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武侠小说 > 很平凡的一生吧? > 第737章 宋若莘谈判

第737章 宋若莘谈判(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天价?” 张茂猛地拍桌,算盘珠子噼里啪啦掉了一地,“宋大人可别忘了,我救的是皇亲国戚!昨夜若不是我带着人拦住那些红了眼的契丹人,赵公主此刻怕是已成了刀下鬼!” 他忽然凑近,声音压得像蚊子哼,“那些契丹汉子说了,要拿公主的人头祭旗,是我花了五千两银子才按住的!这笔钱不该算?”

宋若莘端起茶盏抿了口,茶沫沾在唇角也不在意:“张头领的人伤了十七个,府衙可以另拨五千两医药费。至于木料,我让人看过,不过是些普通松木,值不了三十两。” 她将茶盏往桌上一磕,“六万两,一分不能多。”

“放屁!” 张茂霍地站起,腰间的玉佩撞在桌角,发出沉闷的响,“我那十七个弟兄里,有三个断了胳膊!这辈子都抡不动刀了,不得给安家费?一个人五千两,三七一万五,这笔钱你出?” 他忽然扯开衣襟,露出肚腹上道狰狞的疤痕,“昨夜我为了护着贵人,被契丹人的飞镖划的!这伤不要钱治?”

宋若莘的目光在他疤痕上停了停,忽然笑了:“张头领这伤是去年跟城西赌场老板抢地盘时留下的,府衙的卷宗里记着呢。” 她从袖中掏出本账册,哗啦啦翻到某页,“三月初七,你带人砸了王记赌场,被护院用镖枪划伤腹部,这事总作不了假吧?”

张茂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半晌才梗着脖子道:“就算不算我的伤,那烧毁的仓库总得赔吧?里面存着二十坛陈年汾酒,是给李知府贺寿的,一坛就值百两!”

“哦?” 宋若莘挑眉,“李大人的生辰在腊月,张头领三月就备下贺礼,倒是有心了。” 她忽然合上册子,“府衙可以再加五千两,六万五,再多一分,我现在就回府。”

“十二万两!少一文都免谈!” 张茂忽然狮子大开口,肥脸抖得像筛糠,“不然我就把那些契丹人放进来,到时候别说六万两,就是六十万两,你也别想从我这带走人!”

宋若莘的脸色终于沉了沉:“张茂你别太过分!大同府全年的矿税也不过两万两,十二万两要让百姓不吃不喝缴六年!” 她抓起茶盏就要往地上砸,却被张茂一把按住手腕。

“宋大人息怒!” 张茂笑得像只偷腥的猫,“咱们慢慢谈嘛。你看,我这弟兄的安家费一万五,烧毁的木料五千,仓库汾酒两万,再加契丹人的封口费五万,这就八万五了!” 他掰着短粗的手指,“再加上原先的六万,凑个整,十二万不多吧?”

“你这是漫天要价。” 宋若莘抽回手,帕子狠狠擦着被他碰过的地方,“府衙最多出七万,再多就得请田大人带着兵过来评理了。”

“七万?” 张茂往椅背上一靠,从怀里摸出个油布包,“宋大人瞧瞧这个。” 里面竟是子鱼的半支竹笛,笛身上还沾着血,“昨夜若不是我让人把子鱼姑娘及时送出去,这笛子就得跟她的尸首一起烧了。就冲这个,加一万两不多吧?”

宋若莘的指尖猛地攥紧帕子,珠花在鬓角颤得厉害:“七万五。再多,我现在就去搬救兵。” 她起身作势要走,裙裾扫过桌角,带翻了个茶罐,茶叶撒了满地。

“八万!” 张茂急了,一把拉住她的衣袖,“不能再少了!我这就给弟兄们发安家费,还得给契丹人送粮食,处处都要用钱!” 他忽然压低声音,“宋大人偷偷告诉我,那几位贵人到底是啥来头?值得李知府花这么多银子赎?”

宋若莘甩开他的手,从袖中掏出张新文书:“八万五,三分利,按市价算利息,五年内从商税里抵扣。” 她将毛笔塞进张茂手里,“签不签?”

张茂的手指在 “八万五” 上捻了半天,忽然往文书上吐了口唾沫,抓起笔歪歪扭扭签下名字:“罢罢罢!谁让我张茂心善呢!” 他忽然想起什么,又加了句,“得盖府衙的朱印,不然我可不认!”

