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陵办事我放心,以她的能力安排这些事情易如反掌。
可刘仁轨并不知道我和兰陵的私事,作为皇家农学院的学监,老刘是下了硬气要把李敬玄踩在脚下,不能坐等李敬玄羽翼丰足。
农学如今想把声势造出来光凭借多年来骄人的成绩难免落了下乘,要趁了这些成绩制造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充自身实力,加大引进高质量师资力量同时,扩大招生范围势在必行。
春季招生在计划内的二百人名额上翻了三番,只要通过乡试的学子均有报考农学的资格。这一下让春闱落第的却想留在长安继续深造的各州道贡生看到了希望,虽然专业不对口,可凭借多年求学的基础在农学里深造个几年绝对不会比旁人差。
先不论农学的背景,光是这学监、少监的名号就让大批学子趋之若鹜。有机会去农学,一旦学出来抬头挺胸的自称宰相门生,是堂堂兵法家、算学王家侯爷手底下调教出来的人,光这资历就能唬家乡父老个跟头,至于过不过春闱的事谁还敢追究?
农学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功绩让刘仁轻有提出扩张的底气,甚至没等刘仁轨向上面提出这个议案前已经有人提过这个意向了。曹老伯赶在老刘前面就向圣上递了奏折,建议在如今的基础上将农学的规模扩大,这样不但能让更多难以成就功名的学子走入农学成为国家有用人才,还给国家日益兴盛的基础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是国之根本,不能掉以轻心,农学更是重中之重,工部愿意为农学的发展提供一切便利,大唐兴盛从农学抓起云云。
老家伙不愧是多年官场上混迹下来的老油条,觉得曹老伯为人比我圆滑得多,不管是工学院还是农学院,都是挂了工部的名号。能在刘仁轨和李敬玄两个死对头里左右逢源就能看出曹尚书在李治、武mm面前都吃得开,该捧的都捧,该不得罪的都不得罪,看来我得拜师学艺。
为了配合学院的扩招,刘仁轨专门给我放了几天假重新规划下新的管理办法,正爬了书案上重新细分农学里的学科。绞尽脑汁地按后世学院学科制度订一个新的教学计划,颖忽然抱了九斤转进来。“幼学的几个先生托管家给您捎个话,说是想从您手里得个去农学的荐举,您觉得呢?”
幼学的几个老师都是落榜的考生。作为士人不甘心一辈子在教学岗位上混吃等死是正常的,可他们一走这学校的孩子谁来负责?如今家里学堂已经是远近闻名的模范小学了,十庄八店的孩子都指望了这地方学点文化呢,忽然没了老师不是成了笑话?
“尽量留下,要不工钱上……”放下笔,揉揉太阳穴,有点为难。士人最不爱听的就是工钱,人家认为这是对他们身份的不尊重,给老师酬劳的时候很特殊,得拿红巾子裹了,整齐地码在托盘里端过去。端盘子的人身份还不能低。按规矩得家主亲自送去,平时都是颖送,怀孕后改了管家去,现在好,人家打算辞职了。“要不把工钱改成供奉吧,几个老师都按了咱家几个老人的供奉算,这样身份上也不差多少。”
“那得您去说,”颖皱皱眉头,能听见她心里打算盘的声音,“这可是大价钱了,按供奉,周医生半年得八贯,家里往后有了男孩还得算半个,这一下增添这么多,一年下来百十贯都挡不住呢。”
“咱家出了,我去说。”既然搞了学堂就别省这点投资,家里这些老师人品都是顶齐得好,又搞了这几年都有经验,放农学里不一定能显出本事,可在幼学里个个都是劳模。“你别心疼这点,咱家里不比以前,既然想留这点名声就别省这点小钱,学学人刘仁轨,老命都不要了。”
颖扑哧一笑,“还真是,下了这本钱,真打算让九斤往后上幼学呢?”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