖30厘米试试,小心别碰坏文物。\"

沈砚舟在全球青年创新峰会举着个特别的展品:\"这是肯尼亚中学生做的'太阳能烤炉',用的是废弃铁皮和手机电池板,系统帮他们优化了聚光角度,现在能在20分钟烤熟土豆。\"他突然指向观众席,\"那位穿校服的同学,你上周提交的'垃圾分类机器人'构想,系统已经匹配了德国工程师当导师,记得查邮件。\"全场欢呼时,他补充道:\"智能不是让机器取代人创新,是让每个有想法的脑袋都能得到养分,让青苗长成参天大树。\"林深看着女儿在虚拟实验室里给机器人编程序,小家伙嘴里念叨着\"这里要加个爱心算法,让它别碰小朋友\",突然觉得这才是未来最该有的样子。

94 智能绿盾的守护计划

林深跟着环保组织去秦岭自然保护区,越野车刚进山口就被智能栏杆拦住。\"请出示生态准入码。\"AI语音提示,他掏出手机扫码,屏幕上跳出:\"您的鞋底有城市泥土,建议在消毒区清理,避免带入外来物种\",旁边的消毒毯自动喷出雾状清洁剂。

保护区的监测中心像科幻电影片场。墙上的大屏幕分着几百个小窗口:红外相机拍到的金丝猴在吃系统投放的补充食物(显示\"今日进食量达标,含蛋白质23%\");无人机传回的森林火险图,红色预警区被标上\"风速3级,需派巡逻队\";甚至连土壤里的蚯蚓活动数据都有——\"蚯蚓活跃度比上月提升17%,说明土壤肥力在恢复\"。

\"绿盾计划,是给地球装个智能免疫系统。\"沈砚舟的全息影像出现在监测大屏旁,他刚从亚马逊雨林考察回来,虚拟皮肤上还带着虚拟的蚊虫叮咬痕迹,\"你看这生物多样性数据库,从大熊猫的粪便dNA到兰花的花粉传播路径,全被系统编成了保护方案。上周发现的新蝴蝶品种,系统当天就匹配了它的寄主植物,避免被误当成害虫消灭。\"

林深跟着护林员老杨巡山,智能手环不断发出提示:\"前方50米有黑熊活动痕迹,建议绕行;左侧山坡有3棵松树染病,已通知无人机喷洒生物农药(对蜜蜂无害型)。\"老杨点开终端,十年前他靠脚丈量山路,一年走坏5双鞋,现在系统规划的巡逻路线\"既覆盖重点区域,又少走3公里回头路\",还能通过AR眼镜识别植物种类,\"以前叫不上名的草,现在知道是濒危物种,得重点保护\"。

绿盾计划推行三年,自然的回应比数据更动人。有直播\"长江微笑\"的,江豚监测系统显示\"今年观测到127头,比三年前多了89头\",AI分析\"禁渔期延长+智能渔网(只捕成鱼)起了作用\",渔民转产的生态旅游收入比捕鱼还高;有播放\"沙漠变绿洲\"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智能滴灌系统,根据每棵树的需水量精准供水,系统说\"这10万亩胡杨,耗水量比传统灌溉少60%,现在已有候鸟在此歇脚\";还有展示\"城市生物岛\"的,上海陆家嘴的天台花园接入系统,自动调节\"适合麻雀筑巢的灌木密度吸引蜜蜂的花卉品种\",白领午休时能看到黄鼠狼在楼宇间穿梭(系统给它们规划了专属通道)。

联合国环境署的报告里写着:\"全球濒危物种恢复率从14%提到67%,森林覆盖率增长11%,海洋塑料垃圾减少58%!\"林深在社区参与\"认养古树\"活动,通过系统查看他认养的那棵300年的老槐树:\"今日新长3片嫩叶,土壤湿度适宜,有两只喜鹊在筑巢\",女儿画的保护牌被无人机挂在了树杈上。

沈砚舟在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展示了段对比视频:左边是三年前被砍伐的雨林,右边是现在的智能育苗基地,系统正指挥机器人种植树苗,\"每棵树都有Id,长大后会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来自哪颗种子\"。他突然指向会场外的虚拟森林,\"这些树不仅是植物,是地球的肺,是无数生灵的家,更是我们留给子孙的礼物。绿盾的智能,就是让人类学会当合格的地球管家。\"林深看着监测屏里嬉戏的金丝猴,它们的眼神清澈得像山泉水,突然明白最好的保护,是让自然不必刻意\"被保护\",只需自在生长。

95 智能织网的社区计划

林深家楼上搬来个快递小哥,第一天就闹了笑话——晚上十点还在拆快递箱,吵得楼下老太太睡不着。社区网格员小张通过\"织网系统\"收到噪音预警,刚想上门,系统已经推送了解决方案:\"该住户白天工作14小时,只能晚上整理,建议协调社区储物间给他用,每晚7点前可使用静音工具拆箱\",附带\"老太太喜欢越剧,可邀请她参加社区越剧班转移注意力\"。

社区服务中心的\"需求匹配墙\"更神。屏幕上滚动着居民的求助和供给:\"有闲置婴儿车,适合6-12个月宝宝\"配着照片;\"需要人帮忙给老人理发,每周六上午\"标注\"可换修水管服务\";最暖心的是\"我会修旧钟表,想教给退休的老伙计们\",下面已经有8个人报名,系统自动建了群,约好了周六在共享空间开课。

\"织网计划,就是把社区的每个角落都织进温暖里。\"沈砚舟的全息影像出现在社区广场,他刚从新加坡社区治理论坛回来,虚拟衬衫上别着\"社区共建者\"徽章,\"你看这智能议事厅,张大爷想加装电梯,李大姐担心采光,系统生成3d模拟图,展示不同方案的电梯位置对每户的影响,还算出'最优出资比例',最后全票通过。\"

林深参加社区\"技能互换\"市集时,彻底开了眼界。退休教师王阿姨教新市民学普通话,换年轻小伙教她用智能手机;开面包店的夫妇提供每天的临期面包,换小区医生每周给他们做健康监测;最绝的是聋哑人小李,他用手语教大家\"应急手势\",换邻居们帮他照看放在社区驿站的快递(他听不见电话),系统实时翻译手语,连小孩都学会了\"谢谢危险\"怎么比。

织网计划覆盖的社区,矛盾少了,人情味浓了。有直播\"独居老人守护\"的,系统监测到刘奶奶三天没出门,自动派志愿者上门,发现老人感冒了,同步联系社区医生,买菜、送药一条龙,\"比亲儿子还快\";有播放\"新市民融入\"的,从农村来的保姆小陈通过系统学\"城市礼仪\",\"知道了进主人家要换鞋,不能随便翻冰箱\",还跟着AI学做西餐,现在雇主家的孩子天天盼着她做\"小陈阿姨牌牛排\";还有展示\"社区记忆馆\"的,老照片、旧物件通过全息技术\"活\"了过来,70岁的赵叔指着1980年的供销社照片说:\"这是我爸开的,当时卖冰棍三分钱一根\",系统自动关联\"供销社到超市的变迁史\",让年轻人看得入迷。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