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宋时归 > 第一百一十三章 秋潮暗生(一)

第一百一十三章 秋潮暗生(一)(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而入卫河东之神武常胜军,军中两员主将韩世忠与岳飞,虽然勇猛,更有大功。但资序远远不敷,领一军尚可,担起方面责任就怎么也不敷了。当善选文臣为抚慰使,领起路帅之责,由此上下得安,河东可谓无事矣。

这些表章,都下意识的回避了为什么非要明显更强一些的神武常胜军去不直面女真的燕地,而调不足万人的环庆军去担当这更重的责任。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罢了。并且对朝堂上面那位官家只怕也是他内心中所最愿意见到的放置。

这些表章上后,马上就有了反应。官家也甚为上心,连日与执政谈及的,都是这件事情。王禀更是数次入禁中与官家亲对。眼看就要领至少燕地的方面之责。朝野傍边,几乎没有对这桩大事提出什么否决意见。一则就是北面防地必须得整理一下了始终淹留西军在那里顶缸,究竟结果不是一个事情。西军可以分化,可以压制,可以瓦解,可是朝廷还是得保存这么一支武力,以备缓急之用。并且河北传来消息,老种相公已然病倒,眼看病势还不算轻,只怕熬不了太久的时间了。西军这次出征转战南北也简直消耗甚大。加上统领全局的老种不豫,朝廷忌惮也少了许多,调其回镇陕西将养一下元气,是理所固然的事情。

西军去后,必须要有军马镇守,并且要是再将河北河东军镇养起来。对西军也没必要那么提防了,正可以起到制衡之效。

一些不得出口的话就是,神武常胜军简直是一支不依常规兴起的强军。比起其他宋军,战力实在过于彪悍。而现在得用的萧某人对神武常胜军影响太大。将这支军马远远调出,这是防闲的正理。官家虽然因为财计事不得不消甚而是重用了萧某人。可不得不有提防预备的手段。并且神武常胜军居河东,就可以将这支军马的将来限制在可以控制的规模。哪怕价格是以七零八落,实力不足的环庆军卫护幽燕这么个凶险直面女真之地,也在所不吝。

萧言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发出半点声音,就当不知道有这么回事。

这件大事,是汴梁城中这些时日摆在明面上的焦点。并且通行得也异常顺到,不多时候就到了快要进行实质性准备的境界。在大宋这几十年来算是前所未有的高效,也没有任何关于朝中决策一定伴随的党争。大家都很默契的有志一同。细论原因,只怕还是党争之中的文臣士大夫,在压制武臣,压制强兵,提防深得军心,曾掌军权之辈上头,非论哪个党派,这上面还是同气连枝的罢。

另外一桩事情,就属于不怎么提得上台面在底下暗潮涌动的了。

最近汴梁城中,风传着有一桩很大好处的事情。就是买以球市子每年收入为付息包管的所谓债券。球市子一年带来几多收益,明眼人都看得清楚。在其间每日滚动的就是一条铜河。几多人眼热得都睡不着觉,恨不得喉咙里面伸出手来一把攘夺过来。可是当初球市子成事,联络的是在汴梁树大根深的将门世家,背后更有禁中人支撑。现在更是成了应奉官家的财产,大家也只好瞧着流口水罢了。

谁知道管勾这球市子财产的萧某人,竟然是手段百出。拿出了这么一个发债的勾当!这发债还不是明面上面发售。都是口口相传罢了。若是一人得知消息,告诉了另外一人,就是好大的情分。

到了这个时候,据第一批债券已经销售出去。多是大有势力的人物认购了,发出去约一千万贯的债券。多者一家买了数十万贯百万贯,少的也有几万贯不等。带来的好处也是惊人,萧某人给到了三分利!每年球市子经营所得,优先用来偿付利息!

