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风流俏佳人 > 第794章 归途

第794章 归途(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卯时三刻,天光微亮,那东方的鱼肚白才刚浸染了薄薄一层胭脂色,将将驱散了浓黑夜幕的最后一角沉凝,宫苑深处尚沉浸在一片黎明前的寂静里,唯有檐角风铃偶尔被晨风惊扰,发出三两声细碎清响,更衬得这宫廷幽深难测。

药殿之内,烛火早已燃尽,只余下一点冷灰的气息混杂着草药清苦,杨妙妙与橘桔梗二人,因前夜劳心,此刻犹自沉睡于锦衾绣榻之中,眉宇间尚带着几分未曾散尽的思虑痕迹。

忽闻殿外一阵急促如骤雨般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踏碎了这黎明时分的静谧,那声音沉重纷沓,显是身披重甲、手持利刃的精锐之士方能发出,紧接着,“哐当”一声巨响,殿门竟被一股沛然大力生生撞开。

门轴悲鸣,木屑纷飞,冷冽的晨风裹挟着肃杀之气瞬间涌入,将殿内暖意驱散殆尽。

杨妙妙与橘桔梗皆是身经百战、灵觉敏锐之辈,这惊天动地的声响刚一入耳,便如冷水浇头般惊醒过来。

妙妙霍然坐起,素手已下意识探向枕边,那里藏着一柄淬了剧毒的短匕,匕身冰凉,映着她瞬间清明的眼眸,寒光一闪。

橘桔梗则如灵猫般翻身下榻,足尖点地无声,身形已如鬼魅般滑至窗边阴影处,青丝微乱,一双杏眼圆睁,警惕地望向殿门方向,袖中几枚淬毒银针已然蓄势待发。

待得看清闯入门内为首之人,两女紧绷的心弦却是一颤,不由得齐齐愣住。

但见那当先一人,鹤发鸡皮,身形佝偻,拄着一根看似寻常的乌木拐杖,正是摘星处掌事一寸金。她身后影影绰绰,挤满了麟嘉卫的精锐悍卒,个个甲胄鲜明,腰佩长刀,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将殿门堵得水泄不通。

肃杀之气扑面而来,令人窒息。更令二女心头巨震的是,那一寸金老妪浑浊昏黄的眼珠之后,分明侍立着数名气息沉凝、目光如电的顶尖高手,这分明是有备而来,来者不善。

“你们要干什么?”橘桔梗柳眉倒竖,强自压下心中翻涌的惊涛骇浪,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厉声喝问。

一寸金缓缓抬了抬松弛的眼皮,浑浊的眼眸深处,竟有两点刺目的金光一闪而逝,快得令人以为是错觉。她枯瘦如柴的手看似随意地搭在拐杖上,周身却散发出一股无形无质却又沉重如山的威压,引而不发。

这气息虽不张扬,却如深海暗流,让杨妙妙和橘桔梗这等高手瞬间明白,眼前这看似风烛残年的老妪,实乃深藏不露的顶尖宗师。再配合她身后这众多气息沉凝的高手与虎狼之卒,若动起手来,二人绝无半分胜算,便是想逃,也插翅难飞。

“少爷有令!”一寸金的声音嘶哑低沉,如同砂纸摩擦,在寂静的殿中回荡,“启程回家。二位姑娘,”她顿了顿,那“姑娘”二字从她口中吐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冰冷,“请吧!”

一个“请”字,尾音拖得极长,客气中透着森然寒意,毫无转圜余地。

杨妙妙与橘桔梗对视一眼,电光石火间,万千念头已从彼此眼中掠过。慌乱、惊愕、不甘、了然,最终尽数化为一片冰冷的明悟。

橘桔梗心中更是惊涛拍岸:她精心策划、刚刚掀起的叛乱火苗,原来早已被杨炯洞若观火。那所谓的“密信”、“时机”,不过是对方抛出的诱饵,请君入瓮罢了,可笑自己还自以为得计。

更致命的是,她身为潜龙卫大总管,根基尽在倭国,离了这片土地,便如离水之鱼,爪牙尽失,成了无根浮萍。

杨妙妙深吸一口气,那微凉的晨风似乎吹散了她眼中最后一丝迷惘。她面上惊惶之色褪去得极快,瞬间竟恢复了平日的从容淡定,甚至唇角还勾起一抹若有似无、带着几分自嘲的弧度。

她也不多言,只坦然自若地自榻边取过一件素色云纹锦缎外袍,随意披在身上,青丝未绾,素面朝天,竟是一副轻装简从、随时可走的模样。

她款步走向殿门,步履沉稳,仿佛只是早起散步,对周遭剑拔弩张的气氛视若无睹,径直穿过刀丛般的麟嘉卫,站到了一寸金身侧,淡淡吐出一个字:“走。”

这份镇定,连一寸金浑浊的眼中都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色。

橘桔梗看着杨妙妙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事已至此,徒呼奈何?她终究是枭雄心性,既知不可为,便不再做无谓挣扎徒增笑柄。她迅速转身,动作麻利地收拾起自己寥寥几件要紧物事,塞入一个小巧的革囊中,动作虽快,却无丝毫慌乱之态,显是心志坚韧之辈。

