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大唐凌烟志 > 第291章 虎牢关大战(七)

第291章 虎牢关大战(七)(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凌敬早年加入窦建德起义军后,因“足智多谋,有大志”被任命为主簿(掌文书机要),成为军政核心幕僚。窦建德在河北建立夏政权后,凌敬因屡献良策渐获夏王信任。他以劝谏宽仁,树立了夏政权的道义形象。

武德二年(619年)窦建德攻破赵州,俘虏唐将张昂、陈君宾等,因对方坚守不降欲处死。凌敬得知后,立即以身劝谏,强调忠臣应受尊重,并举例窦建德麾下大将高士兴曾投降罗艺之事,点明诛杀忠臣将动摇军心。窦建德当年纳谏释俘,此举成为夏政权“宽厚从谏”的典范。

自此,凌敬一直参与夏政权军政决策,不久升任国子祭酒,又因屡献战略,窦建德擢升其为国子祭酒(最高文教官职),标志其正式进入夏政权领导决策层。此职虽属文教,实为窦建德笼络士人的象征,凌敬借此直接参与核心军议。

凌敬最为人称道的事件发生在武德二年(618年)赵州之战后。窦建德因唐将张道源等人坚守不降而震怒欲杀之,凌敬以“犬各吠非其主”为喻,直言杀俘将寒将士之心,并反诘窦建德:“若您的大将高士兴见敌即降,您当如何?”此谏直指窦建德用人矛盾,终使其释放俘虏。此事不仅体现凌敬的胆识与辩才,更奠定其“强谏诤”的谋士形象。

凌敬当时虽名义上是文教官职,实为窦建德笼络河北士族、构建政权合法性的关键设置。凌敬借此跻身核心决策圈,成为少数能直接影响窦建德战略的高级幕僚。

隔日,凌敬献计被拒的消息传到后帐,窦建德的妻子曹氏忧心如焚,急忙来劝:“大王!祭酒凌敬乃智谋之士,其言不可不听!如今虎牢难下,何不依他之计,自滏口(邯郸峰峰矿区)乘虚而入,席卷山北(山西),再联合突厥西攻关中?唐军必回救,郑围自解!若再顿兵于此,空耗钱粮士气,何时才能成功?”

曹氏的分析句句切中要害,几乎点明了凌敬战略的核心与联合突厥的外交手段。然而,被“义气”和将领们“高昂斗志”裹挟的窦建德,此刻已听不进任何迂回之策。

窦建德听闻夫人之言,断然摆手,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口吻,面带怒色道:“妇人焉知军国大事!我既为救郑而来,郑国命悬一线,我岂能畏敌而失信?此战必打,勿复多言!”

曹氏(史称曹皇后)作为窦建德之妻,其生平虽因史料有限难窥全貌,曹氏具体家世不详,但早年在窦建德尚为平民时就已嫁其为妻。两人皆以节俭朴素着称,隋末民生凋敝的环境塑造了他们共同的价值取向。

隋炀帝征辽东时,窦建德任二百人长,因目睹兵民困苦愤而抗命,助孙安祖聚众高鸡泊起义。后窦建德全家被隋军杀害,他率残部投奔高士达。此间曹氏始终跟随,在窦建德辗转河北、山东的起义初期,她既是生活伴侣,也是精神支柱。

窦建德(618年)自立称夏王以后,曹氏虽为王妃(后为皇后),仍“不衣纨绮,所使婢妾才十数人”,与民间疾苦共情的行为,成为窦建德政权“仁厚”形象的重要符号。

武德二年(619年),窦建德击败宇文化及,俘获隋宫数千宫女及大批官员。曹氏主张遣散宫女、善待降臣,窦建德纳其言,释放宫人并任用隋官如裴矩等,此举赢得士民归心。

武德二年八月,窦建德迁都洺州,正式建立天子旌旗,册封曹氏为皇后。此时大夏据河北、山东,与唐、郑鼎立。曹皇后虽无实权,但其德行成为政权合法性的精神内核,史载“河北百姓至今思之”。

但曹氏并非仅居深宫,窦建德与突厥联姻、礼遇隋室遗族等决策,均隐含维系政权正统性的意图,曹氏作为核心家庭成员,对此类政治运作也有参与。窦建德欲杀俘将张道源等人时,曹氏虽未直接谏言,但谋士凌敬以“犬吠非主”喻忠臣,窦建德释俘。此事侧面反映曹氏与凌敬等文臣共享的仁治理念,已经影响了窦建德的政策倾向。

至武德四年(621年)虎牢关战役前,曹皇后已深谙夏政权存亡之道,她已经看到窦夏政权内部存在的隐患,当时,窦建德因误杀大将王伏宝、谋士宋正本,导致谗言横行、决策闭塞。面对外部危局,王世充困守洛阳,窦建德受“唇亡齿寒”之说所动,欲冒险直援。

曹氏基于对丈夫性格的了解和战略判断,在凌敬提出“北渡黄河、西取关中”的奇策后,迅速支持该方案,并进一步提出联突厥、击唐虚的补充策略,展现出超越时局的前瞻性,已然是危机中的清醒者。

曹氏生平止于虎牢关之败,窦建德战败被俘杀后,她随齐善行等携传国玺降唐,此后史册再无记载。其形象被后世提炼为“俭德皇后”,以身作则的朴素作风,成为隋末乱世中罕见的道德标杆。她的生平轨迹,实为隋末农民政权理想主义精神的缩影,在野心与仁德、存续与道义的撕扯中,最终湮没于历史洪流。

然而,当年凌敬的良策,最终湮没在郑使的哭求、将领的腐败私心与窦建德那近乎固执的“信义”枷锁之下。若窦建德纳其谏,或可改写唐朝统一进程,不过,历史长河终究不会倒流,夏军的命运齿轮,在虎牢关前,已经无可挽回地滑向了覆灭的深渊。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