球市子每年收益,大家几多都有个数。六七百万贯以上是怎么也跑不失落的。萧言此举,就是将这条铜河敞开让大家舀水!他为什么有此举,众纷繁,莫衷一是。最靠谱的判断就是萧言知道自己地位不稳,能做的事情就是以钱来结个善缘。只要将这些好处罚出去,嫉恨他的人自然就少了,肯辅佐维护他地位的人就多了起来。并且这付息上面,花头太多,明扣暗扣的,萧言自己落的好处也不在少处。眼见神武常胜军要调出,萧言以后怕是再难给他领兵在外,居于重要地位的机会,无非就是以一今天子幸臣身份留于汴梁。干脆多捞一些,做一个足谷翁安乐一身,也是正常。

这般消息暗自以极快速度散布而出,马上风靡汴梁全城。汴梁这座此刻全世界富贵第一的城市天下财贿,都是朝着这里集中。汴梁城中沉淀淤积的财富,不下数亿贯。

而这个时代,投资渠道终究有限(哪怕现在这今天朝对应于社会财富的投资渠道,也是不敷的所以才有那么多集资案产生——奥斯卡按)。这些钱淤积在这里,不但不得生财,不定还是后代取祸之道,而有一个稳定的收益来源,则才足以传家。

三分利诚不算高,可是这债券却可以吸纳大额投资!放高利贷可以要到七分八分,可是一笔放出去也就是区区之数,还怕放淌失落了。投入人力心力也大。现在球市子吸纳债券,动则就是数万贯数十万贯。具体在每一贯上回报虽微,可是总数却是惊人!并且这个球市子也有稳定收益来源,付息有绝对保障,只要在家里坐等每年收钱就成。

这般消息一旦传出,汴梁城中有积储之家马上对萧言又趋之若骜。私下里寻门路托关系想买这个债券。三分利指望不上,就是二分甚而更低一些,也是不错!

这两件事都是在萧言得派遣之后,几乎同时产生的。具体在一副平静模样,再没生出什么事情的萧言身上,就是冰火两重天的待遇。在仕途上大家都不看好将来萧言得很,要刻意疏远于他。萧言和神武带胜军之间深厚关系的事情上,所有人更是避之则吉,唯恐给沾在里面。可是在钱财上,萧言却热得炭团也似,每日里不知道有几多人抱着钱财只想找门路到他面前,求他准许买债,再给一个数字好点的回报。

整个汴梁城对这位萧显谟,此时此刻,却是真难分清爱多一点,还是恨多一些。并且谁也不知道,现在这副平静局面,到底什么时候才会被打破。

就在这一天,一行车马,从北面而来。并未入汴梁城,而是绕城而过,向着萧言在南门外的别院逡迤而去。这一行人其实不甚多不过十余人的模样。可人人都骑着高头大马,筋骨结实,满面风霜之色一看就是久矣驰驱在外的。这等在北面驰驱的客商,哪怕战乱之时也是天下去得人人都是一副好手段,动则就能拔刀子的。汴梁中人见多识广,往日里这些驰驱北地贩马商人的情状也见得很多。这个时候又看见这么一拨,晓事的都离着他们远些,省的生出什么事情来。这些贩马客商模样的汉子也不怎么上前兜搭,只是自顾自的赶路。

步队中间两人,一个看起来直有四十许模样,一脸忠厚诚朴的。正是久矣不在萧言身边的王贵。比起昔时跟随在萧言身边征战,王贵更显得老了几分。他实在年纪不过将将三十,不过看这老态,是自家几个兄弟父亲也来得。现下更瘦了一些,星然萧言在汴梁城搅动风雨的时候,王贵这些日子也没什么安适好享。

在王贵身边一人,肩宽背阔,哪怕一身平民粗服也豪气不减。顾盼之间很有一些颐指气使的味道。却正是西军重将杨可世。这等重将,不奉枢密院号令或者官家钦命,是不得擅离防地的。谁也不知道他怎么就移装易服,跟着王贵来到这汴梁京都。

这队人马正经过一个才建起来的城外球场不远处,球场左近乡民挤得满满铛铛。球场内传来一阵阵惊天动地的喝彩之声。围在外面的乡民看不见里间情况,只是人人手中握着彩券,垫着脚看球场上的旗杆,看那一队得点较多。围观人群外面还有个席棚,周遭一圈军汉在维持秩序,另有几名嗓门大的军汉在冲着人群嚷嚷:“曹都尉家青队对粮行杜行首家黑队,已经占了一刻了,上半场就要结束,还未曾有队得点。上半场结束就不接受下注了,曹都尉家让杜行首家半球不变,还要下注的赶紧了!”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