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武侠小说 > 地煞七十二变 > 第八十一章 夜行

第八十一章 夜行(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最新域名: ,

雷霆始动,尚需于云波微渺处积蓄声势方可震动天地,但总有敏感的蛰虫会被风息惊醒,察觉到天地变迁——残冬已尽,新春将至。

封锁感业坊的潮义信撤去了人马。

宣扬鬼王恩德与批判解冤仇罪行的巫师们消失在街头。

催缴立庙、治匪钱的行首、里正们放缓了口风。

一夕之间。

钱唐似乎发生某种忽如其来的变化,教人们茫然无措。

很快。

一则消息开始风传。

说是窟窿城受了解冤仇逼迫,连夜撤去了大部分神祠。

人们首先嗤之以鼻。

十三家一再申斥,也只让窟窿城明面摘了牌子,暗里依旧我行我素。饿红了眼的老鬼要爬出坟冢,谁又能让他自个儿钻回土里?

可有胆子大的稍一试探,许多地儿竟真鬼去楼空!

鬼王放弃了人间?

没人敢信。

可它们又去了何处?

“正照寺,杨柳街与兰李坊,各有几头大鬼领着小鬼据守,其余的都随鬼王缩回了老巢。只消拔去这三处,便能斩断恶鬼伸出棺材的爪子!”

“窟窿城里鬼使残存多少?”

“不晓得。”

“鬼王是伤是死或者毫发无损?”

“也不知道。”

“要我等下山对付窟窿城,前途叵测,可谓你死我活,如何一问三不知?”

“当日魙群暴动,声势虽凶,但魙本是怨气与香火勉力维持平衡的产物,咒缚一去,便难久持,肆虐一阵也都魂飞魄散了。否则,贫道亦难幸免。至于诛杀了多少恶鬼,当时混乱,我们也撤得匆忙,委实难知。不过窟窿城既收缩了爪牙,舔舐伤口,想必损失惨重。”

“说来说去,此番请诸位下山,难免恶战一场。旁的不敢虚言,有一点贫道敢保证。”

“我不动,鬼王亦不敢动。”

飞来山,破弃道观前。

李长安捧着记有诸多厉鬼名字的箓书说得坦然。

时值黄昏,夕阳残照,给对面铜虎粗糙的铁面染上一层猩红。

在他的身后,山林涌起暮霭,昏昏惨惨里隐现着数不尽的怪诞身影。

他们同铜虎同这片山林一齐沉默着,沉默着注视着李长安。

“阿弥陀佛。”

无尘很是心急。

恶鬼受挫,正是乘胜追击之时,奈何己方也是伤筋动骨无力再战,而城中势力要么举棋不定,要么袖手旁观,唯一能指望的只有飞来山上这群厉鬼。

“诸位善信所欲何求?财货、香火、血食?若愿下山诛除恶鬼,即便是封神受供也未尝不可!”

铜虎们依旧无言,只定定望着李长安。

道士沉吟一阵,了然。厉鬼所求,还能有什么呢?

“入城后,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只消不殃及无辜,便是理所当然。”

山林中骚动片刻,很快恢复平静。

“大事若成,定在山下为万年公立庙,号召百姓时时祭拜,年年延请高道设醮消怨拔业,以解万年公怨气噬根之苦。”

这番话下来,铜虎终于不再沉默。

“一言为定?”

“如违此约,天人共戮。”

“好。”

他略一点头,不再多言,曲膝下拜。

“我童虎。”

他身后响起一声娇笑:

“曾绣娘。”

一个苍老的声音:

“熊瞎子。”

“黑烟儿。”

……

千百个名字或含混或嘶哑或尖锐以千百个腔调念出,每叫响一个名字,道士手中箓书便鸣颤一声,最后,所有的名字与颤鸣汇成一句:

“愿归坛下,听奉法旨。”

