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后,后续兵马陆续抵达。
李云泽安排了一支三千人的守军留守且末,随即再度出发继续西行。
沿着瀚海的南部边缘,向着西边的尼壤进发。
所谓尼壤,其实就是精绝。
李云泽此时走的这条路线,其实就是丝绸之路南线的南支路。
而精绝,就是这条路上的必经之地。
无论是且末还是精绝,往北深入瀚海都有不少绿洲可以一路北上,抵达龟兹等地。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所以必须要留下足够的兵马守住,不给吐蕃人逃出生天的机会。
班固写的《汉书西域传》有载‘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
这距离并非夸大胡扯,哪怕是现代世界里,从长安到民丰县也足有三千多公里的旅途。
早在西汉时期,城邦国家精绝就是属于大汉西域都护府麾下。
魏晋时期,也受中土节制。
之前程处默来这里打了一遍,后边吐蕃人过来又打了一遍,整个精绝国此时早已经是残破不堪,只剩下了其国都尼壤城还算是有点样子。
嗯,历史上玄奘回长安城,也曾经路过这儿。
尼壤城四周到处都长着茂密的芦苇荡,入目所见皆以沼泽地为主。
这种地方哪怕是当地人进去了,十有八九都会陷入其中尸骨无存。
唯一的出路,就是丝绸之路商队们所走出来的古道。
这种地理环境,对于攻城方来说,好处就是守军基本上跑不掉。
只要把尼壤城围起来,再切断古道,就算是守军突围也只能往沼泽地跑。
沼泽地这种地方,哪怕是鳄鱼森蚺都要跑路,也就只有蚊虫才能适应生存。
照例是李云泽亲自带着的前锋首先赶到,然后安营扎寨围住城池,打造攻城器械等待后续部队到来。
然后,果然是又出现了意外。
守城的吐蕃人,将一群被俘虏的唐军将士给拽上了城头。
上次程处默攻破精绝之后,只在这里留下了一支不足千人的兵马驻守。
这也不好怪他,因为他手中的实力实在是不多。
数万吐蕃兵马围攻此城,硬生生的靠着人海战术压垮了守军。
除了战死之外,因为没地方跑,剩下的唐军都成了俘虏。
吐蕃主力早已经离开,留下的数千守军驱使当地土着,附近的杂胡部落以及唐军俘虏修缮了城墙,储备了不少守城器械与粮草。
他们坚信自己能够守住这里。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