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张鲁说的慷慨激昂,呼延赞的脸色方才好转,压低声音对张鲁解释道:“徐晃伪造书信诱骗我等前来归降,摆明了是请君入瓮之计,自然早就设下伏兵。但徐晃、孙吴却不知道我呼延赞已经看穿了他们的阴谋诡计,还以为被蒙在鼓里,我们就利用汉将的这个心理,给他来个反杀。”
“只要将士们踏入汉军大营,便放火焚烧汉军寨栅,杀埋伏的汉军一个措手不及。主公在城内看到汉军大营起火,必然会杀下城来。对于兵力处在劣势的我军来说,这正是接应主公突围的最好机会!”
立场不同,观点自然也就不同。站在呼延赞的角度,为了救援赵匡胤突围而冒险一搏,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否则凭区区两万人马要想解狄道之围,何异于难如登天?
但站在张鲁的角度,当然不愿意为赵匡胤陪葬,心中想的是如何保存自己的实力,否则也就不会口是心非的建议呼延赞撤退,只是被逼无奈之下才违心的向呼延赞请求率部作为前锋。
张鲁早就在心中打定了主意,如果呼延赞敢强迫自己作为前锋,等进了汉军寨栅之后自己假戏真做,率部投降汉军,朝呼延赞反戈一击。大厦将倾,独木难支,赵匡胤已经是穷途末路,自己又何必对他效忠?
“呼延将军说的有道理,张鲁愿为前锋!”张鲁把心一横,决定出卖呼延赞,再次请求担任先锋。
呼延赞却没有答应张鲁的请求,摇头拒绝:“汉军早有埋伏,我军进入大营之后必遭伏击。凭张公旗你的武艺不足以冲锋陷阵,还是让本将在前面冲锋,你在后面压阵吧!”
“既然如此,那就请呼延将军在前面开路,我张鲁随后接应。”
张鲁也不啰嗦,一口答应了下来。反正自己已经决定背叛赵匡胤,在前面或者在后面也没有什么关系,就让呼延赞先进去送死好了。
商议完毕,呼延赞手提双鞭一马当先,张鲁与心腹部将殿后,径直来到汉军大营门前高声大叫:“呼延赞、张鲁依约率部前来归降,请徐公明、孙吴两位将军出来答话!”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