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今天第四更了。求月票,求推荐票,求各种支援~!
与大明社会接触越深,徐元佐就越有种错觉:明明是封建社会,为什么感觉比后世还要自由开放呢!
简直没有什么是违法的!
出书没审批也就罢了,连出版社都可以想弄就弄一个!只要请得到人,有个地方,于是就可以明目张胆地开工了。
就算是真的印了小黄书都没人管!
还能大卖……
徐家的书坊就是如此。
严格来说,书坊分为经营性书坊和自家用的两种。
对外经营的书坊不会用太好的工人和材料做雕版,因为那样增加了书籍成本,减少了利润空间——书都有行价,又没版权,你家太贵买主就换一家买。
对于寻常士庶人家而言,书坊当然不是家里能够自备的,光是雕版匠人的工钱都能吃穷他们。不过对于缙绅人家,尤其是徐阶这样的高端缙绅,家里养个戏班子啊,养个刻书坊啊,都是小事。在他们看来,凡是要用到的全都应该自己置办一套,否则岂不是太掉价了?
而这种刻书坊养在家里,干嘛用呢?
一来是主人家积攒了文稿、诗词,这个得印上数十本散发好友、同学。刻板还得存着,方便日后出文集。
二来是逢年过节、老人家生日,得刻些佛书道经,捐给寺庙道观。这是做功德的事。
三来就是有人借用。譬如陈继儒那样的隐士,名头很大,钱财没有,要刻书怎么办?当然是问土豪朋友去借咯。于是主家也得到了声望,又积累了人情。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