宋若莘从随从手里接过印泥,“啪” 地按在文书上,鲜红的印鉴在 “八万五” 三个字上格外刺眼。她收起文书转身时,听见张茂还在嘟囔:“其实九万两才合理……”

跨出天一楼的门槛,宋若莘回头望了眼那扇染血的木门。晨风吹起她的裙角,露出绣鞋上沾着的血痕 —— 那点红,像极了文书上那个沉甸甸的 “九万两”,压得人喘不过气。随从在身后低声问:“大人,真要给九万两?”

宋若莘没回头,珠花在风里轻轻颤动:“你可知大同府有多少农户?一户人家全年的用度不过十两银子,九万两,够九千户百姓活一年。” 她将文书往袖中一塞,“张茂要的哪是赎金,分明是在剜大同府的肉。”

天一楼内,张茂正对着文书上的朱印傻笑,忽然想起昨夜赵新兰塞给他的玉佩,忙摸出来对着日光瞧。玉上的龙纹在光下流转,他忽然狠狠扇了自己一巴掌:“娘的!早知道该要十五万两!”

门外的日头渐渐升高,照得地上的血渍泛出乌黑。宋若莘踩着那片暗红往前走,忽然觉得裙角的红痕像极了账本上的赤字,一笔一笔,都刻着沉甸甸的银钱,压得整条西南街都在轻轻发颤。

夜色漫过天一楼的飞檐时,张茂攥着那张九万两的借条,指腹反复摩挲着李星群的朱印。账房先生正用算盘噼啪计算利息,他忽然抬头道:\"头领,按三分利算,三年后连本带利要十二万七……\"

\"十二万又如何?\" 张茂往嘴里塞着蜜饯,肥腻的手指在借条上敲出轻响,\"李星群要是敢赖账,咱们就把这借条抄个百八十份,贴满大同府的城墙 —— 让全天下都瞧瞧,他这知府是怎么欠着草寇的钱!\"

话音未落,窗外忽然掠过一道黑影。张茂猛地按住腰间弯刀,却见檐角的铜铃轻轻晃动,只有片枯叶落在窗台上,沾着点未干的血迹。

天一楼后院的老槐树下,那个十四岁的契丹少年正用树枝在地上画着狼头。月光透过枝桠落在他脸上,映出与年龄不符的狠戾。三个蒙面汉子从阴影里走出,为首的人掀开面罩,露出萧老七侄子那张缠着绷带的脸:\"三更时分,火油已备妥。\"

少年握紧藏在袖中的火折子,火苗在掌心明明灭灭:\"张茂的人换岗时会喝烈酒,咱们从柴房动手。\" 他忽然往地上啐了口,\"九万两买五条命?便宜他们了!\"

而此时的偏厅里,赵受益正用银簪挑着灯花。陈旸站在阴影里,声音压得像夜风:\"陛下,张茂与宋若莘的交易,属下都听见了。\"

\"九万两。\" 赵受益轻笑,将银簪在烛火上燎得通红,\"李星群倒是舍得。\" 他忽然往窗外瞟了眼,\"契丹人的动静,查得如何?\"

\"已有三十余人聚集在篱笆墙外,看模样是要放火。\" 陈旸的手按在剑柄上,\"要不要属下……\"

\"不必。\" 赵受益将烧红的银簪按在借条的边角,焦糊味立刻弥漫开来,\"让他们闹。闹得越大,李星群就越难收场。\" 他望着银簪上的黑痕,忽然想起李星群当年在下邑说过的话 ——\"治大国如烹小鲜\",此刻倒成了绝妙的讽刺。

知府衙门的灯笼在风里摇晃,李星群站在地图前,指尖划过西南角的红圈。柳珏端来参汤时,见他鬓角的银丝又添了几缕:\"宋若莘说,张茂收了借条后,立刻加派了一倍的人手守篱笆墙。\"

\"他是怕契丹人坏了买卖。\" 李星群的指尖在 \"天一楼\" 三个字上重重一点,\"但最该防的,是墙里的人。\" 他忽然转身,\"让陆务观把亲兵换成便装,别带甲胄 ——\"

话未说完,院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李全撞进门来,手里的灯笼晃得厉害:\"大人,西南角…… 西南角起火了!\"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