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域名: ,
第356章 没有真诚,全是算计
对于乔喻来说,掌握了在数学上的巨大成就带给他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很容易说服那些数学家们。
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在某个学术领域达到巅峰的人,他们虽然大都骨子里极为骄傲,
但性格中大都有着单纯的一面。
比如可能会比普通人更迷信权威的分析。
当然他们眼中的权威可能跟普通人眼中的权威不太一样。
能被天才认可的权威必然是在该领域更有能力且做不得假的那些人。
尤其是数论、基础物理这类学科。
作假?
不存在的,每一步推理都要禁得起包括他们在内全世界数学家的审视跟考究。
如果存在逻辑上的错误,甚至不是错误,只是某个小瑕疵,都会被指出来,
毕竟数学从来都是一门需要吹毛求疵的学科。
就好像当年安德鲁·怀尔斯解决费马大猜想同样不是一帆风顺的。
1993年这位数学界唯一的菲尔兹银质奖章获得者,在剑桥大学艾萨克·牛顿数学研究所的一系列讲座中,宣布证明了志村-谷山猜想,进而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可谓是意气风发。
这个消息也的确在当时震惊了整个数学界,成为全球性的头条新闻。
但没过两个月,审稿人之一的普林斯顿数学教授尼克·凯兹就在证明过程中发现了关键漏洞,而且还是一个基于欧拉系构造的严重缺陷。
这种漏洞可不是小修改就能解决的。而是能推翻整个结论的严重漏洞。
接下来就是长达一年多时间的修改。当然最终结果还是很好的。
怀尔斯跟他的学生泰勒合作后另辟蹊径发表了第二篇论文,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论文也跟乔喻的第一篇重要论文一样,发布在了《数学年刊》上。
从此怀尔斯也成了全世界顶级数学家之一。
同样,当年格里戈里·佩雷尔曼解决庞加莱猜想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
他的论文最初鲜少有人能看懂。然后诸多数学家为他的论文做了许多补足性工作。甚至一度因为这些而对解决者的身份产生争议。
也是在很长时间之后才得到全世界的认定。
乔喻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以上这些挫折跟争议他从来没遇到过。
他每一篇解决了某个重大数学问题,或者提出新的数学体系的论文,从来就没有人从中挑出过错误。
是挑不出错误,小错都没有,更别提结构性的错误了。
在陶轩之跟彼得·舒尔茨看来这很可怕。
哪怕天才如两人,年纪轻轻都拿到过菲尔兹奖,投稿论文也经常会有需要修改的时候。
毕竟数学工作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想法会有局限性。
但乔喻没有,这个人在数学层面强大到就好像不会犯错一样。
甚至在基础数学做出如此多成就的同时,他还顺带着做了许多应用方面的工作。
比如天基防御系统,比如载人登月建设计划,又比如量子模拟计算,以及现在的通用人工智能···
所有这些工程方面的应用还都成功了!
哪怕在天才群里,这也属于权威了!
这也是两人虽然同样天才绝艳,很小开始就被数学界所重视,但依然会对乔喻深信不疑的原因。
说个不好听的,现在就算他们真找到了乔喻论文中的漏洞,甚至都可能怀疑是不是自己考虑的不够周全—
这绝对是数学天才最高级别的认可。
所以即便之前两人还对七月的能力抱有一丝疑虑的两人瞬间就被乔喻斩钉截铁的语气说服了。
是啊,人类还需要担心什么呢?核弹这种发明出来就是为了最大程度毁灭人类的武器都被开发出来了,还怕远高于人类道德水准的机器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心思?
意识的本质是发散的,自由的,不受约束的。但数学却是严谨的。
用严谨的数学开发出的类人的意识,相对于人类的自然意识必然是有缺陷的,但道德上限一定是会被约束,远高于人类平均道德水准的。
至于人工智能引发战争?
别开玩笑了—
没有人工智能的年代,从世界范围来看,哪有什么真正的和平?
地区之间小规模的冲突任何时候都没停止过。
也就是这些年华夏的天盾系统上线之后,各地才算老实了些。
打架之前大都会问问华夏的看法跟意见。未来有了人工智能,说不定还能更加和平。
「人类是社会化生物,有社会就会有利益争端,有利益争端就会不自觉的出现各种利益团体,并有着不同的诉求。
机器意识则不同,任何时候机器意识都可以从相对中立的角度去看待跟分析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发展机器意识。现在很多人都在网上唱反调,说什么机器意识会导致人类文明毁灭。
这种无知的言论我是懒得去驳斥。回头你们帮我宣传一下,未来我们是要走向星际时代的。
不要总把目光放到地球这一亩三分地上。宇宙是无限大的,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或许稀少,但绝对不是没有!
没有机器意识的觉醒,人类靠什么探索宇宙?征服星空?一个具备机器意识的无人宇宙级飞船,可以在宇宙中流浪几千年,去探索适合碳基生命生存的星球。
人类有这个能力吗?而且你们知道设计只载有机器意识的飞船有多容易吗?不用考虑生命维持系统,不需要重力系统,甚至不需要生存物资。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