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 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明忠臣不得善终?

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明忠臣不得善终?(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只怪朱棣搞靖难,把辽王弄废掉了。辽东没有了信得过的朱家自己人,一旦边将大权在握又容易拥兵自重,如辽东总兵李成梁这般的人物,前后两次任辽东总兵,第一次是二十二年,第二次是八年,一共三十年时间。镇守辽东30年期间组织辽东铁骑,抵挡蒙古诸部及控制建州女真等诸部,先后十次奏大捷。

其子李如松奉命为东征提督援朝抗倭,提督蓟、辽、保定、山东诸军,率四万三千余兵渡鸭绿江援朝鲜,大战攻入朝鲜的日军。

李成梁如此人物,晚年也被言官所劾罢官。六十岁时被朝廷弃用,十年后再起复,但人也老了,七十岁了,此时老将已无远志,没拼劲了。

他一死,难怪辽东再也没有独领大军的大将军,压不住建州女真的冒起。

便连卢象升这般少有的文武全材也遭朝廷猜忌提防,不受重用,直至被人坑死。

戚家军、白杆兵也是一样。

这辽东,自从废了辽王这个明太祖构想用来守辽土的藩王,战略上便是败了。

至李成梁死后,辽东便连可以代替辽王守边作用的人物也没有了。

之后朝廷所派之人,既统领不了大军,野战也打不过清军。

以守代攻,区区城堡,再建更多也只是徒耗钱粮人力。

xxx

打开城门迎接使团,以及随行粮草的将军是何可纲。

「末将何可纲拜见各位大人。」

何可纲,明朝辽东人。是袁崇焕的部属,任职宁远道中军,为人廉洁勇敢,具有良好的领导统御才干,擅长安抚士兵。

在原时空里,何可纲先后于宁远大捷、宁锦之战成功守备宁远城,备受袁崇焕推崇,与赵率教、祖大寿共为抗清三将。

何可纲于1628年清军经蒙古入关侵犯明朝首都北京时,先大战古冶乡及双望,接着营双望诸山,之后收复永平。

击败清军后,崇祯帝加封何可纲为太子太保、左都督。

1630年,何可纲协助祖大寿于大凌河筑城。八月刚完工时,皇太极突然率清军两万人团团包围大凌河要塞,意图困死祖大寿。

何可纲率明军坚守大凌河要塞,让清军久攻不下。

何可纲于此次大凌河之役时,与祖大寿被清军团团困死大凌河要塞,弹尽粮绝之际,仍然不愿投降,最后于满清诸将面前被祖大寿杀死。然后祖大寿得以诈降,之后他又叛逃回锦州再继续抗清,最后于松锦之战中再败,祖大寿终于还是投降了大清。

据原时空历史记载,面前这位沉默寡言的何可纲死得很惨。

明军被清军团团困死于大凌河要塞,援军屡次被击败,之后,祖大寿率军四次突围均全军覆没,损失两万多人。 1631年,大凌河要塞坚守一段时间后粮尽援绝,两人苦守一年,断粮至食人了。据记载“军士饥甚,杀其修城夫役及商贾平民为食,析骸而炊。又执军士之羸弱者,杀而食之。”

祖大寿等人打算投降,然而何可纲坚持绝对不可以投降满清。祖大寿抓住他,于满清诸将前面杀死。可纲临死前面不改色,不发一言,含笑而死,其尸体被城中饥民分食。

“怎么明末的大忠臣们-个个死得这么惨烈?!反而只有洪承畴与祖大寿这些后来变节的原大明忠臣、大清贰臣反得善终?!莫非天要亡大明,逆天行事之人,不得善终?”王小龙心想:“还好我来了。不然你可死得惨了。”

「何将军,辛苦了。」陈新甲:「卢大人与祖将军呢?」

大凌河堡瓮城的阴影里,卢象升正用战袍碎片擦拭卷刃的佩剑。

当他抬头看见使团队伍中走出的王朴时,握剑的手猛然顿住。

卢象升左耳被箭簇削飞,缺失半片,草草包扎的伤口渗着黄水。他却抢先拱手:「王总兵别来无恙?」卢象升苦笑:「听闻你有吓退奴酋三万鉄骑的仙法……早知该讨张符箓贴在我的虎蹲炮上。」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