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才孔明,卧龙培养计划
全才孔明,卧龙培养计划
却说秦瑱领军回寿春才发现诸葛亮已经被招了过来。
在刘备的请求之下,便动了培养之心。
经得宴会上二人一确定,算术》、《史记》、《战国策》等。”
“年十四,初观《孙子》、《尉缭子》、《管子》、《商子》、《魏公子》、《司马法》等书。”
“后又学过两年《四民月令》、《六韬》、《易》、《韩非子》、《左传》、《墨子》、《吴子》。”
“至于如今,正在观老庄之学,皆是初观大略,一无所成也!”
他这么说着,自是眉眼低垂,觉得秦瑱从蔡邕所学,必然博学,他看的不过是一些烂大街的东西,自然不好骄傲。
而秦瑱听着这一连串的书籍名单,不由一阵心惊。
怪不得日后孔明几乎样样全能了,别的不说光是这些书籍,就已经包含了儒家经典、兵家经典、法家经典、史家经典。
甚至连刚成书不久的农学专著《四民月令》都看过。
这还只是十八岁的孔明,若是一直这么积累到二十七岁,那自比管仲乐毅,自然没什么问题。
思虑之间,他不由微微一笑道:
“似孔明之言,即便只是初观大略,亦是博览众家之长!”
“如今必是学有所成,吾却不知从何教起,但不知孔明欲从我学何务?”
对于孔明,他并不准备用填鸭式教育。
因为孔明不同他人,填鸭式教育针对的是学不进去的人。
“愿从先生学些实务!”他是个有追求的人,之所以要跟从秦瑱学习,想要学的是经验。
若是秦瑱叫他一些空乏虚礼,他反而不喜。
对于这个回答,秦瑱自是极为满意道:
“实务二字却是用得妥当,若论吾道,无非实事求是!”
“孔明愿学经世致用之学,吾自当授也!”
“不知孔明以为汉何以衰也?”
诸葛亮闻言,心知秦瑱这是要教自己基础知识了,当下整理了下语言便道:
“依学生之见,汉所以衰之故,无非在于上下两重。”
“上者桓灵二帝宠奸佞,而远贤臣,不恤百姓而好奢靡,由此坐失天下万民之心。”
“下者贪官污吏横行,豪族兼并土地,致使百姓失其田,耕者无其地。”
“兼之自顺帝以来,天灾接连不断,人心浮动,由是张角借以大贤良师之名一经煽动,便即生乱!”
“至于此地,朝廷本当奋力剿贼,平其乱象。”
“奈何先帝错听刘焉之言,废州立牧,君权下放,各地诸侯乘势而起,割据一方,朝廷无力控之,由此而衰!”
“那孔明以为汉室之衰,当如何救之?”
诸葛亮闻之,又思虑了一阵,便道:
“在学生来看,这天下大势,分分合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如今乱象如此,当寻一霸者扫平诸乱,上劝君王勤政爱民,下平乱象安百姓。”
“重整朝纲,剿奸除恶,抑制豪族,广分田地。”
“若如此,汉室当可再兴!”
不得不说,诸葛亮的见识远远超脱了他的年龄,一番话语之中,已然显现出了其主政之能。
“若依孔明之言,汉室自当再兴。”
“然则先汉至今四百年,光武至今一百余年。”
“如此观之,百年之后,汉室岂不是又当四分五裂?”
“及至彼时,可再有一个孔明来抚平乱象?”
此言一出,诸葛亮自是愣了一会儿,不知该如何回答。
实则他这番话语就对刘备说过。
彼时刘备可是对他大赞盛赞,直呼他为金玉之才。
可现在秦瑱一问,他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