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光秀被押下去之后,只剩下白起、陆逊、戚继光三人在千军万马中并肩而立,此刻他们就是日本岛上的主宰,一句话就能决定四十多万被俘日军的生死。
“咳咳……”戚继光首先用咳嗽打破了短暂的沉默,肃声问道,“公孙将军适才对明智光秀所言不会当真吧?”
从职位上来说,三人中陆逊最高,戚继光次之,白起最低。
但这场全歼织田信长的战役是由白起发起,并且起了百分之七十的主导作用,所以陆逊与戚继光不自觉的就把白起当成了主将,任何重大决策都首先征询白起的意思。
而陆逊为了压过白起,不说对他屠杀俘虏之事加以阻止,甚至恨不能鼓动白起大肆屠杀战俘。四十多万人命可不是闹着玩的,消息传到金陵,满朝文官光用唾沫星子也能淹死白起。
精忠报国,一心为大汉开疆拓土的戚继光则没有陆逊这么多想法,也不在乎三支兵团合并之后谁做主将,反而对白起的用兵之道佩服不已。
但在戚继光内心深处,却不赞成白起的屠杀之举,认为用兵之道应该是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只有征服百姓的内心,才能长治久安。
对于白起第一次的屠杀之举,在獐子岭一次坑杀了三万多日军,戚继光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那时候战局未定,日军人多势众,留着这些俘虏万一先降后叛,将会给汉军带来难以估量的困难,所以戚继光并未表态。
而现在大局已定,织田信长、卑弥呼、伊达政宗、柴田胜家等倭国领袖与大将已经全部死亡,四十多万乌合之众全部缴械被围,已经是砧板上的鱼肉,待宰的羔羊,现在依然将他们屠杀,是不是过于残酷血腥了?这是戚继光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白起笑笑:“自然是当真,难道戚将军看我像是开玩笑的样子么?”
“不行,我不赞成!”戚继光提高了嗓门,直觉拒绝了白起的提议,“公孙将军数日前在獐子岭坑杀了三万多俘虏,昨夜又命贺齐在野王町屠杀了一万倭寇,那时候战局未定,屠杀乃是无奈之举。为了最后的胜利,继光可以支持将军,但现在大局已定,若是再大开杀戒,却是万万不能。”
白起不疾不徐的慢慢解释:“戚将军啊,你这可就是妇人之仁了!信长与卑弥呼虽死,但丰臣秀吉依然活着,日本岛尚未统一,江户依旧没拿下,北海道广袤的岛屿上还有数十万日本百姓,与其养虎遗患,不如斩草除根,一劳永逸。”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