…………

是夜。

难得风清雾淡,明月朗照。

却有浓雾如涛自飞来山滚滚而下,逼近清波门。

墙头顿见灵光闪耀,大队神兵神将现出形状,扬刀举刃,严阵以待。

俄尔,雾气翻腾。

走出三个身影,老的老,小的小,却是留守飞来山的老医官和春衣与泥鳅,他们举起手中之物。

几枚做工粗糙也没甚灵光的木符。

这是道士制作的入山符,本来是给孩子们入山采药所用,而今,又有了别样用途。

既有此符,便意味着,那雾中影影幢幢的非是作祟的厉鬼,而是听遣的兵将。

墙头神光隐去。

城门打开。

浓雾涌入。

…………

要去钱唐欢寻作乐,首推一河一坊。

河是春坊河,人道日日胭脂水流香;街是杨柳街,都说是夜夜红烛映天明。但不同于春坊河畔独门独院代代相传,杨柳街则是围绕着晓月楼这一最大欢场由许多赌档、猖馆、戏楼、茶酒肆杂聚而成。

狂饮烂赌,吃茶听曲,枕玉尝香,常有乐子可寻,所以总是昼夜欢声不绝。

可今夜,任晚风穿檐过户寻遍楼舍也找不着半点儿昔日珠香玉笑、纸醉金迷,只让凄冷空寂的长街更添冷意。

春衣抓紧胸口木符,把自己缩成了鹌鹑。

万年公曾与十三家有约,山中厉鬼不得入城。虽时局有变,无尘说动了增福庙,但放任山上忍饥挨饿多年的厉鬼们涌进钱唐这花花世界,别说十三家不肯,解冤仇们也是不敢的。所以得有人持箓行法随行约束群厉,哪怕做个样子,如此慈幼院的老老少少就成了最好也是唯一的选择。

作为孩子中的长姐,春衣第一个站了出来。

可事到临头,望着冷森森黑漆漆的街市,却难免踟蹰。

但最终,她还是绷紧了小脸,踏出了脚步。

她疑心是自己落脚太重。

空寂的街市上似泛起了回响。

不。

细细听。

那哪里是回声?

分明是在长街尽头有人用着咿咿呀呀的腔调唱着某个婉转的故事。

她咬紧了嘴唇,定了定心神,还是踏出了第二步。

脚步落得极轻,“回响”却极重。

唰。

街上忽的亮起一盏彩灯。

紧接着,第二盏、第三盏、第四盏……转眼间,满目华彩。有风吹过,沿街屋檐下挂着许多琉璃坠子,叮当作响,映着灯照彩光流转光溢街巷。

漂亮极了,漂亮得叫人心里发毛,漂亮得让春衣哆嗦着不敢踏出第三步。

但异变却自个儿找着了她。

啪。

左边一间店面忽而打开,响起骰子翻滚,带着欢呼与喝骂阵阵。

咚。

右边店面再开,飘出饭香弥漫,酒气熏熏。

就这么,间间店铺在前方次第“开业”,声响、气味儿样样俱全,甚至有影子在灯下晃动,却独独见不着人。

春衣小脸煞白,她虽懂事,可到底只是个小姑娘,眼里已有泪花打转。

“别怕。”

一只纤柔而苍白的手抚上她的头发。

“我在这儿哩。”

织娘自夜色中款款而出,珠钗在髻间摇晃叮铃轻响,浓浓雾气自她飘飞的衣裙下滚滚,淹没了前方流光溢彩。

她牵起春衣,循着那咿呀声,踏入了绮丽却无人的街市。

…………

当浓雾如潮逼近了兰李坊。

看似毫无防备陷入沉睡的坊市霎时张起灯火如昼,竖起大批旗帜如林在墙头屋顶招展,旗下冒出数不尽的人影喧嚣谩骂。

远看那些旗帜,什么“文殊坊喧腾大将曹七”、“众妙坊掠剩元帅金毗”、“感业坊回禄大使某某”……名头一个比一个响亮,但细品来,都是依附窟窿城鱼肉坊间的毛神。

这时,紧闭的坊门打开。

一骑驰出。

是个须发皆白的老将,远远勒马立定。

“吾乃兰李坊护坊灵官,何方鬼祟胆敢犯禁,还不速速退去。”

可惜雾里并无回应,依旧滚滚向前。

老将白胡子抖了几抖,再要开口,讶异见着领着雾气的竟只是两个小娃娃,一个黑不溜秋,抓着面木符,眼珠乱转;一个发间插着翎羽,嘻嘻哈哈,满脸新奇。

“哪里来的小娃娃……”

愕然自语,要打马向前。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