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他一天接一天,夜以继日地苦练,终于有了一些收获。在修炼上,他终于迈进了玄阶的门槛,虽然在玄门里,这个水平只是刚入门,但至少他已经跨过了这个门槛。因此,他的信心更足了,铆足了劲儿,想要窥探更高深的境界。然而,修行之路就像攀爬天梯,绝不是只靠苦心就能达到目标的。
进入玄阶之后,他似乎碰到了瓶颈,修为停滞不前,卡在了道玄境不窥天通的阶段。三十年的光阴匆匆流逝,他终于恍然大悟,意识到一味的苦修已经无法带来突破。他想到山下的百姓正遭受着多灾多难的生活,于是他决定下山历练,或许在红尘中能够得到一些机缘。
于是,他几次三番出山,正心门因此在民间有了威望。虽然在玄门中,正心门可能只是九牛一毛的存在,但在方圆数百里之内,正心门也算有了香火。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来拜师的人也陆续找上门来。全心子心在道家,收徒之事全凭缘法,有缘者他大开方便之门,无缘之人即使资质再高或付出再多钱财,没有那个机缘,他也只是摇头拒绝。正心门由此而开,门徒虽然不多,但也算不少,百十来人的道观因此多了些生机,也多了些热闹。
这一天,全心子闭关打坐,忽然感到一阵心烦意乱,明白这是有事发生的征兆。于是他放下悟道,出关等待事宜的发展。然而,直到黄昏时分,道观中依然如往常一样平静,除了来往的香客,没有一丝异样。
夜幕降临,又到了半夜子时,全心子以为今日可能无事发生,或许是因为自己的修行不够,这才导致无法入定。经过一天的平静,他的心境也跟着静了下来,便打算再次闭关参悟之前留下的困惑。
就在这个时候,天空中突然响起一阵闷雷,紧接着哗哗的暴雨倾盆而下,满山的水汽蒸腾不止。全心子眉头一皱,他来此已有七十余年,明白这大雨山灌凡家,虽然它今夜来得异常突然,之前毫无征兆,但既然已经下起,恐怕山下的百姓多半会遭殃。于是,他当即命令弟子下山救护,尽量赶在山洪到来之前,帮助更多的百姓撤离。
众弟子领命下山救护,全心子也就无心闭关。他望着天空中滚滚的黑云,心中明白这大雨恐怕没有十余日不会停歇。真要如此,眼下正值春耕之节,山下的百姓今年恐怕难有收成。
全心子心中不忍,虽然他一身所修乃是道法自然,但此时若不管,山洪化作灾年,百姓的日子将如何度过?想到这些,他抽身搭剑,一跃飞上神兵,以御剑之行来到云层之上。俯身四望,仅仅半个时辰,山下已是水流交汇,再要不管,不出三刻便会有洪水摧下。
全心子一剑横扫,以道家神通搅乱云层,随后又将神兵放出,穿插纵横间,那滚滚的乌云开始涣散。罡风吹拂着水汽,被他以灵识引向四周,尽量将雨水扩散到更远的地方。
忙活了半夜,全心子方圆七百余里摆动,暴雨洪流被他搅乱成春雨如油,山下的百姓因此免遭了灾祸。回到观中,正心门的弟子也多半撤回,只有十多人尚在山下为半夜撤走的百姓搬家忙碌。
雨过天晴,道观中迎来了一缕清爽的朝阳。全心子不禁转头去看,只见淡淡的云朵挂在一轮七彩的虹桥之下,那朝阳远眺着虹桥,身边的云朵也藏着金边。这样的意境,全心子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忽然有些感悟。大日之高,如水流之善,善者道家有云,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或许,这就是道。哪里有什么闭关,哪里有什么感悟,所谓道法自然,无拘无束,无为无求,无有一切缘法。道就是道,没有旁的什么。
全心子突然觉得心里豁然开朗,就像身上的枷锁开始松动一样。他感到一股股天地灵气从心灵深处涌出,流遍全身,昨晚耗尽的灵力慢慢恢复,凝结得越来越结实。他的心境中开始出现了一丝道的痕迹,识海中的灵力也开始慢慢凝聚。
渐渐地,一缕道印开始在识海中显现出雏形,慢慢下沉到丹田,那里也渐渐有了温暖的感觉。这是道印凝结的征兆,全心子立刻明白,一旦道印成形,他就能真正踏入道玄境。如果三印合一,他甚至有机会登上天阶。
心里一阵欢喜,他正打算回去闭关修炼,专心凝结道印,以免在烙刻时出现差错。可就在这关键时刻,山下传来弟子们的喧闹声,他们以为全心子在山门等他们,高声呼唤。全心子的心境被打断了。
心境一乱,再想回到刚才那种状态就难了。全心子尝试了几次,但都无功而返,最终只能无奈地摇头,心想机缘已失,或许这就是他的命。
道印凝结到一半,雏形卡在丹田,无法完成。如果强行烙刻在紫元真炁上,后果不堪设想。全心子只好放弃,抬头看到山下十来个弟子已经快到跟前了。为首的弟子带着两个孩子,一个十岁左右,一个六七岁。全心子叹了口气,问起原因。
原来这两个孩子是山下老农祝老汉的孙子。全心子记得祝老汉,知道他家境贫寒,道观里没少帮忙。几年前,祝老汉的儿子儿媳外出赶集后就没了消息,留下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全靠祝老汉抚养长大。
昨晚突然下起大雨,山洪暴发,全心子派弟子下山帮忙。祝老汉家的耕牛正好要分娩,倔强的牛不肯离开家,就在牛棚里艰难产子。
祝老汉一个人带着两个孙子,生活本就艰难,耕牛对他来说意义重大,是他全家的生计。他不敢轻易放弃,而那位全心门的弟子修为不够,无法强行带走耕牛。就这样,祝老汉留下照料耕牛,两个孙子托付给其他弟子避难。
弟子们带着孩子们和师兄弟们商量后,决定带着山下的百姓往高处躲避洪水。忙活了两个时辰,最近的山村六十余户村民刚刚安置好,众弟子正准备返回,想去稍远的村庄继续安置。可就在这时,天刚亮,本该持续半月的暴雨竟然渐渐停了下来。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