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域名: ,
第355章 类人思维
从初中开始数学就变得更难是事实但对于主管教育的部门来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曾经有人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如果有一天当基础学科发展到人类需要一生都用来学习的时候该怎么办?
是不是各种基础科学发展就会停滞了?起码就目前的情况来说,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解决方法大概就是将基础知识压缩,并淘汰一些已经无用的知识点,最后系统性将一些概念跟定理学习的时间前移。
几乎每十年中、小学教材就会大变样。落后的知识被淘汰,用更新的知识点替代。
这一过程中难度自然是在稳定提升的。
而随着难度的提升,也伴随着对人才的筛选工作越来越严格。
从宏观上看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毕竟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一辈子只需要有一技之长,就能活下去了。
推动整个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基础类科学研究从来都不需要那么多人。
现在如此,未来的星际时代自然也是如此。
所以对于网络上的吐槽跟热搜,乔喻觉得这是正常的发展方向。
学习内容变难是必经的发展趋势,无非是这两年难度提升的明显些了。
等再过些年大家习惯了也就好了。
更别提这个时代对于华夏来说绝对是最好的时代。
别说华夏本就是世界范围内相对来说对普通人,尤其是穷人最友好的国度。
哪怕只是为了作秀,让世界归心,也会施行仁政。
乖乖听华夏的安排,普通人也能过的很好,本就是《理查德一家》这部纪录片对全世界宣传的主要方向之一。
对于这些吐槽肯定是没有人回应的。在乔喻看来,中考也好,高考也罢,本就是筛选人才的考试。
主管部门在其中扮演的无非就是红绿灯的角色,
只要不让通行的路口被堵塞住就好了。
教材跟教学大纲变难是实情,但毕竟是大家都在变难。
华夏几千年文明史从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
只要不是光自家孩子难,其实大家都能接受。
所以这个话题真就是纯粹的吐槽,大家凑两句热闹自己就散了反正现在华夏经济是真的很好,大概就跟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西大差不多。
随着全球大型基建合同一份份的签订,跟星球开发被提上日程,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非常乐观,基本上随便干点什么,都能赚到钱。
再加上华夏官方对于控制通胀还是很有一手的。
总能找到适合的蓄水池不让通胀过快影响到民生。
比如这次官方瞄准的依然是房地产,或者说是那些高端房产。
尤其是华夏那几个重点城市、各个省会城市重点区域的那些位置,现在只允许盖那些智能化的精品房,价格直接是上不封顶。
甚至还推出了月球度假村计划。富人们花点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算多的钱,就能在月球上预定一间三十平左右功能齐全的公寓。
有了这些蓄水池,虽然经济发展快速,但各种基本民生商品的价格通胀控制的非常稳定。
再加上华夏从来没有放弃工业国的属性。各种现代工业制品的价格依然低廉。
从这一点上说,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的华夏人过得大概能比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西大人过得更潇洒。
所以真就是只有吐槽,没有怨念。
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上人群的注意力开始被报告会传出视频中第一款通用人工智能七月所吸引。
对于人工智能aI跟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区别,其实绝大多数人并不是很清楚。
尤其是在这个各个公司推出的各类人工智能产品已经逐渐开始泛滥的时代。
绝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都已经跟人工智能打交道。
网上那些智能对话机器人以及智能音箱就不说了。
下棋出神入化的阿法狗,依然雄霸棋坛,人类根本无法与之争锋。
还有这些年推出的智能家居中枢机器人,智能医用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还有智能心理师·.—·
各种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甚至已经有医院开始尝试智能机器人手术,并得到了很好的反馈。
对于这个世界许多人尤其是华夏人来说,生活中早已经习惯了人工智能的存在。
突然又冒出了一个通用人工智能,而且看情况很多数学家还很震惊,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好在互联网时代从来都不缺少各种科普者。而且从不缺少各种喜欢夸大宣传的科普者再加上乔喻在报告会上直接提出了用数学定义意识的概念,于是铺天盖地的宣传就成了燕北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推出了具备人类意识的通用型人工智能。
说实话,这有些以讹传讹的味道了。
起码在乔喻的定义中,数学意识其实跟人类这种自然诞生的自主意识,还是有着一些区别的。
就好像他在报告会上说的那样,用数学去定义意识必然是有局限性的。
因为受限于伦理道德,他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方式,诸如通过sobolev嵌入定理这类结构,去限制人工智能思维的复杂性。
没办法,人类的意识非常复杂。这个世界总有些人不经意间就能挑战人类道德底线。
但是人类犯罪,自然有法律来约束,但人工智能如果犯下这种错误,很难去约束。
而且造成的反响肯定更可怖。只是因为人工智能技术造成哪怕一个人类的死亡,大概都会被渲染成天网末日来临的预兆。
这种情况下,必然要对于人工智能的思维模式做诸多限制。
意识本身是不容被束缚的,就好像一个普通人一生中多少会生出几次犯罪的念头。
这也是刑法论迹不论心的原因。
如果真要是有犯罪意图,就要被丢进监狱的话,这个世界大概没有好人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