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右布政使李腾芳的任命让冯紫英稍微心里安稳了一些。
李腾芳还未到任,柴恪的信就来了。
信中也提到了赵南星年龄大了,朝廷更多的是要借重其士林名声,估计也就是一两年就要回京,而右布政使李腾芳才是具体做事的。
李腾芳是湘潭人,湖广籍士人,和柴恪、杨涟、杨鹤等人夙来交好,原来在苑马寺担任寺卿,极为精明能干,口碑上佳。
此番也是破格直接提拔到了陕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位置上,就是考虑陕西乱局已经通过军事行动基本剿平,接下来更多的是抚了。
从京中到地方,而且还不是担任左布政使,看起来还有些贬谪的意味,但是冯紫英却知道这是应该要重用的先兆,赵南星干上一年半载离开,李腾芳顺势转任左布政使,自己若是也离开,那他就是陕西第一人了。
和李腾芳接触了几次,冯紫英感觉到柴恪所言不虚。
此人性格沉稳,做事颇有方略,而且也能听得进意见。
自己和对方几次谈及陕西下一步的构想,对方都不像赵南星那样还只是谈赈济,更多的是谈农业、水利,谈煤铁开发。
不过李腾芳不看好陕北,更看重关中平原。
在他看来只要关中平原的农业拿起来了,那陕西问题就解决大半,陕北那边囿于地理气候环境,不能指望太多,如果能维持最好,不能维持,省里可以接济补助一部分,也可以接受。
应该说李腾芳的看法并无大错。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