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至于吧?”乔应甲摇摇头,面色却不太好看,“那几位都不是有如此刚烈胆魄的主儿,再说了,他们现在占尽上风,再遇上道甫这个三心二意的家伙,乘风兄不是一直要我们相忍为国么?想必他也早就有某些觉悟了。”
花厅中所有下人都被赶了出去,可以说这个关系到整个北地士人利益的商议是绝不能外传的,可怜冯紫英就只能充当起掺茶倒水的小厮角色了。
花厅中大部分人都到了,对他来说,基本上都熟悉或者认识。
崔景荣和孙居相不说了,有一路下江南的经历,王永光也是老熟人,青檀书院老对手——崇正书院山长,邀请江南士人来北地论学的时候就接触过,后来也打过几次交道。
对韩爌,冯紫英却不太熟悉,甚至没有见过,只知道此人也是山西士人中的翘楚人物,和乔应甲并称山西士人的领袖,只不过一个在朝,一个在野。
但韩爌原来也曾担任过南京吏部主事和湖广提刑按察使司的副使,再后来也短暂出任过工部右侍郎,因为和时任首辅申时行不睦,便辞官下野,但这一次很显然是要重新入朝了。
一一见礼之后,冯紫英很快就投入到了掺茶倒水的大业中去了,一直到乔应甲和张怀昌进来。
这基本上是北地士人在京中的大部分精英了,除了一些在野而在外游历或者说不在京在地方上的北地官员,这一批士人除了冯紫英之外,几乎都是具备了可以直接出任三品大员以上资格的大人物。
大周沿袭了一些前明的旧例,那就是辞官下野的士人基本上重新出山入朝的官职不会低于他曾经担任过的职位,甚至还可能高升一二级,也就是如果你是正四品官员辞任下野,那么你重新出山甚至可能直接坐到从三品或者正三品的职位,所以在大周辞官下野并非什么难堪之事,甚至还会显示你有坚持和风骨。
只要你背后有党人支持,你认为上司或者同僚与你政见不同甚至矛盾冲突太大难以调和,你都可以辞任,当然这种辞任之前一般都会和统一体系的士人先行协调好,这也是为日后复出做好准备。
广告位置下