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能够下旨号召变法,他只是得到了慈禧太后的默许而已,后党们不掣肘已经是最大的宽容了。倘若要借此大动干戈清除异己,如果引来强烈的反扑怎么办?
光绪皇帝终究年轻且缺乏经验,还没历练出关键时刻做正确决定的素质。他心生犹豫的那么一点时间里,朝廷大臣们却以为已经猜到了他的想法。顿时一大群清流官员们“呼啦啦”从队列里出来,纷纷叫道:“臣弹劾李鸿章阴结杨逆。内外勾连,图谋叛逆,罪不容诛!”
“臣请罢黜李鸿章一切官职,相关人等必须送有司严加审理,以根除后患!”
“臣附议……!”
一声声慷慨激昂的请命声音,登时把光绪皇帝的思绪冲击的一塌糊涂!他先去看李鸿藻闪烁的眼神中那毫无掩饰的坚定,又看到帝师孙家鼐轻轻摇头,却一句话都不说。他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决断。
但现场的情况却不容许他犹豫,朝臣之中大半是支持变法的帝党骨干,文廷式志锐等少壮派立即跟进,他们人多始终,声势浩大,动静一举压过零零星星的反对声音。
别看是一个庞大帝国的控制中枢,歪楼的本事一点不次于百年之后的网络时代。李鸿章轻飘飘一句话,就把自己陷入风口浪尖之上,四面围攻之中。
光绪皇帝终究拗不过心中的热望,他也早有将后党股肱大臣给收拾到的意思,此时李鸿章主动送上借口,他若不抓住,以后只怕再无合适的机会了!
这等念头一旦产生,就跟野草一样迅速泛滥,转眼间充斥整个大脑。不知不觉间,皇帝的目光坚定而锋锐起来。
李鸿藻看的真切,心中一阵狂喜,当即噗通跪下,纵声喝道:“请皇上乾纲独断,速下决心!清除叛逆,以正朝纲!”
“请皇上下旨!”
朝廷官员呼啦啦跪下一多半,那密集的红顶子,向前杵着的官帽子,形成一股无形的力量,沉重如山的压迫向皇帝。
光绪帝艰难的嘎巴嘎巴嘴儿,终于貌似无奈的一挥袖子,长叹道:“就依众卿所奏。李鸿章与杨逆关联过甚,实不易再参与朝廷军机要务。你……回去荣养吧。”
“谢陛下天恩!”
李鸿章把顶子放在地上,恭恭敬敬的三叩首。后面两名殿前卫士冲过来,做样子似的架起他胳膊,转身向外走去。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