收拾停当,她亦步亦趋地跟在杨妙妙身后,在众多麟嘉卫鹰视狼顾下,默然走出了这座曾承载着她野望的药殿宫室。

殿外晨光熹微,空气清冷,却带着一种名为“失去自由”的沉重枷锁气息。

行至宫门之外,景象豁然开朗,却也更为震撼人心。

只见宫前宽阔的广场之上,旌旗猎猎,兵戈如林。

杨炯一身红色麒麟服,外罩乌金软甲,跨坐在一匹通体如墨、神骏非凡的乌云马上,身姿挺拔如松,在微明的天光下,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雄浑气度。

他身旁,并辔而立的正是杨渝,亦是一身红甲,未戴头盔,一头乌发高高束起,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和英气逼人的眉眼,手持丈二点钢长枪,枪尖寒芒在晨光中吞吐不定,凛然生威,巾帼不让须眉。

二人身后,军阵肃然,鸦雀无声。

左侧是麟嘉卫,玄甲赤旗,旗上狰狞麒麟踏云吐火,透着森严法度;右侧是螭吻营,黑甲红旗,旗上螭吻龙首鱼身,翻江倒海,煞气冲天。

三千虎贲之士,盔明甲亮,刀枪如林,阵列齐整,呼吸仿佛都凝成一股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麒麟旗与螭吻旗双赤交映,在渐起的晨风中招展,猎猎作响,仿佛两条蛰伏的凶兽,随时准备择人而噬。这军容之盛,阵列之严,绝非仓促可成,分明是早有准备,枕戈待旦多时。

杨妙妙与橘桔梗无言地行至阵前,自有军士牵过两匹备好的骏马。二女心思百转千回,杨妙妙目光复杂地掠过杨炯沉静如水的侧脸,又扫过这威严的军阵,最终归于一片沉寂的淡然,翻身上马,动作利落。

橘桔梗则带着几分不甘的怨愤,重重踩镫上马,坐定后,紧抿着唇,目光死死盯着宫门方向,不再看杨炯一眼。

两人皆默然无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沉默,只有战马偶尔不耐地打着响鼻,喷出团团白气。

恰在此时,宫门内传来一阵略显急促却竭力维持威仪的脚步声。只见王修在一众身着倭国宫廷盛装、神色惶惑的贵族簇拥下,缓步而出。

她今日换上了天皇的正式装束,十二单衣层层叠叠,以最庄重的深紫为底,上绣日月星辰、瑞鸟祥云,色彩繁复华丽至极,宽大的袖袍曳地,头上戴着垂珠冕旒,流苏轻摇,衬得她面容端庄肃穆,不怒自威。

王修在众人簇拥下,径直行至杨炯马前数步之遥站定。她抬起头,冕旒珠玉轻晃,目光穿透那晃动的流苏,深深地看了马上的杨炯一眼。

那一眼,包含了太多难以言喻的情绪,有离别的哀伤,有托付的郑重,有对未来的迷茫,更有一种孤注一掷的决绝。

千言万语,尽在这一瞥之中。

王修身旁一名身着深青色内侍,立刻趋前一步,双手极其恭敬地捧起一卷明黄色的卷轴,小心翼翼地展开。

他清了清嗓子,用华语朗声宣读起来,声音在空旷的广场上回荡,带着一种刻板的庄严:“

维时维新,天命靡常。

前主一条氏,承祧践位,本应抚育万民,泽被苍生。然其倒行逆施,耽于逸乐,亲佞远贤,苛政如虎,赋役如狼,致使海内怨嗟,黎庶困顿,田野荒芜,闾阎凋敝。上干天和,下招人怨,神人共愤,社稷几倾。

幸有上邦贵胄镇南侯,秉忠贞之志,怀仁义之心,洞察奸邪,顺天应人,扶危定倾,襄助朕躬,扫除奸慝,廓清寰宇,拯生民于水火,复神器于将颓。

此再造之恩,功高日月,德被瀛海。朕感铭五内,无以为报。为昭信义,永固邦谊,今特封山国之重宝、三神器之‘八咫镜’,敬奉于杨侯座前。

此镜澄澈,可鉴肝胆;此山巍峨,永镇盟好。

自今而后,杨氏与朕,譬犹一家,休戚与共,永以为好。

山河为证,日月共鉴,子孙万代,弗敢或忘。

钦此!”

这国书文辞,刻意模仿大华庄重的诏敕之风,用词典雅,骈四俪六。其核心,一是将一条天皇彻底钉死在“暴君”的耻辱柱上,二是将杨炯捧为“顺天应人”的匡扶者,三是以天皇名义送出象征倭国皇权正统的三神器之一“八咫镜”,作为酬谢与盟誓的信物。

最关键处,在于文末点明“杨氏与朕,譬犹一家”,只提“两家”而不言“两国”,其归附臣服、唯杨氏马首是瞻之意,昭然若揭。

宣旨毕,那老内侍躬着身,双手将那盛放着“八咫镜”的紫檀木匣高高捧起,举过头顶,呈向杨炯。

匣盖微启,内里一面古朴的青铜圆镜在晨光下反射出幽深神秘的光芒,镜背繁复的云纹鸟兽图案清晰可见,散发着古老而沉重的气息。

杨炯身后自有亲卫上前,谨慎地接过木匣。

杨炯则是端坐马上,目光落在王修那被繁复冕服包裹、显得格外单薄的身影上,再扫过那面象征至高权力的八咫镜,心中瞬间了然,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